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突现暴增!迈瑞医疗成热门,机构“摸底”377家企业,多股涨幅超30%!)

刚过去的4月份,虽然是上市公司2019年报及2020年一季报披露的窗口期,但随着市场情绪逐步企稳,各方机构都加紧了对上市公司的调研力度。今年的疫情改变了工作方式,机构调研也由线下改为了线上。

对于投资而言,上市公司调研有助于强化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当前基本面的了解,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近一月的机构调研次数为13956次,较前期增加了1814次,其中在4月28日一天就有2150次,达到了近一年来的新高。

机构“摸底”377股,迈瑞医疗突破千次

通常来看,调研活动显示出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的关注,在调研之后相关上市公司也极有可能成为机构资金布局或增仓的目标。从上市公司接待机构调研的公司数量来看,4月份合计有377家公司接受了机构调研。其中,185家公司被10家以上机构调研,76家公司被50家以上机构组团调研。

从调研机构的类型来看,券商的调研最为广泛达到225家,即66.77%的上市公司调研活动有券商参与;基金公司以调研200家位列其后,参与了其中59.35%上市公司的调研;投资稳健见长的险资调研了162家公司,排名第三;私募和海外机构分别对158家和92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

当中,迈瑞医疗、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卫宁健康、洽洽食品、分众传媒、广联达、汇川技术、华测检测、歌尔股份、珀莱雅、贝达药业等36家公司更是接受超过100家机构联合调研。

其中,最受关注的迈瑞医疗合计接待超过800家机构的调研,根据数据显示,迈瑞医疗4月4批次接受了包括118家基金公司、53家券商、152家阳光私募、242家海外机构、40家险资等在内的816机构调研。在机构调研中,外资私募的身影格外引人关注,其中在4月份的机构调研中,出现了贝莱德投资、安本标准投资、施罗德投资、富敦投资等多家外资私募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迈瑞医疗已累计接待了超过1200家机构的调研,成为首只调研机构破千家的公司。在二级市场上其股价也颇受关注,春节后A股市场恢复交易以来,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营销及服务的迈瑞医疗,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近40%,市值突破3000亿元。

从调研效果来看,上市公司被机构调研后获得机构的认可,最直接的方式可能就是机构投资者直接买入,从而刺激股价的上涨。在4月份,被机构投资者调研家数排名前20名的上市公司中,公司股价在20日内涨幅最大的是贝达药业,被机构调研后股价在20日内涨幅超32.77%。其次是汇川技术,在4月份接待了229家机构投资者的调研,公司股价在被机构调研后的20日内股价上涨了25.6%。第三的是广联达,公司在4月份接待了232家机构的调研,股价在被机构调研后20日内涨幅超22%。

医药消费颇受欢迎,多股调研后大涨

行业分布上,获机构调研的337家公司中,前3个行业分别是医药生物、电子和计算机,整体来看,包括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在内的大消费,以及包括电子、计算机在内的泛科技股大受机构青睐。在4月份除了科技股之外,大消费成为了机构青睐的另一大行业,金字火腿、恰恰食品、珠江啤酒等受到多家机构的扎堆调研。

对此,中睿合银向私募排排网介绍,从中长期的角度来说,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都是高景气度的行业,整体公司质地也比较优秀,值得长期跟踪并投资。从短期的角度来说,疫情之下,医药生物行业受到的催化比较明显,属于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领域;而食品饮料中的大多数品类具有刚需属性,受到疫情的冲击相对较小,经营业绩方面具有较高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对于大众消费后市投资机会,中睿合银认为,有两类公司值得重点关注,一类是疫情退散后有较高恢复预期的行业,如餐饮、白酒等;另一类是符合健康需求的食品品类,渗透率可能在疫情之后加速提升,如乳制品、休闲食品等。

森瑞投资董事长林存表示,生物医药与食品等是刚需性行业,无论后续疫情的影响如何,医药和食品消费等受的影响最小,主要还是大部分投资者选择较为安全避险的方向进行投资。无论是医药生物的消费还是其它食品类的消费,从市场角度看是刚需性的,刚需性的市场相对来说是可持续的,这个之前相关的企业历史业绩及表现也一定程度上说明的问题,但投资者需要注意短期是否过热,长期来看依旧是比较好的赛道。

林存还指出,包括迈瑞在内的很多医疗医药标的今年因为受益于疫情,加上整个板块的效应,近期涨幅都还比较不错,后面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需要注意哪些标的的业绩增长是可持续性的,哪些是一次性的,受疫情影响,后续医药医疗相关的政策应该会比较多,例如医疗新基建下医疗设备、医疗信息化等因为疫情推动行业的发展存在持续受益效应,可以进行持续性关注。

对于后市,信普资产投资总监毛君岳认为,大盘的现在已经在上升趋势中,回过头去看,拐点是在欧美疫情高峰时刻,随着疫情对经济和心理的冲击减缓,股市将回归到原本的正常趋势中,当前是一个较好的配置阶段。后市看好大众消费行业,疫情对经济形成了一定的伤害,估计未来人们在花费方面趋于谨慎,但大众消费是必须的消费,相比较之下,大众消费应该会较快恢复。

目前医药已经斩获较大涨幅,对于是否应该落袋为安,华炎投资投资部副总裁李元凯则表示,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公司受到市场风险偏好降低,疫情影响相对较小,偏防御性的板块容易受到市场的青睐。后市结合今年的市场行情,仍然持续性看好后面消费类板块的机会。医药股在今年Q1很多都出现明显的涨幅,机构在4月份密集调研,当前的医药股可以选择继续持有,在全球疫情没有出现明显拐点前,医药股还是具有一定脉冲的机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