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曰:“不恒其德,无所容也。”意思是说,一个人不能长久保持高尚品德,就无法在世间生存。《傅子·正心篇》又曰:“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指出修身立德最根本的是要使自己的心地纯正。作为党员干部,更是要在做人、干事、为官等各方面始终做到恒德正心。

坚守初心、保持定力,是恒德正心的根基,是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本色的“不二法门”。党员干部入党从政之初,初心不乏纯洁高尚,誓言不免响当当,兴冲冲出发充满着理想。然而一路奔波,几度遭遇“迷魂阵”,能否清醒如初,几番陷落“自诛阵”,能否自拔脱险,是考验更是历练,没有坚信不疑的定力不行,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不行。一些贪官“奋斗的青年、上升的中年、悲惨的晚年”的人生轨迹警醒人们,只有将信仰信念信心耸立心头,才能面对“温水”不涉入,遭遇“围猎”能突破,飘来“雾霾”可扫除,才能“风雨不动安如山”。人民的好干部郑培民恪守“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让自己有半点腐败的念头”,留下的遗物是一个防腐账本、一本廉政纪录和几十本日记。可见,“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明心正道,外物不能侵。

“群行群止看识见。”识见在心头,是非看得清,选择逐高洁。识人识事识势,识轻重缓急,识利弊取舍,“识”的功夫做好了,方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良心炯炯,有过自知。”心地光明磊落,有错就应知错改错。郭琇洗堂,钻出了“以贪黩闻”的泥沼。上司面诫,使他认识了错误,痛改前非,冲洗大堂,不仅把自己收受的贿金悉数退之,并建章立制严管属下索贿受贿,查处贪官,被史书誉为“铁面御史”。曾国藩说:“既有定识,又有定力”。识见源自刻苦学习,理论上的清醒挺起精神脊梁;识见来自实践,实践的磨砺出真知长才干;识见产生于人民群众中间,群众会赋予党员干部无穷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党员干部要有“画地为牢”的自觉,不让爱好溢出边界,不让欲望为所欲为,自当行稳致远。想当年,地下工作者打入魔窟,与狼共舞不失贞洁,进出“白色恐怖”不坠斗志,该是何等的修炼功夫!南京路上好八连身居闹市一尘不染,“拒腐蚀,永不沾”,该是何等的革命精神!“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信守诺言,坚守初心,久久为功,方是真英雄。

新时代的党员干部,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形势,面对充满诱惑的工作环境,就要守得住本分站得住脚,耐得住性子经得起熬,分得清是非会选择,激浊扬清敢斗争,恒德正心永不放松。 (王晓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