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苏金泉 文/图

金秋时节,剑阳大地一派繁忙的打谷收获景象。

△及时清理脱谷后的稻草

打谷,从儿时记忆中的牛粪地配“连枷”(白族话叫“接该”,俗称“双节棍”)到后来的脚踏打谷机、电动打谷机,再到现在的联合打谷机,时代在变化,农具在更新换代,不变的,是农民对土地的执着和眷念。

△喂入式脱谷提高了打谷效率

△不时检修打谷机关键部件,保证机器正常运转

△运用打谷机打稻子,完全改变 了田间收获景象

儿时每到打谷子的季节,村里的牛粪就特别珍贵,因为那时候大家的院子基本没有硬化,要利用牛粪的黏性硬化院子,牛粪和水按一定比例进行搅拌,再用竹子扫帚均匀地在院子里扫一层,等干了就变成暂时硬化地。稻子均匀铺上,等晒得差不多就可以用“连枷”把谷粒打下来。一家子总动员,经过打、扬、晒,一亩地的水稻估计要两天才能打完装袋。后来有了脚踏打谷机,两个人或者一个人一边踩踏板,一边手里拿一把稻子往打谷机里送。电动打谷机就更省力了,直接往里送就行了,算是进入了机械化时代,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少了,堂屋里就可以打,晚上白天也都能打。

△稻草绳仍然是简单、实用的收获工具

△劳作间隙喝水补充水分

△帮忙打谷的亲友在打谷时整理口罩,防止扬尘 吸入体内

10月20日,剑湖边甸南永和村沙尾登村公路边,王吉宝家正在用联合打谷机打着谷子。王吉宝说,现在用这种联合打谷机,又快又干净,稻子进去,那边稻粒直接装袋,稻秆也从后面出来,顺一下就可以了,既省时,又省工。今年王吉宝家的三亩水稻五六个人用两个小时左右就结束了,若用“连枷”,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完成,即使是用脚踏打谷机也要两三天才能完成。

来源:大理日报

编辑整理:赵艳芹

△广告

△广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