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史话钱塘 | 清代人是怎么和钱塘江斗智斗勇的?

关于钱塘江潮水,

你能想到什么?

仅仅是“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的自然奇观吗?

杭州,是在和钱塘江汹涌的潮水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城市的。清代,是钱塘江海塘建设的一个重要时期,关于清代海塘建设的历史,让我们带着着这几个问题,剥丝抽茧,层层寻踪,重见清钱塘。

Q

为什么一讲到钱塘江潮就想到海宁观潮?

钱塘潮水为什么在钱塘江北岸如此壮观,

或者说为什么潮水在北岸如此凶猛?

钱塘江的江道分为三个部分:北大门、中小门、南大门。清代文献记载说:“北大门阔约三十余里,有河庄山为界;河庄山之南为中小门,约阔八里,有赭山为界;赭山以南为南大门,约阔三十余里,有绍郡坎山为界”。宋、元、明代的江流主槽主要出入于南大门。到了永乐十八年(1420)的一次潮灾中,潮水改走中小门或北大门,南大门淤塞。清前期历史文献,便可发现江北受潮水侵袭次数渐进增多。到了康熙五十九年(1720)江海不循故道,全部移至北大门。所以,至此以后,钱塘江在海宁,尤其是盐官一带,北岸潮水尤其凶猛,成就了今天壮观的“海盐观潮”的景象。

为什么钱塘江海塘如此重要?

国家财富半取足于江浙,而江浙二省尤以苏、杭、嘉、湖、松、常、镇七郡为重。”

钱塘江两岸平原地势低洼,地面比汛期洪、潮高水位低3~5米。全赖海塘保护。一旦疏失,洪、潮内灌,势如建瓴,潮水所经之处,河道淤塞,地成斥卤,“非四五年雨水荡涤,不能土活插秧”。灾害所及,远伸内陆。北岸海塘一旦出事,杭嘉湖平原将受淹,影响波及到吴江、松江一线。

钱塘江海塘工程如何成为“国家工程”

清代前期,随着钱塘江开始趋向北大门,中央开始关注钱塘江海塘。在雍正朝,海塘修建开始屡屡见于上谕。乾隆皇帝尤其对海塘的重要性有清楚的认识,认为“南北河工与浙江海塘,关系国计民生最为紧要”,所以他下江南虽非仅为视察钱塘江海塘而来,但是海塘无疑是他南巡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尤其是他最后的4次南巡,到浙江后都是直接奔赴海塘现场。在乾隆的主导下,海塘工程改变过去通过捐纳等临时性费用兴办塘工的做法,“浙省增捐之处不必行,海塘工程著动正项钱粮办理。”也就意味着海塘工程正式上升为一项”国家工程“。

Q

那么,乾隆皇帝心心念念的,

能够”一劳永逸“解决潮水侵袭问题的

”鱼鳞大石塘“,

究竟是怎么样修筑的呢?

钱塘江海塘修筑最大的技术难度在于难以下桩,尤其是海宁一带,江岸遍布松软的细沙,而长达数米的基桩很不容易打到沙下土中,不久就会出现浮桩。桩基不坚实,海塘就起不到作用。

清代的工匠开动脑筋,利用丰富的经验想出应对的办法,”用大竹探试,俟扦定沙窝;再下木桩加以夯筑,入土甚易,因依法扦筑。又梅花桩以五木攒作一处,同时齐下,方能坚紧,不致已钉复起。“先在下桩之处下竹竿对沙土进行扰动,孔隙水压力部分被释放出来,然后再下木桩;将木桩改为5根一组的梅花桩,夯筑过程中有先有后的相继振动使残存的孔隙水压力同时释放出来。解决了下基桩的问题。

修筑石塘的时候,“于塘岸用长五尺、阔二尺、厚一尺之大石。每塘一丈,砌作二十层,共高二十尺。……塘身内筑土塘;计高一丈,宽二丈,使潮汐大时不致泛溢。……于石之纵横侧立两相交处,上下凿成槽榫,嵌合连贯,使互相牵制难于动摇。……又于每石缝合处用油灰抿灌,铁销嵌口,以免渗漏散裂。”在石塘外面,还要修筑保护石塘的“坦水”。

这种复杂的工程虽然耗资巨大,工时较长,但是工程保质保量,能应对大潮的冲击,体现了乾隆皇帝解决潮患问题的决心。

而到了晚清的时候,自学成才研究海塘工程技术的李辅燿再对建筑技术进一步改进。他把石头之间的改榫槽为凿孔,形成联结上下砌石的铁桩,还因此减少了施工工程量和石料损耗。从“第二层起,于两石层垒处各凿一孔,用铁笋穿和,则上下连结;于横石排结之处,各于头尾凿孔用铁萧关住,使左右贯穿。”这种做法与以往铁锭搭钉的做法相比,避免了铁锭浮面易脱落,大大稳固了塘身。

钱塘江,古称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罗刹江”,一般浙江富阳段称为富春江,浙江下游杭州段称为钱塘江 。钱塘江最早见名于《山海经》,因流经古钱塘县(今杭州)而得名  ,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是宋代两浙路的命名来源,也是明初浙江省成立时的省名来源。以一条江的名字来命名一个省,足以证明其重要性。古时候人们与钱塘江的斗争,修筑水利工事,恰印证了那句话,“兴修水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责编:徐志刚

✑编辑:杨清文

✑来源: 名人讲堂

文章归属:林业  水利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