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课程正在压制中

本期精选名著

《铁皮鼓》格拉斯

我的照片

节选自格拉斯的《铁皮鼓》

我是个俊美的婴孩。

照片摄于一九三五年圣灵降临节。当时我才八个月,比斯特凡•布朗斯基小两个月。下一页便是他的照片,尺寸同我的那张一样,相貌粗俗,非笔墨所能形容。一张明信片,四边切成波浪形,美观大方,背面有横格可写地址,印数较大,是专为家庭用的。在这张长方形的明信片上,贴着我的照片,剪成过分对称的蛋形。我,赤身裸体,象征着蛋黄,肚皮朝下,趴在一张白毛皮上,这必定是某一头北极熊捐赠给东欧某位专拍儿童照的职业摄影师的。同那时的许多照片一样,人家也为我的第一张照片选择了那种暖色,不易混淆的棕色,我想称之为合乎人性的,因为它跟当代不合人性的、光滑的黑白照片截然不同。黯淡模糊的、可能是画好的枝叶,构成了被若干光斑冲淡了的昏黑背景。我的光滑、健康的躯体以平稳的姿势呈对角线卧在毛皮上,感受着北极熊家乡特产的效果。同时,我使劲高高抬起滚圆的婴儿脑袋,用明亮的眼睛盯着来看我的裸体的人们。

读者会说,同所有的婴儿照片一样,不过是一张婴儿照片罢了。且慢,请看看这双手吧!诸君就会不得不承认,我的第一张照片同各式各样的照相簿上多不胜数的、始终表明为低级生命的花朵有明显的区别。可以看到我捏着拳头。没有一个香肠手指忘了自己,服从某种模糊的、由触觉反应产生的冲动,去玩弄北极熊皮上的毛。认真地握紧的小拳头在脑袋一侧晃动,时刻准备落下去,发出音响。什么音响?鼓的音响!

还没有鼓,当我在电灯泡下诞生时,曾有人答应我三岁生日时给我鼓;对于一个老练的照片剪辑师来说,相应地加上一面缩小尺寸的儿童鼓,本来是件轻而易举的事,而且不必修版来改动我的身体的位置。只需要把那头蠢极了的剥制动物的皮拿走就行了,它本来就引不起我的注意。拿走了这个毫不相干的躯壳,这张照片就是成功的创作。

我大约一岁半时,坐在一辆高轮子儿童车里。他们推着我走在一道木板栅栏前,栅栏的尖齿和横档被一层积雪清楚地勾勒出来。我可以据此推断,这张照片摄于一九二六年。妈妈和马策拉特把儿童车夹在中间,尽管在寒冬季节,他们却没有穿冬季大衣。妈妈穿一件俄罗斯式长袖短上装,上装的刺绣图案是一幅冬景图。

还有十几张快照,有躺着的、坐着的、爬着的、跑着的、一岁的、两岁的、两岁半的奥斯卡。照片有好有差,合起来构成了人家在我三岁生日时给我拍摄的那张全身照的准备阶段。

在这张全身照上,我得到了它,鼓。它刚刚挂到我的肚皮前头,崭新的,红白两色锯齿图案。我面部表情严肃、坚定,自信地把两根木头鼓棒交叉在铁皮上。我身穿条纹毛线衣,脚登锃亮漆皮鞋。头发直竖在脑袋上,像一把蠢蠢欲动的刷子。我的蓝眼睛里反映出不需要追随者便能夺得权力的意志。当时我已经成功地处在一种我没有理由放弃的地位之上。我说了,我下了决心,我决定了无论如何不当政客,不当殖民地商品店老板,而是画上一个句号,就这样保持不变,保持现有的身高,保持这副装束,就这样许多年内不予改变。

名 著 简 介

《铁皮鼓》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家君特•格拉斯的代表作,1999年作者因为该长篇小说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君特•格拉斯出生在但泽(现今波兰的格但斯克)一个小贩之家,母亲爱好戏剧和读书,受母亲影响,格拉斯从小受到较多的文学艺术熏陶。

格拉斯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正值纳粹统治时期。17岁就上了战场,在前线受伤,成了盟军的俘虏。19岁,离开战俘营,先后当过农民、矿工和石匠学徒。21岁进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版画和雕刻,后转入柏林造型艺术学院继续深造。

