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潭衡高速曝出天价施救费事件,在未展开实际施救的情况下,救援人员开出“签字8万元,不签字20万元”的价码,甚至等待救援也要收5.9万元。司机拒付后被迫滞留高速10天。事件曝光后,3名路政人员被停职,目前的最新消息是,湖南公安机关已经对事件中的救援方——湖南贺氏吊装公司以涉嫌强迫交易罪立案侦查。

20万元的救援费,打了谁的脸?近年来公路天价救援事件频发,到底怎么治?12月5日晚《央视财经评论》邀请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陈艳艳和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做客演播室,深度解析。

20万拖车费 打了谁的脸?

新闻链接: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回应:个别基层路政员严重违反相关规定和程序,私自联系没有签订正式合同、没有协作关系的高速公路救援公司而引发了该事件。至于涉事公司是否涉黑涉恶,相关部门正在调查核实。

陈艳艳:救援服务公司应由透明的招投标产生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 陈艳艳:官方回应说这是没有签合同、没有协作关系的救援公司。但各种指导意见对于这一点都很明确,就是不能随意指定公司,而应该采取招投标的方式,这里面包括了救援的形式、任务、公司资质、能力等等。不同标段大小不一样,可以招一家,也可以招多家,但关键在整个过程中要求做到透明化,从招投标到服务公示,都应该清晰可查,让驾驶员知道有哪些公司可以提供服务,就不会出现打了救援电话,跑来的却是不在名录上的公司。

刘戈:沉疴已久 必有病灶

央视财经评论员 刘戈:如果司机叫来一辆没有资质、没签合同的救援车,但收费合理,而且很顺利地解决了司机的问题,我会觉得非常好,这说明市场需求供给对接有效。但在这件事中,救援公司敢要价20万,拿不到钱居然能扣车达10天之久,我觉得这才是核心。我们在网上搜一下就能看到,这样的事在当地不是一次两次了,这意味着滋生这种行为的土壤、生态一直就在。所谓沉疴已久,必有病灶,这个病灶在哪里?我觉得路政部门脱不了干系。

天价救援频现 到底怎么治?

新闻链接:湖南省发改委和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我省高速公路车辆救援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高速公路车辆救援服务中的货物转运服务、保管服务、车辆抢修服务、现场清理服务等项目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2019年10月24日起执行,有效期五年。拖车费、吊车费仍实行政府指导价。

陈艳艳:斩断利益链令高速救援透明化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 陈艳艳:这种现象并非一方独有,很多地方都发生过。我们必须要斩断这种利益链条,让服务流程透明化、公开化,来让整个救援市场透明化、公平化。

刘戈:“买路钱”提高物流成本

央视财经评论员 刘戈:我认为这已经不是乱收费,而是类似强盗的“买路钱”,是威胁人身安全、扣押财产的问题。这样的行为在高速公路上经常出现,会对物流安全、物流效率造成很大的冲击,有形的、无形的都有,进而提高物流成本。

陈艳艳:多环节施治 让指导价落到实处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 陈艳艳:高速救援并不缺指导价,关键是没有真正落实,尤其是在基层执行过程中,缺乏有力的监管,包括一些明显的违法违规,却会受到各种包庇纵容。靠媒体曝光来解决问题,我觉得这是不正常的,这意味着职能部门存在缺位。另外,这个市场确实相对封闭,所以除了招投标的透明以外,还应该有一个准入的退出机制,比如定期对服务质量进行考评,包括收费是否存在问题,达不到标准就应该退出。

刘戈:净化营商环境 要打掉保护伞

央视财经评论员 刘戈:扣车在很多地方是一个普遍的讹人的方式,很多事件中敢这样做的人,就是因为他是地头蛇,在本地有保护伞,所以他就敢对别人这样做,还声称是商业纠纷。从小处看,伤害的是直接当事人;从大处看,让人以后不敢来当地做生意,这毁的是长久的声誉和营商环境。所以处理这种事,直接为恶的人当然要打击,滋生这种恶的生态更要打击。打掉保护伞,就是净化营商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