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科发布第一款手机——smartisan T1也就是我们常说的T1时,我正值高三。锤科的第一场发布会,我激动地不得了。高三的晚自习时间紧张且气氛凝重,我却拿着手机偷摸着在课桌底下看发布会。随着一项项功能的发布推进,一个个优美的拟物化设计在一支打破常规的手机上演示,我内心的“卧槽,牛逼啊!”也在不断反复地回响。

可惜,高考完我还是没买到这支手机。也因种种“业”,与锤科的许多支手机失之交臂。如今以200元的低价收到了一支包装完整的T1,高三的画面仍历历在目。

获得各个设计大奖的锤科,在包装上出尽风头,锋芒毕露。“IF金奖、日本优良设计奖”等等行业大佬背书,连手机包装都拿了IF包装设计奖,可见T1的用心。

厚重的卡纸质感,摸起来就知道下了苦功夫的选料。无论是标志性的烫金LOGO还是烫银T1标识,搭配硕大的包装盒,拿在手里不用仔细拆模都给人以“高级感、奢侈感”。(嫌弃我吹的人可以走了,我接下来也不会说锤科的缺点,毕竟世上没有完美的机机。)

Smartisan,这是英语老师的老罗给自己的概称。“工匠”这个词也同时开始广泛滥用。汉语词典给“工匠”的定义是:有工艺专长的人。我在T2之后一直认为老罗并不具备制作手机的专长,他的专长是设计,是审美,是打断别人的话用“无礼之礼”来企图制造扭曲力场。

T1的包装设计堪称典范,开箱过一次的人都会觉得铺张浪费。但如果是我将自己的设计想法付诸现实并且还做得不错的话,我也一定会张灯结彩、大放礼花来彰显自己的成果。

莫言说过:“获奖并代表不了什么。”但一个作品获得了很多奖,还是代表它有点内容,有点底气,有点分量。

一个小小的“耳朵”,拉开了一个极度满足强迫症患者的“贴心设计”。

一列配件以中心为轴并排摆放,除去充电器的“盲操辅助”小圆点和数据线收纳器上一小排的文字,控制到极点的对称感给人以秩序感。在一个电子消费产品上做这样的设计,也正是“工匠”老罗的一点小傲娇吧。

螺丝刀、螺丝盒、USB线缆与集线器和充电器,每一个小配件都有老罗的小心机。螺丝刀上的刻字、螺丝盒的螺丝数量、数据线和充电器的“盲操设计”,这些都让每一个锤粉感受到老罗的用心和“情怀”。

熟悉的实体按键现以安卓三大金刚的方式呈现,发布会时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不是我诺记5230的设计吗?”。但随后良品率不高的实体按键带来的静电打穿排线问题也是可惜。

某果设计师某乔说过:“圆角矩形融合了美和设计感”,四角圆角矩形同按键、听筒、摄像头等等的边缘矩形遥相呼应,整体方正的造型还给人以“天圆地方”的风水感。

羡煞一众厂商的锤科Logo,独特的锤子造型让我想起了苹果经典的Mac广告。磨砂的质感搭配弧度玻璃的光反射,美不胜收。

当然,前后玻璃也被吐槽不少。耐磨度堪忧、易碎问题凸显、为了极度的对称而妥协的卡槽更换方式……不过好在美。

Smartisan OS,又一个工匠扬言要改变手机行业的产品。的确,在扁平化潮流全平台推进的2014-2015年,拟物化是逆流,是黄河决堤般的手机UI设计逆流。但相信大众都会赞同拟物化的美,因为它还原的是物件的本来样貌,它追求的是物件本真的美。

壁纸的设计和挑选,锤科当然也是下了一番心思。这站灯在特殊的解锁方式下显得灵动感十足。还有经典的“黑马”、“黑天鹅”等等壁纸,从这些都能够看出“工匠“的”土包子审美“。

贯穿OS的拟物化设计当然不能少了App们。秒表、天气、唱片播放器这些经典App到现在看来也灵气十足。

又回归玻璃+金属设计的2018手机年证实了手机圈也是时尚圈,潮流都是反复的设计。

把它握在手里我常常想:我才不会用它咧。iPhone X比它好上一万倍。但握在手里的它,是2014年的我最想要的东西。每个人都会有想要的东西,也许你今天没法将它捧在手里。

但相信终有一天,契阔相逢,吾汝不变。

离锤科倒闭还有XXX天。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