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y曾建龙为上海打造了第二家花禾牛餐厅,万紫千红,浓墨重彩,以花艺、经典、时尚为要素,立点寻设意,“花”为主题贯穿始终,客人进的是餐厅,食的是“美色”。

拉克斯内斯在《独立之子》中说过,花朵是天使的眼睛。从古至今,花都是美的代名词,再也没有什么比花更能代表世间的美好。

客人的第一印象是餐厅外的花房,设计师将其作为空间亮点,直观地立于人前。同时红色半透明背景墙挡住室内,未全然展示店内环境,为客人留下想象空间,忍不住走进去一探究竟。

空间体验感在饮食活动中的比重越来越高,这也为设计师带来了新的使命,便是让客人享受最好的用餐体验时,伴随着艺术与现代美学。

相比第一家店,这里面积升级,设计师有更大的发挥空间。餐厅布局合理化,空间功能分化是设计的基础,以满足视觉舒适及功能实用为主要。区域划分为:花房、前台接待区、花墙打卡区、包房、开放餐区、卫生间等。

就像John Pawson说的,所谓好的空间,就是当我们走进去的时候,它能带来与众不同的感觉。

前台是客人进入餐厅的第一视觉,设计师在设计时除了考虑前台基本功能,同时让它兼具了 “柜台”的功能。

Gary曾建龙善于梳理消费群体的产品定位,从而将品牌与空间设计的结合完美呈现出来。吧台后方增加的陈列柜,一些艺术品及饰品陈列于此,既具艺术感又可引导客人二次消费。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美的体验最容易激发人们的分享欲,因此“打卡”便成了现代人的日常。

花禾牛的每一个视角都是“网红打卡处”,随手拍即可在朋友圈引赞无数。首先这间接做到了品牌的传播,最重要的,曾建龙像导师一样督促着人们对于美的追求。

过道连接入口接待区及内部包厢,将浓烈的红色贯穿整个空间,走在这悠长的廊道中可感受设计师一红到底的气势,或许这也是空间色彩新的玩法。

餐饮空间设计需为客人带来最佳的用餐空间体验,稳固客户群体。设计师梳理客群定位后将空间合理分化,保证空间舒适度,流线顺畅度。

服务吧台区域起到了视觉缓冲的作用,红色到这里有所收敛,整体色调不在以浓烈的红为主,只是作为点缀存在于吧台底部,空间变得相对安静而神秘起来。

最大程度的赋予空间自由度,发挥空间最大效益,半开放、私密空间满足不同客户的就餐体验。

为保持开放空间的相对私密性,设计师在相邻座椅间加入圆形的可活动隔墙,同样能满足平日招待就餐客户的基本空间需求。

花的美丽天造地设,不夹杂任何杂质,它不是人工包装出来的美,因此更能动人心弦。

花墙是餐厅的C位打卡处,花团锦簇,芳香四溢,像黄四娘家的院子,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设计师在空间中置入了网格、繁花、镜面等元素,怕是直男也要发朋友圈了。

花是一种能够代表永恒的东西,常见于人们表露感情的情景,有时候见证爱情的开始,有时寄托对故人的遥相思念。曾建龙对于当下设计和美的诸多情感都倾诉在这里了。

美学上的意境指的是创意与表现完美的统一,达到情景交融,能把感受者引入到一个想象的空间境界,餐厅包厢便是如此。

不同的主题包厢顺应空间结构分位罗列,每一间都有着视觉冲击感,同时又拥有绝对的安静与空间意境,让人沉浸其中。

设计师一直希望卫生间也能带给人美的享受,兼顾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一般餐厅为了追求店面盈利面积最大化,在卫生间的面积上都有所压缩,使用时总会有点局促感。

本案中,设计师别出心裁,提升卫生间的颜值,将它打造成了空间打卡点。另外设计师使用不同的灯光系统,在空间氛围上进行灵活转化,光影在虚实之间流动 ,为空间注入美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