在俄罗斯的库舰被严重事故损坏后,我们的两艘滑跃中大型航母就成为全世界常规滑跃航母中的有实战价值的最后一对组合。虽然英国的女王级新航母也有滑跃甲板,但毕竟所用的舰载机比较特殊,降落方式更不是常规的拦阻,普通舰载机是无法使用女王级航母的。而三哥的改造航母,目前基本闲置,国产滑跃新航母更是不靠谱。

滑跃起飞方式,对航母的初学者来说是不错的:

航母滑跃起飞对舰载机体量大小和绝对的重量并不敏感,只对飞机的最大推重比,甲板风速,滑跑距离等因素有关.辽宁舰能以6.5万吨的满排,起飞最大重量超过32.4吨的世界现役最大舰载战机歼15,恰恰在于他目前采用了滑跃起飞方式.

而美海军几十年的弹射实践表明,航母吨位小于8万吨,是不适合配备现役的C-13-2超大蒸汽弹射器。美帝现役的蒸汽弹射器最大弹射能力也就30吨上下,假设我们现在和美帝海军合作,让尼米兹级实验弹射满载的歼15,会怎么样?

十万吨的美国航母同样也要开足马力全速前进,获得高速甲板风才能弹射成功,否则就有歼15离舰速度不够130节,有弹射失败的风险!歼15在只有尼米兹级三分之二体量的辽宁号上可以轻松的远点起飞,可见滑跃起飞确实有独到之处。

滑跃起飞方式的适应性极强,几乎可以起飞任何现代战机;若不考虑舰上拦阻降落,甚至陆地机场起飞的战斗机都可以滑跃起飞。只要飞机的主起落架和航母起飞点的轮挡匹配就可以!前苏联试飞员甚至在航母上搞过没有轮挡都能滑跃起飞,这是弹射起飞方式完全不可想象的。滑跃起飞的机型适应性范围,大大超过弹射,属于简单但是十分有效的起飞方式。凡是弹射起飞的舰载机都可以滑跃起飞,反之则不行。

那么既然滑跃这么好,为何最终不发展了,不再建造第3艘滑跃航母呢?

第一,滑跃航母的实际载机数量太少,回收效率严重低下,甚至达不到大型弹射航母的一半。这样会造成2艘滑跃航母的载机数量还不到一艘弹射大型航母,资源严重浪费。之所以如此,在于滑跃航母要远距离起飞,几乎占用全部的甲板表面。让飞行甲板的固定停机位置少一大半。最致命的是,滑跃的头部完全不能停靠飞机,而对弹射航母来说,甲板的头部几乎是大规模回收飞机时,最主要的临时停靠调度区。少了这个区域,航母的调度将十分困难。辽宁舰和002虽然理论上可以载24架歼15,实际上带16架就已经是调配的极限。

第二,滑跃起飞方式,主要靠飞机本身的能量,起飞阶段燃油消耗巨大,这样就限制了舰载机的最大作战半径;不论短距离起飞还是长距离起飞,对风向都非常敏感,比弹射起飞方式敏感的多,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航母实战中的灵活性。

第三,固定翼预警机不能上舰也是个非常大的短板,虽然预警机也可以远点滑跃起飞,但不能满油。这样实战价值就不大。

综合考虑,还是大甲板的核电弹更有发展前途。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