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也许你会说穿刺失败后应该选择近心端的桡动脉穿刺而不是远心端,目前穿刺过的鼻烟窝动脉还是可行的。当你桡动脉穿刺失败的时候同样可以选择穿刺胫后动脉,但此时延伸于鼻烟窝的桡动脉不做为穿刺部位,因为难度系数太高了。

文 | 陈思宇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动脉穿刺对于麻醉医生来说是每天都会遇到的操作。有谁敢站出来说:“没有我穿不上的动脉”?天下没有百胜将军,如果说你战无不胜,那就是历练的还不够。

关于动脉穿刺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规范大家都已耳熟能详、倒背如流,不再赘述。也许你会因为穿了一个比较难穿的动脉而沾沾自喜、欣喜若狂,但你也会因为没有穿上动脉而垂头丧气、意志消沉。

关于动脉穿刺的部位有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尺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腋动脉和颞浅动脉,其中桡动脉作为首选。

当你穿不上动脉心烦意乱的时候可以选择以下2个部位,也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尤其是主动脉夹层患者,因病情紧急,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你慢慢“绣花”,并且因疾病所致下肢的足背动脉可能无法摸清,此时你可以选择胫后动脉。

胫后动脉

当桡动脉穿刺失败后,可以寻找鼻烟窝,位于手背外侧部的浅凹,窝内有桡动脉通过,可扪及其搏动。

为什么叫“鼻烟窝”,大概是因为鼻烟是明末清初由外国传入的一种粉沫状烟草制品,弄少许由鼻子吸入,以引起打喷嚏,起到醒脑提神的作用,正好可以放在手背外侧部的凹陷处,所以叫“鼻烟窝”。

此窝桡动脉相对比较固定,在两块骨头中间。也许你会说穿刺失败后应该选择近心端的桡动脉穿刺而不是远心端,目前穿刺过的鼻烟窝动脉还是可行的。

关于婴幼儿动脉穿刺一定有过让你抓耳挠腮的时候,因为动脉较细小,并且有的婴幼儿比较肥胖,动脉穿刺置管极具挑战性,动脉的直径和深度成为置管是否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

当你桡动脉穿刺失败的时候同样可以选择穿刺胫后动脉,但此时延伸于鼻烟窝的桡动脉不做为穿刺部位,因为难度系数太高了。在相关的研究报道中提到胫后动脉穿刺成功率与桡动脉穿刺成功率相近,但高于足背动脉。

在新青年麻醉论坛曾经发布的一篇孙树俊老师的文章《提高桡动脉穿刺置管成功率,这些细节你注意了吗?》中提到:在看到针芯尾部回血后置管前,一定要拔出针芯,看一眼套管回血,然后再决定置管。因为你看不到套管回血就无法判断套管是否在血管内,当你贸然置管时只会给患者造成更大的创伤(软组织瘘道),而且给自己的再次穿刺置管增加难度(由于针芯已穿破动脉而没有及时压迫造成局部血肿)。

对于这段文字的描述只有进行深刻的体会,在动脉穿刺过程中才会少走弯路,提高穿刺成功率。

动脉穿刺的操作人人都会,如何快、准的进行穿刺还需要多加练习与思考,总结每次动脉穿刺失败的原因,从穿刺的角度和方向找原因。

动脉穿刺就像射击打靶,一定要气定神闲,切勿慌忙下针,中国有句古话:“磨刀不误砍柴工”,你对穿刺针结构的认识及穿刺前动脉的触摸,穿刺失败后的“不恋战”,重新选择穿刺部位都关乎到麻醉、手术是否能尽快开始。希望能与大家多交流穿刺体会,通过学习提高穿刺技能。

声明

本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新青年麻醉论坛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参考。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