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郜嫩平

       我去年参加了脉诊班后,在张芳芬老师处跟诊一年,经常看到老师主要以脉诊判别病机、治疗各种沉疴痼疾,只用寥寥几味药,每每效如桴鼓。我也试着学习老师的思路选方用药,提高了临床疗效。

       曾治一病人,刘某,女,65岁,主诉双手皲裂30余年,奇痒、化脓近1年于2019年9月17日初诊。

       诉手掌皮肤增厚、粗糙,间断有脓性渗出液,瘙痒无比。

       曾服用免疫抑制剂,激素药,外涂各种药膏,未能有效控制。

       现双手皮肤增厚,皲裂,双手奇痒难忍。右手掌皮肤皲裂增厚明显,饮食可,二便正常。

       舌淡苔薄白,左脉沉细涩,右脉沉滑。

       辨证:元气生发不足,瘀滞受阻。选用归一饮启动生长之机,加用活血通络之品以减轻元气生发的阻力。

       处方:黑附片6g 干姜6g 炙甘草12g 当归10g 白芍10g 路路通10g 豨莶草10g 乌梢蛇10g 七剂

       复诊(2019年9月24日):药后手掌瘙痒明显好转,在耐受范围内。皮肤脓性渗出液未作,左手掌皮肤变软,皲裂面积明显减轻。原方继服七剂。

       三诊(2019年9月30日):药后手掌瘙痒未作,左手皲裂基本平复,右手皲裂面积减少,两手干硬厚明显减轻。继以上方以茯苓、白术、刘寄奴等加减调理共2月余,皮肤基本平复,皲裂、增厚等情况未作。

       以前我治疗皮肤病遇到皮肤皲裂干燥的情况,常辨证为血虚风燥,用凉血活血散风之品,基本不敢用热药。

       学习了元气神机法和先秦脉法之后,发现用温热药效果更好,疗效更彻底,治疗的周期也明显缩短。

医案分析:

       《灵枢·决气》:“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皮肤的濡养需要气机正常的宣发,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肺气宣发脾气之精,发挥“熏肤、充身、泽毛”的作用,皮肤的濡养才能得以正常。

       该患者数十年来一直双手皲裂,瘙痒剧烈,时有渗出液,元气升发不足,气机凝滞,天寒地冻,大地开裂,脾肺之气不能得以正常的宣发,脾主四末,远端皮肤失于气血濡养而皲裂。

       然痞坚之处,必有伏阳,营血瘀阻日久化热,所以瘙痒剧烈,伴有脓性渗出液。处方以归一饮启动升发之气,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加路路通、豨签草、乌梢蛇乃针对性用药,开其营血之瘀痹,酌加茯苓白术等健脾之品,气机得以宣发,局部瘀阻得以疏通,所以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

        (编者注:先秦脉法简单易学,脉诊班开班3年,受益者众。中医、西医、爱好者均可学习,学完即可见成效。本文提到的张芳芬老师是张东老师的学生,也是先秦脉法脉诊班授课团队的常驻讲师。

(作者:郜嫩平,北京朝阳区某医院执业中医师。先秦脉法-元气神机脉诊班学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