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父母虽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没有办法给孩子过多的物质生活,但他们给予了孩子无限的爱,无限的陪伴,这是有些家长无法做到的。常识告诉我们,主流的人和思想不适合采用贬义词来形容,孩子也不应当用“没本事”来拉低自己的父母。

我们经常调侃,现在的社会就是一个“拼爹”的社会。

这种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一些孩子的思想,有些孩子虚荣心太强,认为自己的父母没有本事,没有办法给他们一个好的环境。有的孩子甚至会假装不认识在路边卖菜的父母,谎称自己的父母在外地工作无法参加家长会,嘲笑父母不懂手机。

有些虚荣心大的孩子认为如果父母有本事,就可以从小接受最好的教育,可以出国深造,可以拥有好几套私人豪宅;在外惹是生非了总会有人来替你擦屁股,为你打理好一切,但事实是这样的父母只是少数,因为给不起这些而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父母就成为了孩子眼中所谓的“没本事”。

“有本事”不等于“关爱”

对于父母来说,其实内心也存在着众多无奈,有些时候父母拼尽全力,孩子仍然觉得不够。很多父母虽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没有办法给孩子过多的物质生活,但他们给予了孩子无限的爱,无限的陪伴,这是有些家长无法做到的。

的确,有本事的父母可以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让孩子从小就树立了高高在上的思想,但事实上,过分的宠溺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影响,孩子会养成纸醉金迷的习惯。李天一就是最好的证明,从小父母注重了他的教育,使他成为一个光芒环绕的孩子,但却缺失了对孩子品德的教导,才造成了这样的后果。

常识告诉我们,主流的人和思想不适合采用贬义词来形容,孩子也不应当用“没本事”来拉低自己的父母。转换一下思想,这些人的经历用“平凡”来讲述更为恰当。每个人都生而平凡,只是有些平凡人后来成为了很厉害的人,而更多的平凡人最终成为了平庸之人。

相信大家都看过张子枫拍过的公益片《爸爸》,在短片中子枫和几个同学走到拐弯处,子枫手中的矿泉水瓶滑落,捡起一抬头看见的竟是自己的环卫工人爸爸。二人尴尬地对视后,爸爸反应过来说:“小朋友,你的瓶子还要吗?”而没有直接认出自己的女儿,在女儿回头时还对她摆出了嘘的手势。

在我们生活中有些孩子遇到这类情况可能真的会装作不认识,但在这部公益片中,女儿站在远处鼓起勇气喊了一声“爸”,奔向父亲的怀抱,爸爸连忙说:身上脏,有灰,但孩子并不嫌弃。虽然这部公益片时长只有两分钟,但却让人内心暖流涌动,相信在现在这个社会也会带给孩子们一些思考。

其实父母的职业并不可怕,如果可以,希望所有孩子都可以接受父母的职业,用爱去接纳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对于父母的爱。即使家庭的生活很平常,但仍可以很自豪地给别人去讲:“这是我的爸爸妈妈。”

孩子们不要去想着和别人比较自己缺少什么,也要尝试去想想自己得到了什么,用心去感受父母为你们付出了什么。也许他们手中只握着十分,但却无怨无悔地把这十分都交付在了你的身上,这样的爱并不比物质的爱来的廉价。

作为孩子的我们所想的不应该是父母如何,而是应该去想自己应该如何去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父母不会跟着你一辈子,即使你的家庭背景再怎么显耀,最终还是需要你自己去完成你的目标。作为平凡人的我们,也只有通过自己才能去改变我们现在的处境,向着更远的方向发展。

所以,孩子们请记住:父母即使再“没本事”,也不亏欠我们的,不要去抱怨父母给你的东西不够好,那可能是他们得到的全部。

我们应该感谢、感恩我们的父母,他们是我们最珍贵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