28岁开始文学创作,最初是以诗歌登上文坛的,同时也开始创作剧本,然后开始写作长篇小说。1958年,“四七社”成员在阿尔盖恩的大霍尔茨劳伊特聚会。31岁开始写作《铁皮鼓》,获得了“四七社”文学奖。34岁写出了小说《猫与鼠》,36岁写出了小说《狗年月》。

20世纪60年代中期,格拉斯热衷于社会政治活动,曾两度为社会民主党竞选联邦总理游历全国,到处发表演说。45岁开始创作长篇小说《比目鱼》。

53岁宣布暂停写作,埋头从事版画和雕刻。5年后,出版了长篇小说《母老鼠》。

79岁出版自传回忆录《剥洋葱》,文中自述曾在青年时代为纳粹党卫队效力,引发知识界的批判。

《铁皮鼓》的主人公奥斯卡,觉得成人的世界里充满着邪恶和虚伪,他决定不再长大。他从楼上跳了下来,结果他真的就不再长高,身体停留在三岁的高度,一直背着一面铁皮鼓。奥斯卡母亲,私底下和奥斯卡舅舅幽会,一天发现自己怀孕了,于是没完没了的吃起了鱼,结果生下奥斯卡后由于饮食过量而死。奥斯卡的养父,同时和奥斯卡都占有了外祖母带了一个女仆玛丽娅的身体,并且生了一个孩子。希特勒上台后,他加入了纳粹党。1945年,苏军攻占了但泽,被杀。

养父死后,奥斯卡扔掉铁皮鼓,决心让自己的身体长高,结果成了人胸凸背驼的矮人。奥斯卡先当石匠帮工刻墓碑,后当模特儿,并组织三人爵士乐队,获得大笔财产。奥斯卡富了但心中空虚,为了逃避社会,合计让朋友告发自己,最终宣告无罪,从疗养和护理院放出去,30岁的时候又回到冷冰冰的街道上,面临着结婚、独身生活、出国、当模特儿、买个采石厂、集合门徒、还是成立教派等无助的前景。

学 科 知 识

-照相、相机及拍照常识-

照相,也称摄影,是使用照相机将物体、景物、人物拍摄下来进行保存的过程。照相机是一种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形成影像并使用底片记录影像的设备,是用于摄影的光学器械。最早的照相机结构十分简单,仅包括暗箱、镜头和感光材料。现代照相机比较复杂,具有镜头、光圈、快门、测距、取景、测光、输片、计数、自拍、对焦、变焦等系统,现代照相机是一种结合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和化学等技术的复杂产品。

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它是由两个木箱组成,把一个木箱插入另一个木箱中进行调焦,用镜头盖作为快门,来控制长达三十分钟的曝光时间,能拍摄出清晰的图像。

1861年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软、可卷绕的“胶卷”,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可携式方箱照相机。

1981年,索尼公司经过多年研究,生产出了世界第一款采用CCD电子传感器做感光材料的摄像机,为电子传感器替代胶片打下基础。紧跟其后,松下、Copal、富士、以及美国、欧洲的一些电子芯片制造商都投入了CCD芯片的技术研发,为数码相机的发展打下技术基础。

1987年,采用CMOS芯片做感光材料的相机在卡西欧公司诞生。

2018年9月,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委员会第62次会议作出了对中国无人机产品有利的决定,将无人机归类为“会飞的照相机”。

拍个人照时,我们要注意:

1.头部和身体忌成一条直线。当身体正面朝向镜头时,头部应该稍微向左或是向右转一些,照片就会显得优雅而生动;同样道理,当被摄者的眼睛正对镜头时,让身体转成一定的角度,会使画面显得生气和动势,并能增加立体感。

2.尽量离镜头远一点。因为当镜头(尤其是短焦距的镜头)离被摄者很近时,会出现畸变现象。因此,摄影时应选择合适焦距的镜头,并让镜头和被摄者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来说,若是使用标准镜头拍摄人物头像,最佳距离应在6---8英尺之间;拍胸像则应在8---9英尺之间;拍全身像,以13---22英尺之间为宜。

3.要凸显体型特点。让人物的一条腿实际上支撑全身的重量,另外一条腿稍微抬高些并靠着站立的那条腿,臂部要转过来,以显示其最窄的一面,胸部则通过腰部的曲线,尽量显示其高耸和丰硕感。同时,人物的一只手可以摆在臀部,以便给画面提供必要的宽度。

