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5 09:01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陈链芳

趁着年轻闯一闯 结果闯出了一片花海

他叫蒋慧诚,嵊州市仙岩镇仁村人,今年33岁。蒋慧诚在学校里学习的是土木工程专业,2011年,他进入杭州一家公司工作,然而安稳的工作并不是他心中最理想的选择。趁着年轻再闯一闯、拼一拼,这是大多数有志青年的想法,蒋慧诚也一样,于是,没多久他就回家乡当起了花农。

从白领变成花农

近日,记者在嵊州市顶真园艺专业合作社的花卉大棚内看到,粉色和红色的小雏菊含苞待放。这批小雏菊是蒋慧诚两个月前刚种下的,虽然要到月底才到出花时间,现在每天已有批发商前来订购。蒋慧诚种植的菊花之所以不愁销路,是因为他根据市场需求量身定种。

“现在本地种菊花的太多,市场明显供大于求,所以我想种点不一样的。”一门心思创业的蒋慧诚,会经常抽时间去云南昆明考察花卉市场。他了解到,雏菊、乒乓菊等配花色调清新淡雅,花色典雅明快,花型别致可爱,颇受市场欢迎。

“我也正是看中它的商机才决定进行栽种的。” 蒋慧诚说,通过市场考察,他知道雏菊、乒乓菊等配花市场的需求量正逐年增加,二三线城市花店对其十分青睐。但种植方面,我市还鲜有人引种。“种的人少,才有更大的市场。”

其实一开始,蒋慧诚对种花还一窍不通。“当时,这个合作社是我姐夫一手创办的,后来他想转型去做肥料生意,就希望我能接手合作社。” 蒋慧诚坦言,当时自己也经常思考如何创业,他觉得这是个机会。就这样,蒋慧诚开始慢慢融入花卉产业。

黝黑小伙最爱泡花棚

记者走进蒋慧诚的花棚内,放眼望去,一片色彩斑斓的花海。有些花已经盛开,有的含苞待放,美不胜收。但由于缺乏种植经验,起初他也交了不少学费。蒋慧诚指着大棚中的雏菊说:“这批雏菊是从荷兰进口的,当时因为缺乏经验,按照往常的种植经验对雏菊进行了打芽,导致这批花都死了,2亩地损失了近6万元。”

为了尽快掌握花卉种植技术,蒋慧诚前往绍兴一些大型的花卉种植基地参观学习,了解周边花卉市场的最新行情,并邀请经验丰富的花农提供技术支持。

蒋慧诚还特别能吃苦。记者发现,他的花棚只请了2位长期工人,田里的活都是他和2个工人一起干的。他从菊花的繁殖入手,试验扦插、嫁接等方式,逐渐熟悉了菊花的养植技术及各类菊花的习性。

“虽然每天起早贪黑,给花浇水、施肥、育苗……但从未感觉到辛苦,看见自己亲手种植的菊花含苞待放、花枝招展,感觉从未有过的兴奋和满足。” 他笑着说,现在,他种植的花卉品种逐渐增多,已经将姐夫的10亩地逐渐发展到了40多亩的花海。

“去年在城区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鲜花店,今年,刚刚尝试种植了蔷薇花,还开始与一些房地产商合作,种植摆花。”聊起未来的打算,蒋慧诚满怀憧憬。他告诉记者,虽然现在皮肤晒得比古天乐还要黝黑,但已经可以坦然面对自己当初的选择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