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欠薪新闻铺满了各大搜索引擎的封面,无数工人的抱怨在网络上炸开了锅,迟迟得不到解决的矛盾,终于在2018年的下半年得到催化——突击、结现钱。

这毫无疑问是农民工为了自身权益引发的抗争,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意思:我不好过,你也别想好过。

你欠薪?我就逼你结现钱!

这种现象,对于农民工而言,并不是一种长而稳定的维权方式,如同刀口舔血,自己也在受着伤。

而对于用工方,则是花高价钱购买的劣质产品,给工程质量埋下重大隐患。

更悲惨的是劳务公司,工人们都出去接接突击了,正规项目没人接活,政府来了还查你实名登记,并按注册人数缴税、入保险,真是欲哭无泪。

混乱的2018年下半年,新开的工程迟迟找不到班子接手,工期临近,为了尽快交工只能加大酬劳,招来一批救急的突击队,工程成本剧增,因为赶工带来的隐患也不小。

这样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看似是农民工“自私”的行为,背后却是深深的无奈。

在无数新闻里作为弱势者的农民工,辛苦工作而遭到欠薪的新闻数十年如一日,矛盾难以解决,可以说正是这些矛盾的堆积引来了这一次的“自主革命”

打突击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房地产商开发楼盘时,为抢预售节点压缩工期,要求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施工,致使劳务班组无法合理安排工人,为“打突击”创造了市场。

由于工程建设方大部分不能按月付款,工程款一级压一级,更有甚者“空手套白狼”,造成劳务工人的工资发放不到位。致使原本长期稳定干活的工人流失,选择跟随打突击的队伍,因为打突击能日结现金、随干随走,而且工价超高还不用承担后期质量方面的责任。

随着高温天气的来临,突击价格高的离谱,出工不出活,质量无保障,造成班组施工成本无限加大,许多在建施工队伍严重亏损,造成大量施工班组被市场淘汰,工人工资发不出来,频频引发劳务纠纷。

工程各参建单位把有限的资金优先支付突击人员工资,反而造成正常工作工人的生活费难以按时支付,如此恶性循环,其实各方才是行业乱象的推手。

另外,劳务施工班组恶性竞争,低价竞标,造成工人工资无法保障,也是工人愿意去打突击的原因之一。

为了应对“打突击”,政府等各方面都在加紧推行策略,诸如“实名”登记政策,此举无疑是沸油中溅水,只会让行业内部更加紧张不安。

打突击的现象无疑是一场建筑行业内部的自相残杀

建筑劳务市场的混乱招来的恶果,终究也是广大农民工自己承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