4.双臂和双腿忌平行。无论被摄者是持坐姿或是站姿,千万不要让双臂或双腿呈平行状,因为这样会让人有僵硬、机械之感。妥当的做法可以是一曲一直或两者构成一定的角度。这样,就能既造成动感,姿势又富于变化。

5.坐姿要挺胸收腹。照相时,切忌将整个身体坐进椅子,这样大腿会呈现休息的状态,腿上端多脂肪的部分隆起,使腿部显得粗苯。正确的做法是让其身体向前移,靠近椅边坐着,并保持挺胸收腹,这样可以避免肩垂肚凸的现象。

6.表现好手姿。被摄者的手在画面中的比例不大,但如果摆放不当,将会破坏画面的整体美。拍摄时要注意手部的完整,不要使其产生变形、折断、残缺的感觉。如手叉腰或放到口袋里时,要露处部分手指,以免给人以截断的印象。

阅 读 练 习

1.“我”的名字叫什么?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

2.文中写了几张照片?重点写了哪张?

3.作者在介绍照片时几次写到鼓?这有什么特别含义?

作 文 技 巧

-如何写好照片的故事-

生活中,我们经常拍各种照片,有风景的,有个人的,有集体的,有事件的,每一个照片都传达着一种情绪、体验、感觉、想法、故事。围绕着照片写文章,介绍照片,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既是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生活中的基本需要。在日常的交往中,我们经常和朋友、亲人、刚认识的伙伴介绍相片。那么如何介绍好相片,写好关于相片的作文呢?

1.选择合适的照片

写好照片首先从选择照片开始。被选的照片要有趣、有代表、有内涵、有细节。有趣是指照片出人意料,能引起别人的兴趣,一般偷拍、抢拍、非正常拍摄的都能抓住精彩的瞬间,夺人眼球。有代表是指照片有纪念意义,是某一个特定时刻的再现。如《我的照片》选取的都是特殊节日中的留影。有内涵是指照片有故事,有细节是指照片内容丰富,有让人难忘的细微的影像。

2.交代基本信息

一张照片总是包含着各种信息,要介绍好照片,一定要交代基本的信息:这是一张什么样的照片?什么时候照的?在哪里照的?照片上都有什么?为什么照?这些信息要给读者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在介绍时可以集中介绍,也可以在叙述描写中适当补充。《我的照片》写了三张照片,第一张照片摄于一九三五年圣灵降临节,那是八个月,是专拍儿童照的职业摄影师拍的;第二张一岁半,第三张三岁。看完作者的描述,我们都有整体印象。

3.讲述照片故事

既然是关于照片的故事,就涉及到写事的基本要求,要交代事情的经过,要围绕着相片,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我的照片》重点围绕“鼓”来写,铁皮鼓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意象,从孩子出生到三岁,到长大,一直影响着奥斯卡。“我的第一张照片”特别写了“我捏着拳头”“没有一个香肠手指忘了自己,服从某种模糊的、由触觉反应产生的冲动,去玩弄北极熊皮上的毛。认真地握紧的小拳头在脑袋一侧晃动,时刻准备落下去,发出音响。什么音响?鼓的音响!”三岁的时候,“在这张全身照上,我得到了它,鼓。它刚刚挂到我的肚皮前头,崭新的,红白两色锯齿图案。我面部表情严肃、坚定,自信地把两根木头鼓棒交叉在铁皮上。”照片中的情景和照片外的故事融合一起,写出了照片中的内涵。

4.定格迷人细节

细致的刻画描写是写好照片故事的关键。我们可以运用“定格”的技巧,运用特写镜头,为读者和听众细致刻画照片中的细节,尤其是人物的动作、神态,写得越细,越能打动读者。《我的照片》中写三岁时,拿着鼓,“身穿条纹毛线衣,脚登锃亮漆皮鞋。头发直竖在脑袋上,像一把蠢蠢欲动的刷子。我的蓝眼睛里反映出不需要追随者便能夺得权力的意志。”并决心保持这种状态,“保持现有的身高,保持这副装束”,对抗着社会,拒绝成长。

我 要 尝 试

1.请以“照片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2.想一想印象最深刻的一幅画,并以此为内容写一篇文章。

END

公众号导航

1.长按下图 选择“识别图中小程序”了解更多图书

2.了解学科作文练写手册 公众号输入“教材”

4.客服电话/微信 1391118136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