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事君说

  浅 显 有 趣 的 深 度 艺 术 美 学 干 货

  双十一买买买买爽了吗……货都收到了吧……是不是又要退货不少啊……

  这说明什么?不看实物,不做功课,买回来的东西,多半是不合适的。

  所以,值此艺术圈双十一即将来临之时,画事君与大家一起为即将到来的秋拍买买买做做功课。

  很多外行朋友曾经问,既然拍卖法规定拍卖行不保真,那不是随便卖什么都行?我说恰恰相反,尽可能地保真,才是一家拍卖行生存下去的核心技术。

  所以,半年一度的诚轩拍卖单品推荐又来啦!

  让我再说一次,诚轩拍卖,是一家最适合外行放心剁手的拍卖行。

  首先,东西真,把关非常严谨,保真度可以达到95%以上。

  其次,体量合适,四五百件,一个小时刚好看完,选出十来件喜欢的竞投,最终获得一两件,是一个很舒服的拍卖过程。

  最后,价格便宜,当然,这里是估价,估价不等于落槌价,但是没有低估价,就没有低价买到的可能性啊……

  当然,还有,在他家你能找到很多新奇特单品,让人购物欲大增,比如我,就忍不住圈出了五十多个号,最后硬是删啊删,删到了38件。

  今天我们来看看这选来选去选出来的38件。明天你就可以去昆仑饭店看到它们。

  艺术史精品

  好东西当然要放在前面说,这个段落里你看到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估价7位数起,总结三个字“高、大、上”:

  是指这些作品大都创作于画家巅峰时期;

  是指有些作品尺幅巨大,或者意义重大;

  嘛,当然是质量绝对上乘,而且出版展览的经历都比较丰富,可以说件件都是可以写进艺术史的精品。

  

  Lot 058 傅抱石(1904-1965) 巴山烟雨

  镜心 设色纸本

  甲申(1944年)作

  题识:甲申三月十九日重庆西郊,新喻傅抱石。

  钤印:抱石、抱石得心之作、代山川而言也

  出版:《海上名画·续集·下卷》第132页,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5月

  《诚轩拍卖十周年精品图录》第126页,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2015年11月

  著录:《傅抱石信息资料·4》第140页,南京博物院,2011年1月

  《傅抱石年谱(增订本)》第117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12月

  纪录:北京诚轩,2008年11月11日,编号251

  108×30 cm. 约2.9平尺

  RMB: 6,000,000-7,000,000

  

  作为抗战时期的避难所,巴山蜀水为中国近代山水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成就了傅抱石的“金刚坡时期”,以及前无古人的“抱石皴”。

  1943年傅抱石创作的《巴山夜雨》被认为是傅抱石的巅峰之作,2011年嘉德秋拍以3220万元的价格成交。

  这幅《巴山夜雨》创作于1944年,相比之下不仅画风更加成熟,画面更加完整,题款“甲申三月十九日”,更是多了一层耐人寻味的玄机。

  三百年前的这天,崇祯皇帝自挂煤山歪脖子树,明朝灭亡。三百年后国破山河失,郭沫若发表了著名的《甲申三百年祭》,甲申年,是一个让人关心国家命运的年份。

  傅抱石在甲申年,以艺术家的婉转情思,创作了这幅画作。散锋乱笔,山势重重叠叠又层层深邃,画面前蒙着一层氤氲的水汽,就好似愁绪纷飞。钤印“抱石得心之作”,可见傅自己也很珍视这幅作品。

  

  Lot081 黄宾虹(1865-1955) 林峦幽邃

  立轴 设色纸本

  题识:木籀石飞白,大道法自然。人为即是伪,真美近于天。《论画一首》。黄宾虹。

  钤印:黄宾虹、兴到笔随

  收藏印:皖婺金氏家藏

  出版:《纪念黄宾虹诞辰一百五十周年·虹叟书画集》第260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4月

  《嘉德二十年精品录·近现代书画卷·一》第539页,故宫出版社,2014年5月

  152×49 cm. 约6.7平尺

  RMB: 3,800,000-4,800,000

  

  黄宾虹在晚年追求天人合一、大道自然,这幅画虽然没有年款,但是根据题识和画面风格可以推断是四十年代后至五十年代初的作品。

  这时候的黄宾虹已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年纪,他谢绝别人的邀画,专心创作,想为后世留些精作,不深思熟虑不落笔,不经数十遍点染不停笔。《林峦幽邃》即为此期间“精作”。

  这幅画的构图很独特,山势上下贯成一体,点、线和墨法的运用,以及笔墨的韵律都纷飞自如,没有近、中、远景的透视,也没有传统的皴法,但是你却能感觉到山势的盘旋向上。

  画到这个境界,画的已经不是实景真山了,也不需要什么俗套的技法了。“人为即是伪,真美近于天”,这山,是要上天啊。

  

  Lot086吴湖帆(1894-1968) 秋山萧寺

  立轴 设色纸本

  甲戌(1934年)作

  题识:范华原《秋山萧寺图》。甲戌三月,吴湖帆仿古。

  钤印:吴湖帆、丑簃书画、待五百年后人论定

  151.3×83.5 cm. 约11.4平尺

  RMB: 1,800,000-2,500,000

  

