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卫健委到牡工作重症救治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康焰。国家卫健委到牡工作重症救治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康焰。

当前,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病例有哪些特点?武汉救治经验对境外输入患者治疗有什么帮助?5月2日,国家卫健委到牡工作的重症救治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学科主任管向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学科主任康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相关问题作出了解答。

4月13号,两位专家在结束支援湖北的救治工作后,仅仅休整了不到四天,就分别从广州和成都赶到我市开展救治工作。在我市工作的半个多月时间里,管向东、康焰二位专家及重症医疗专家团队对输入性新冠肺炎病例进行了筛查和摸底。

国家卫健委到牡工作重症救治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管向东

由于这个病例大多数是求学

务工 经商的这些人

所以他们普遍年龄平均年龄比较轻

平均年龄是40多岁

40到45岁之间

65岁以上的病人比较少

输入型病例危重型的比例大约是10%

国家卫健委到牡工作重症救治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康焰

基础疾病 合并基础疾病少一点

但是他的肺的损伤一点都不轻

整个疾病的恢复过程总的来说

从治疗情况来看恢复还算顺利

分层治疗是在武汉的重要经验。来到牡丹江、绥芬河后,管向东和康焰等专家带来了武汉救治经验,专家的共同努力,许多重症、危重症患者病情很快就稳定下来。

国家卫健委到牡工作重症救治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康焰

把重病人的治疗梳理

其他的病人的基本情况

每天也要做一个摸排梳理

要把那些有风险的病人放进去

不要让他从轻转重

重病人的治疗一定要细化 我们叫精准化

给他最大希望地能够恢复过来

国家卫健委到牡工作重症救治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管向东

现在时间已经过去半个月了

有绝大多数的患者已经进入到核酸阴性

抗体阳性 所有的症状消失

影像学改变 都进入出院阶段了

现在在红旗医院的在院病人

只有一例正在使用呼吸机

其他的就没有什么重型和危重型的

两位专家表示,我市的很多做法都为减少向重症转化的关口前移创造了条件。其中,将入境人员进行集中隔离,并进行核酸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效减少了重症的发生。

国家卫健委到牡工作重症救治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康焰

整个黑龙江省人民还是非常有担当

的确这个输入性的病例当中各省的都有

在病房当中会遇到有江苏的

还有天津的这些人

所以它既然是在牡丹江这个地方进行救治

他们能够救治好

这个疫情就能阻截在或者阻击在牡丹江

不要再往内地去输入

对整个国家复工得产复学的话

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管向东、康焰两位专家还表示,黑龙江将重任抗在肩上,承担了所有患者的隔离救治工作,应该为龙江精神点赞。

记 者:张晓宁 于海汶

责 编:巩佳钰

审 核:孔 俊

总 监:王 璐

版权归牡丹江广播电视台所有

如需引用请联系我们并标注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