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71年,一部《唐山大兄》横空出世,宣告了香港功夫片的诞生。

李小龙,一跃成为世界瞩目的超级巨星。

只可惜天妒英才,短短两年后,李小龙便猝然离世。

当李小龙像流星一样划过,已经兴起的功夫片热潮,一时之间后继无人。

那时候,“谁能成为李小龙第二”的争论甚嚣尘上,用王晶的话说

“一时群雄并起,人人以为李小龙死了就是我叻哂,所有武馆师父都成了主角,结果全部失败”。

导演罗维则把宝压在了陈港生身上,邀请他担任电影《新精武门》的主角。

并给这个年轻人取名成龙,显而易见,是想他成为第二个李小龙。

但耍起双节棍的成龙,丝毫没有英武之气。

观众们并不认可这个小眼睛大鼻子的年轻人,无论是从气质还是功夫上来说,

他注定取代不了李小龙的位置,中国功夫定会后继无人。

成龙41年前成名作:卖了2200多万美元,打破多项纪录“一醉成名”

1976年 《新精武门》

经历了几部电影的票房惨败,成龙也终于明白:

他永远无法成为第二个李小龙。

02

1978年,正愁着转型的成龙,遇到了一生的伯乐袁和平。

袁和平,江湖人称“八爷”,当年首屈一指的武术指导。

“八爷”为成龙量身打造了《蛇形刁手》和《醉拳》。

成龙41年前成名作:卖了2200多万美元,打破多项纪录“一醉成名”

1978年 《醉拳》

今天拾光君要跟大家讲的便是这部《醉拳》。

《醉拳》得以问世,监制吴思远、导演袁和平与主演成龙的“铁三角”居功至伟。

此前他们已联手打造了一部同属功夫喜剧的《蛇形刁手》。

票房大卖后,台湾地区片商邀他们去当地参加庆功宴。

不料席间片商各种划酒拳的动作,竟触发吴、袁两人对“醉拳”的灵感,

八爷更认为“醉拳蛮有喜剧感,那形象拍出来会很好看!”

但拳法总要有个来龙去脉。

于是八爷花了一个月时间,从各种典籍故事中总结了八句口诀:

“吕洞宾:醉酒提壶力千钧”、“铁拐李:选争膝撞醉还真”、“汉钟离:醉步抱埕兜心顶”、等。

成龙41年前成名作:卖了2200多万美元,打破多项纪录“一醉成名”

实际上《醉拳》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一部传统的功夫电影,保留着传统功夫片的几大元素:

武功高强的反派出场杀戮制造仇恨,

主角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开始拼命练功,

最后和反派大战取胜报仇,

有时还会安排主角和反派决战前交手一次,

以见证他练功后的进步成果。

那时候的动作片,节奏很慢,动作也显得很轻巧,没什么力;

成龙的《醉拳》也快不起来,还要在招式上下功夫,

但明显比那个年代的其他电影快了很多,狠了很多。

如果你看过《蛇形刁手》,会发现当时成龙还是单眼皮,为何《醉拳》后就成了“双眼皮”?

这就要从成龙受伤史中所列,“拍《醉拳》眼角被踢爆”说起...

成龙41年前成名作:卖了2200多万美元,打破多项纪录“一醉成名”

话说成龙拍戏时,被人称“腿技之王”的黄正利一脚踢中眼睛上方和眉毛下方的部位,

当场血流如注,诊断结果是眼角开裂。

但向来怕打针的成龙坚拒缝针,最后只能用医用胶纸粘住伤口,

结果撕掉以后,伤口居然变成了“双眼皮”,最后只能把另一只眼睛也“开”了。

所以《醉拳》不仅是成龙的成名作,也可以说是“整容作”。

成龙41年前成名作:卖了2200多万美元,打破多项纪录“一醉成名”

03

打得过打,打不过跑,再加上夸张的表情、滑稽的情节,以及贱兮兮的演技。

使《醉拳》在香港从该年10月5日上映到11月3日,票房高达676万港元,

在数字上打破了由李小龙《猛龙过江》保持的功夫片票房纪录(531万),

最终高居年度票房亚军。

成龙41年前成名作:卖了2200多万美元,打破多项纪录“一醉成名”

而在台湾地区,吴思远更以“太赚了”、“好的根本就是离谱”来形容《醉拳》的成绩。

1979年在东南亚和日韩上映时,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光在日本,影片票房就高达19亿日元,位居全年十大卖座电影第8名;

同年在首尔,影片先后放映了半年之久。

观影人次高达142万,等于当时全韩有427万人次看过《醉拳》,

从而打破当地的历史人次纪录,并足足保持11年

直至1990年才被《人鬼情未了》打破。

最终,《醉拳》在当年全球票房达到2200多万美元,印证了何谓“轰动”!

功夫片和喜剧片完美融合,他真的开始成为成龙。

“成龙”爆红,由此家喻户晓。

我是作者拾光君,感谢关注。

点击阅读往期精选文章:

16岁出道42岁逝世!成龙都感慨配不上的女神,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陈佩斯离开春晚21年的日子:65岁了,你还不怂吗?

成龙唯一一部被禁播的电影:耗资1.5亿,最终票房却仅有1300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