  吴湖帆很少创作这样的大幅巨制,11.4平尺。

  这幅是仿范宽《秋山萧寺图》,但原作早已不知所踪了。吴湖帆曾被教育部聘为全国美展常委,两度北上饱览故宫所藏珍品,今日从这幅作品或许可以窥得范宽原作一二。

  这幅画给人整体的感觉就是刚硬,轮廓线很明确,山体巨立如碑,“雨点皴”表现岩石的体积,山顶密林丛生,确实有范宽的典型面貌。但是吴湖帆也加入了自己的一些个性的元素,比如用山间的白云作为过渡缓冲,用淡花青、淡赭石,又体现出南宗的俊秀。

  这幅画创作于吴湖帆的巅峰时期,“待五百年后人论定”,是画家的得意之作。

  

  Lot 095 张大千 (1899-1983) 风动芰荷香

  镜心 设色纸本

  戊申(1968年)作

  题识:爰翁,戊申八月制。

  钤印:大千唯印大年

  30.9×80 cm. 约2.2平尺

  RMB: 500,000-600,000

  

  这件墨荷,是张大千旅居巴西八德园时期的作品。他的泼墨泼彩技法在这个时候已经很纯熟了,不仅用来泼山水,还用来泼荷花,而且泼得铺天盖地,观众仿佛掉到了荷塘里,只能从叶子缝里窥见几朵白荷。

  这幅画实际尺幅只有两尺,但是看图片却有巨幅的观感,就像拿着长焦镜头,明明隔了老远,镜头里看着却像怼到了荷花池里面。

  

  Lot 103 谢稚柳 (1910-1997) 仰高图

  立轴 设色纸本 乙酉(1945年)作

  诗塘:(陈佩秋题)高山仰止。谢稚柳《仰高图》气势磅礴,结体严谨,用笔已臻上乘,是其四十年代最精之作。丙戌(2006年)岁大暑,健碧识于春城。钤印:健碧私印、南阳陈氏、长年

  本幅:仰高图。文谟吾兄教之。乙酉初夏,弟谢稚柳。

  钤印:燕白衣、小谢、稚柳

  出版:《画海藏珍》第70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5月21×123 cm. 约2.3平尺(诗塘)

  232×105 cm. 约22平尺(本幅)

  RMB: 12,000,000-15,000,000

  

  这件谢稚柳1945年为好友罗文谟所作的巨嶂山水,用的纸是乾隆九裕斋名纸,很大,很震撼,也很贵。

  当然,好东西贵但贵的有道理。这幅画,夫人陈佩秋题“是其四十年代最精之作”,四十年代正是谢稚柳的创作胜期,这幅尺幅巨大、笔墨精湛,格调高古,因此绝不是自卖自夸。

  画中山体的层次肌理非常突出,陡峭的山势中挂着的瀑布,仿佛都有重量,笔直坠下。用长线披麻皴加焦墨点苔,让人联想起巨然《秋山问道图》,但是又有北方画派的雄健与深邃。

  诚轩曾经拍过一件谢稚柳送给潘伯鹰的作品,也是早期仿古的,名字叫《秋浦雁影》,1127万成交,但那幅作品只有三尺多一点。这件22平尺巨幅谢稚柳仿古山水,虽然估价1200万,但相比之下真是划算很多啊。

  

  Lot 161 齐白石 (1864-1957) 刘海戏蟾

  立轴 设色纸本

  壬辰(1952年)作

  题识:壬辰九十二岁,用自家本应门客之求,时在京华,白石。

  钤印:齐白石、甑屋

  展览: “中国名家书画展览”,(新加坡)中华画廊,(香港)集古斋、(香港)博雅艺术公司主办,北京荣宝斋协办,1982年2月

  “自得园珍藏书画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11月18日至24日,并出版于展览画册第34页

  出版:《中国名家书画展览特辑》封面、扉页,(香港)集古斋、博雅艺术公司出版,1982年2月

  《荣宝斋画谱·齐白石绘人物部分》第15页,荣宝斋出版社,1993年4月

  著录:《齐白石画论》第56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

  《齐白石双谱》第158页,(香港)集古斋有限公司,1999年8月

  纪录:(香港)荣宝斋、协联古玩拍卖会,1989年11月21日,编号172

  北京拍卖会,2010年12月2日,编号2014

  122×42.5 cm. 约4.7平尺

  

  齐白石画人物最少,以刘海戏蟾为题材的更少,画此轴时已经九十二岁,此后就极少画人物了,眼前这幅,应该是他人生最后一幅《刘海戏蟾》。

  画中刘海的表情喜庆,一排牙齿很是显眼。刘海是戏剧中的造型,但是也是典型齐白石笔下的人物,怀中灵蟾体型硕大,作为招财的宝物,自然也更好使一些。有人问老人为什么不画金蟾,而要画蓝色的蟾?我查了一圈资料,估计是因为,灵蟾相传住在月宫,古代有“蟾宫折桂”这个典故,而月光是冷光,灵蟾自然是泛着蓝色的。而我们想象一下如果用泥金来画灵蟾,那画面就会感觉靠色,单调不少。

