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姚明接班人”,“易建联接班人”等这样的称号每年都能有新人来担,但传了这么多年,却一个大姚接班人和阿联接班人都没有,整个CBA还是大姚、易建联和王治郅三人在苦撑。尤其是球场上,易建联退役就在眼前,CBA迫切需要一个人来接棒。确实,不可能所有青年球员里找不出一个实力小将,但找到还不够,别让实力小将遭捧杀,将伤仲永的悲剧一再上演。

在所谓的接班人介绍中,通常满足两个条件即可变身大姚或者易建联接班人——个子高,在青年队里表现突出。要成为新一代男篮掌舵人必然要具备身高和实力这两个条件,但满足这两个条件却不一定就意味着会成为掌舵人。毕竟都是打篮球的,谁能矮到哪儿去呢?像库里191的身高和波神200斤出头的体重在NBA里已经算是娇小了,但却一点不妨碍两人成为NBA球星。但中国男篮挑选和评价球员的第一标准就是身高,如果库里在中国,估计在名扬天下之前就根本入不了法眼。

像大姚、王治郅和易建联都是巨人身高,让很多人误以为只要身高够,上场就能carry全场,殊不知技术才是三人成功关键。相反,身高太高也可能是缺点。比如广东队的徐昕16岁时就长到了2米2的高度,很多人预测他还会继续长高,是接力易建联的有力人选。但事实上,徐昕在球场上是中锋,过高的身高反而可能导致他重心不稳,容易受伤。

除了像这样因为身高突围的小将,在青年队表现突出的小将更是会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就拿现在被骂得正惨的周琦和郭艾伦来说,两人就是年少成名,周琦更是被叫做“大魔王”。姚明当初也没有被这样的尊称过,周琦的实力担得起这份夸奖吗?正是外界的无脑吹和神预测,这些在青年队里的好苗子才会在后期表现出后劲儿不足,态度散漫,不肯出力打球的问题。青年赛上,周琦曾经打爆过约基奇,但如今约基奇是NBA上难被替代的中锋,周琦却成为了众矢之的。

之前马布里曾评价中国男篮球员基础功不扎实,像最基础的罚球和运球都做不好。在同样水平的国内赛场上,这样的缺点还不会太明显,但一旦遇到块头又大实力强悍的欧美球员,中国球员立刻就会呈现出弱不禁风之态。要说为什么国内喜欢搞这股吹捧之风,除了夜郎自大的心态以外,小编认为还有一点就是目前成年赛上的实力球员也不太能扛,球队表现主要依赖外援,大家也是求才心切,这才会揠苗助长。

小编看法:俗话说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的,因为身高和在青年队的表现而率先被关注或许对于有一定实力和热情的球员来说反而会是一种负担。毕竟那是打基础练技术的关键时期,外界的夸赞就像是蜜糖,除了会让他们发胖膨胀以外,还会让他们蛀牙啃不动硬骨头。大家对于这种过于吹捧青年球员的风气是怎么看的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