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课程正在压制中

本期精选名著

《童年》高尔基

姥爷教我认字

节选自高尔基的《童年》

花园外边的山谷中,孩子们在灌木丛中乱跑乱跳,吵吵声不断地传过来。

一种黄昏的惆怅涌上心头,我很想到外面去玩。

忽然,姥爷拍了我一下,兴致勃勃地要教我识字。他手里有一本小小的新书,不知是从哪儿来的。

“来来来,小鬼,你这个高颧骨的家伙,你瞧瞧这个是什么字?“

我就回答了。

“啊,对了!那这个呢?”

我又回答了。

“错了,混蛋!”

屋子里不停地响起他的咆哮声:“对了,那这个呢?”

“不对,这混家伙!”

“对了,那这个呢?”

“对了,那这个呢?”

“不对,小混蛋!”

姥姥插嘴说道:“老头子,你老实躺一下吧。”

“你少管我!我教他识字才觉着舒服,否则总是胡思乱想!”

“好了,接着念,阿列克塞!”

姥爷用滚烫的胳膊勾住我的脖子,书就摆在我的面前,他越过我的肩头,用指头点着字母。他身上的酸味儿、汗味儿和烤葱味儿熏得我都透不过气来。但他却一点也不顾及地一个接一个地吼着那些字母!

“3eMJI”像一只虫子,就像驼背的格里高里。“?”则像姥姥和我,而姥爷则有字母表中所有字母共有的性质。他把字母表颠过来倒过去地念,顺着问、倒着问、打乱了问。

我也来了劲儿,头上流着汗,尽着嗓子喊。他大概觉着可以了,拍着胸脯咳嗽着,揉皱了书,哑着嗓子说:“老太婆,你听听这小子的嗓门有多么高!

“喂,喂,你这个阿斯特拉罕打耙子的家伙,你叫什么?嗯,喊什么?“

“不是您让喊的嘛……”

他又看看姥姥,觉得很高兴。姥姥用肘支桌,用拳头抵着腮帮子,含着笑说:“好啦,你们都别叫了!

姥爷和气地说:“我喊是因为我身体不好,而你呢?又为什么?”

他并没等我回答他,摇着头对姥姥说:“死了的娜塔莉娅说他记性不好,这可说错了!你瞧瞧,他像马似地记路!”

“得啦,翘鼻子,接着念!”

我就又高声地念了下去。最后他一笑似的将我从床上扔了下来。

“好,将这本书拿走!明天,你必须把所有的字母念给我听,全念对了我给你5个戈比!”

名 著 简 介

《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玛克西姆•高尔基生于一个木工家庭。4岁时父亲去世,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11岁开始在社会上独立谋生,曾当过学徒、搬运工、面包工人等。15岁开始过流浪生活,流落到喀山,漫游俄国各地,广泛了解民情;21岁,由于参加秘密革命组织被捕,获释后仍受宪警监视。

24岁开始用笔名高尔基•马克西姆,意思为最大的痛苦,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专心从事写作。

30岁。高尔基的第一个作品集两卷集《随笔与短篇小说集》问世,从此蜚声俄国和欧洲文坛引起国内外广泛注意。

33岁时,创作散文诗《海燕之歌》(后更名《海燕》),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

38岁,高尔基秘密离开俄罗斯到美国,创作长篇小说《母亲》,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成为俄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作。

50岁,高尔基回国后,两次到全国各地旅行参观,目睹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蓬勃景象,热情高涨,写了长篇报告文学《苏联游记》。66岁,高尔基主持召开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当选苏联作家协会第一任主席。

《童年》写了阿廖沙三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瓦尔瓦拉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卡什林家。外祖父脾气专横暴躁,两个舅舅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阿廖沙不喜欢外祖父,害怕这个家,用不安的心情观察周围的人们。母亲由于不堪忍受这种生活,离开了这个家庭。唯有外祖母为人善良公正,热爱生活,相信善总会战胜恶,成为阿廖沙最亲近的人。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在学校也受歧视和刁难,他在孤独和不安中长大。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以优异的成绩离开了学校课堂,开始走上社会谋生。

学 科 知 识

-识字教育及识字方法-

中国的识字教学有 2000多年历史。中国古代童蒙识字教学的基本情况,一般是用较短的时间教儿童集中认识两千来字,然后再教阅读。秦代已有用小篆写的童蒙课本,如李斯作《苍颉篇》,赵高作《爰历篇》,用以教授字体和语法,成为后世编写儿童识字课本的先驱。

