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虽然是群居动物,人际交往是不可避免的一环,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高层次的人,都喜欢独处。

每个人都有享受独处的权利,小的时候我们享受独处而不得,长大了却害怕独处的孤独。我们要勇于与生命独处、与孤独直面,因为孤独是一个人的勋章,独处是灵魂生长的空间!

1、独处,让我们变得强大

这个社会上,总是有口蜜腹剑的人,平常总是很甜蜜的话,遇到事的时候,就不见人影了。面对这类自以为聪明的人,很多人选择拒绝这种无用社交,喜欢一个人生活。

聪明的人是不会愿意让“ 无效社交 ”占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他们明白“ 求人不如求己 ”的真正内涵。

2、独处,让我们看清自己

不合群者,独来独往的人,常有过人之处。整天混在朋友之间的人,未必有多大的能力。

面对沉重的学业负担,巨大的工作或生活压力,你可能会感到焦躁不安。当类似的负面情绪出现时,你会和自己独处吗?通过独处,你可以无限接近的看到最真实的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逃避什么,迷茫什么,憎恨什么,厌恶什么。

独处的你,就如同摘下了所有的面具,面对“赤裸裸”的自己,也是最真实的自己。

3、独处,让心灵得到休息

独处能给你带来更多有意义的事。比如,专研一门技术,培养一种爱好,享受内心的平静等等。这样的独处非但不会孤独,反而会成为一种最惬意的生活方式。

倾向于独处的人,都有一些类似的喜好,比如演奏乐器、长跑类耐力运动、瑜伽、钓鱼、看电影、书法等等,这些都是独自进行的活动。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从小家境贫寒,文化基础差,学习很吃力。每天天没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夜里同学们都睡了,他又到路灯下面去看书。

经过半年的努力,童第周终于赶上来了,数学还考了100分。童第周26岁时,到比利时留学,中国贫穷落后,在比利时让人瞧不起。童第周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给中国人争气。终于在一次青蛙实验中取得成功,震动欧洲生物学界。

(来源:翔说天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