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一个城市的体量?简单来说,维度只有三个:人、钱、产业。

其中,钱的流向非常重要,它的流向是人和产业共同流动带来的。城市之间的竞争,就是争人、争产业,导致了钱的流向。

以包含“人民币贷款”“企业债券”“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社会融资额情况作为参照量,来看看今年的钱都流向了那些城市?

从图中可以看出,广东、浙江、北京名列前三,今年前三季度的资金主要流向了这些区域,而东三省、西北地区、中部地区省份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上海的“社会融资额”2018年仅4116亿,对比去年下降54%,令人惊愕。

社会融资额其实代表着投资热度。这么多省市出现下滑,目前的经济形势之严峻,可见一斑。

因为央行公布的社会融资额统计数据只具体到省一级,我们来看看各个城市的资金总量情况。

因为投资热度增大,北京的城市资金总量已经超过了以经济实力著称的上海,整整多了4.2万亿,这个体量,大概是“一个杭州”或者“两个西安”。

上海和北京的经济实力,其实已经出现差距了。在日前世界权威评级机构GaWC发布的《世界城市名册2018》中,北京已经超过了上海,位居世界第四。

北京,正在成为中国的超一流城市。就资金总量上来看,北京是3.1个广州,5.3个天津……

其他资金流入增长情况不错的城市还有广东的深圳、东莞、惠州,浙江的杭州、嘉兴等地,也是投资热门的省份。

深圳、东莞、惠州三座城市的组团发展,无疑非常成功,标准的一线城市带动卫星城发展的模式;杭州借助G20东风,房价暴涨之际,城市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嘉兴作为杭州与上海之间的通道,自然也分享发展红利;而北京就有些“单打独斗”了,有些过分吸取周边城市的养分,廊坊、天津发展速度明显下降。

资金的流向可以代表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对其的看好。房价和短期内资金流入是相辅相成的,以杭州为例,社会融资额的增长房产行业占据不小的比重,带动了房价上涨的同时吸引了更多资金流入;如果资金流入持续降低,就会对整体经济都产生影响,比如东北地区。

你最看好哪个城市的未来发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