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昨日傍晚,各大社交圈辅天盖地转发着同一条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本次《意见》公布后,16只教育中概股中的红黄蓝受击最重,根据雪球数据,截止美东时间11月15日16:00时,红黄蓝收盘价为7.83美元/股,对比前一日收盘价16.65美元/股,跌幅为52.97%,总市值2.29亿美元;股价跌幅较大的还有博实乐、瑞思学科和四季教育,跌幅分别为16.71%、5.82%、4.87%,涨幅较大的是安博教育和朴新教育,涨幅分别为8.06%、5.26%。

本次《意见》从优化布局与办园结构、拓宽途径扩大资源供给、健全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大力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监管体系、规范发展民办园、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加强组织领导九个方面定调。

《意见》也明确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到2035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不过,引来资本市场广泛争议的莫过于《意见》里第二十四条:遏制过度逐利行为:

社会资本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国有资产或集体资产举办的幼儿园、非营利性幼儿园;已违规的,由教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清理整治,清理整治完成前不得进行增资扩股。

参与并购、加盟、连锁经营的营利性幼儿园,应将与相关利益企业签订的协议报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当地教育部门应对相关利益企业和幼儿园的资质、办园方向、课程资源、数量规模及管理能力等进行严格审核,实施加盟、连锁行为的营利性幼儿园原则上应取得省级示范园资质。

幼儿园控制主体或品牌加盟主体变更,须经所在区县教育部门审批,举办者变更须按规定办理核准登记手续,按法定程序履行资产交割。

所属幼儿园出现安全、经营、管理、质量、财务、资产等方面问题时,举办者、实际控制人、负责幼儿园经营的管理机构应承担相应责任。

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鲸媒体观点

该条严厉指出,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再综合文件关于大力发展普惠幼儿园的论述,对于营利性民办幼儿园而言,谋求资本化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因为上市之路被堵死后,资本退出的难度大大增加,而本身幼儿园又是一个重投入且较长周期的领域,资本对此或望而却步。

对于高端园来说,在建立起品牌影响力的基础上依然可以集团化和赚钱进而给股东分红,但资本肯定会更加谨慎。一些正在谋求上市的幼儿园集团也将遇到拦路虎。

文件的初衷在于普及学前教育和促进教育公平化但并不是打压高端消费者的需求,当然,普惠园+高端园两极分化的情况将会越来越严重。

虽然上市之路被堵,但优质民办营利性幼儿园并购之路并没有封死,只不过上市公司作为收购方的可能性被抹去了,并购程序也更严格。文件中要求,参与并购、加盟、连锁经营的营利性幼儿园,应将与相关利益企业签订的协议报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与此同时,对于鱼龙混杂的幼儿园加盟市场,文件也有严格要求:当地教育部门应对相关利益企业和幼儿园的资质、办园方向、课程资源、数量规模及管理能力等进行严格审核,实施加盟、连锁行为的营利性幼儿园原则上应取得省级示范园资质。这表明可进行加盟的幼儿园品牌某种程度上将得到政府背书,幼儿园市场品牌集中度或会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普惠园分公立和民办。根据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对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办园等情况进行专项治理,2019年年底前整改到位。这其中也可能包含一些上市公司旗下的幼儿园,例如美国上市的红黄蓝教育,或将会对其业绩造成影响,昨天美股市场上红黄蓝的股价也表现出了投资者的恐慌。

根据雪球数据,截止美东时间11月15日16:00时,红黄蓝收盘价为7.83美元/股,对比前一日收盘价16.65美元/股,跌幅为52.97%。市盈率(TTM)60.23倍,总市值2.29亿美元。16只教育中概股跌幅较大的还有博实乐、瑞思学科和四季教育,跌幅分别为16.71%、5.82%、4.87%,涨幅较大的是安博教育和朴新教育,涨幅分别为8.06%、5.26%。

而在北京时间11月15号晚间,红黄蓝微信公众号即发布信息表示始终积极响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号召,完全支持《意见》的颁布实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