汉代的史游作《急就篇》,用韵语把日常应用字汇2144字编在一起,三言、四言或七言成句,便于记忆,并切合实用,成为汉魏以后的儿童通用教材。

南北朝时,梁朝的周兴嗣将 1000个不同的字编成四言押韵的《千字文》,既表达一定意义,又比较通俗易懂,便于识字和增广见闻,提高儿童读书的兴趣。宋代出现了 《三字经》和 《百家姓》,与《千字文》一起合称“三、百、千”,形成一整套官定的通用识字课本。

识字教学,要求做到耳听、眼看、口读、手写、脑记。对汉字来说,每个字都包括音、形、义三要素。识字就是要统一地掌握字的音、形、义。即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和正确书写字形,理解字(词)义;在大脑中建立字的音、形、义的牢固联系,达到看见字形,能读出字音、明瞭字(词)义,听到字音、知道字(词)义,能写出字形的熟练程度。

常见的识字方法有:

1.生活识字法:包括吃东西识字、人体感觉识字、认物识字、认名识字、活动识字、观察自然识字、购物识字等等。

2.游戏识字法:在玩中识字,如表情识字:笑、哭、眨;动作识字:站、爬、捏;教小动物“识字”;文字当物识字;手心手背猜字;谜语识字等等。

3.趣味识字法:在读书中识字,先读书后识字,边读书边识字。听故事识字;学儿歌识字;学古诗认字;顺口溜识字;看地图识字;学音乐识字等。

4.思维识字法:运用汉字象形象义的特点,先将汉字变成与字形或字义非常接近的图画,让孩子看懂了图画就自然记住了字形,同时也掌握了字义。

5.看图识字法:教孩子做字卡,观看动画帮助识字。

阅 读 练 习

1.姥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教“我”识字的?

2.“我”是如何认字的?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3.请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一种黄昏的惆怅涌上心头”。

作 文 技 巧

-如何写好关于学习的故事-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中,学习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每一次学习过程,都会让我们产生丰富的体验,发生微妙的变化。《姥爷教我认字》这是最为常见的学习情景,学习从认字开始,姥爷在什么情况下教我认字,如何教的,怎么学的,学了哪些字,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收获等,正是通过写姥爷教识字,让我们认识到阿廖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和姥爷的关系以及他的成长历程。从学习中挖掘习作素材,围绕着学习中的小故事写文章,可以让我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让我们更好地学习。

那么,如何写好关于学习的故事呢?

1.选好学习情景:学习的情景很多,学走路,学写字,学跳舞,学骑车,学写作等等,有的是老师教,有的是父母教,有的是同学教。学习的地方也不一样,有在课堂,有在家里,有在公园。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学习情景,我们一定要选择印象深刻、读者特别想知道的、而且自己也有话可说的内容来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具体,写出新意。

2.确定学习内容:确定好了在哪里学习,谁教我们学习,具体的学习情景,我们还要清楚学习什么。《姥爷教我认字》学习内容是识字,其实是姥爷出示字母卡片,“我”读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姥爷的评价和指导,“我”的应对,通过这一环节,写出姥爷和“我”比较严厉而冷漠的关系。我们可写的学习内容很多,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学习情景,选择学习内容,把学习内容和学习情景结合起来,讲好学习的故事。

3.明确学习过程: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做了哪些准备,经过哪几个阶段,最后结果如何,这是学习的过程,对应着写故事的基本要求,交代起因经过结果。《姥爷教我认字》先写“我”想去外面玩,被姥爷抓住,陪他解闷认字。姥爷并没有教我,只是让我大声地读,最后布置我要完成的识字任务。过程简单清楚,一目了然。

4.突出学习困难:学习中总是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来自学习内容,如理解不了、思考不清等;有的是来自环境,噪音、电视游戏的干扰等;有的来自学习者自身因素,不愿学习、想玩等。《姥爷教我认字》一开始就写了外面孩子的吵闹声,吸引“我”也想出去玩,在这种情况下,“我”无奈接受姥爷的训练,用一种玩乐的方式认字。

5.交代学习收获:事情的发展要有结果,学习也一样,通过学习,有什么收获,得到这么结果,一定要简明交代,让读者对一件事有完整的印象。“最后他一笑似的将我从床上扔了下来。”姥爷让“我”认字,最后的结果就是把“我”扔下床,从中可以看出姥爷不喜欢“我”,让“我”认字只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以此表明姥爷和“我”的冷漠关系。

我 要 尝 试

1.请以“我学会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2.请想象一下某一个科学家、画家、音乐家或者某个动漫人物,他是如何学习某一个知识点,然后写一篇文章。

END

公众号导航

1.长按下图 选择“识别图中小程序”了解更多图书

2.了解学科作文练写手册 公众号输入“教材”

4.客服电话/微信 1391118136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