  胡佩衡评价齐白石的人物画:“白石老人的人物画看着简单,意味深长,都完全是突出心意的大胆创造,对人物的神情动态、内心活动的刻画都十分深刻。”我们看这个刘海的表情非常魔性,而灵蟾也非常呆萌。

  

  Lot 175 于非闇 (1889-1959) 锦上添花

  立轴 设色纸本

  戊寅(1938年)作

  题识:两宋花鸟画喜作吉语,不仅应制之作为然,治乱不常,亦先民祈祷福祥之意也。此锦上添花一格用乾隆库纸,试詹达三乾隆六年所制墨。非闇。

  钤印:于照之印、一字非厂、戊寅、非闇五十岁作

  出版:《近百年中国名家画选集·甲编》第11页,(台北)中国书画社,1973年5月

  《艺术巨匠·于非闇》第154页,河北出版传媒集团,2012年8月

  150.5×65.5 cm. 约8.9平尺

  

  这幅《锦上添花》,从物质层面,确实是锦上添花。

  这“锦”,是画作的材料——墨是婺源派名家詹达三乾隆六年所造“龙翔凤舞”墨,纸是乾隆内库纸。

  而于非闇添了什么花呢?

  画面中一对锦鸡正在觅食,后有水仙、山茶、白梅、修竹,色彩冷暖搭配,富丽不俗,生机盎然。画法袭的是宋徽宗赵佶,寓意是吉祥富贵。字体也是仿宋徽宗瘦金体书,直追宋代院体之正统。

  宋徽宗画鸟用生漆点眼珠,使眼珠突出直面,更加立体生动,于非闇此画则以浓墨点睛,用沥粉技法画花蕊,使其凸出纸面。

  于非闇是个极其讲究的人,不光古纸古墨,对颜料、胶矾都要求苛刻,也是这样的“工匠精神”,让这幅画至今仍然色彩如新。

  

  Lot187 徐悲鸿(1895-1953) 万里灵驹

  立轴 设色纸本

  卅五年(1946)作

  题识:秋风万里频回顾,认识当年旧战场。卅五年秋,悲鸿。

  钤印:悲鸿之画

  111×52 cm. 约5.2平尺

  RMB: 2,500,000-3,500,000

  

  徐悲鸿的马,自带品牌效应。

  这幅作于抗战胜利的第二年秋,一匹骏马缓缓步于荒原之上,回望旧时战场,今已归于平静。而马的神情也是久经沙场后的从容淡定。

  “秋风万里频回顾,认识当年旧战场”是其战争年代作品中题写的诗句,抗战胜利一周年之际再题此诗,比当时当日更加应景了。

  

  Lot408 李可染(1907-1989) 乱山丛中百丈泉

  镜心 设色纸本

  1989年作

  题识: 乱山丛中百丈泉。纸质未佳,以重墨信手涂抹,竟别有意趣。一九八九年岁次己巳,可染。

  钤印:李、可染、白发学童、陈言务去 收藏印:虚空草堂

  展览: “庆祝祖国六十周年华诞—红色经典艺术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09年10月

  出版:《可染墨韵之“千岩竞秀”精品》图版16,保利艺术博物馆,2009年

  《嘉德二十年精品录·近现代书画卷·四》第1593页,故宫出版社,2014年5月

  《诚轩拍卖十周年精品图录》第145页,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2015年11月

  纪录:北京拍卖会,2008年11月10日,编号799

  北京诚轩,2013年11月15日,编号424

  68.5×45.5 cm. 约2.8平尺

  RMB: 5,800,000-6,800,000

  

  1954年李可染与张仃等人到黄山写生,这次写生经历成为了他很多年的创作源泉。

  这幅画成就于信手涂抹。生活中经常是这样,越是随机、随意创作的东西,反而越能妙意横生。

  此作是用积墨法画成的,就是将纸多次打湿,然后层层加墨,反复皴擦。沧浑之间又有光影变化,似乎还有伦勃朗的感觉。山势重叠有压迫之感,但远处云海却缥缈无垠,观众看画时,从画面下方的人物开始,然后视线顺着山势而上,到达山顶然后推向远方,有如梦幻之境。

  这幅画创作于李可染逝世之年,是他人生中最后的佳作之一。

  

  Lot420 潘天寿(1897-1971) 烟岚浮翠

  立轴 设色纸本

  廿三年(1934)作

  题识: 皴勾谁有刀金错,泼墨诗浓云水间。点抹原非徒草草,漫言易学米家山。干民先生正之,廿三年,懒道人寿。

  钤印:阿寿、潘天授印

  展览: “南洋华园藏画—亚洲重要私人收藏近现代书画”,(香港)保利艺术空间,2013年4月,并出版于展览画册第15页

  出版:《近代百家书画名迹集粹》第145页,长流画廊,1990年12月

  著录:《名家翰墨·第26期·潘天寿·册页》第120、E8页,(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10月

  纪录:苏富比香港,1995年5月4日,编号1113

  136.4×51.5 cm. 约6.4平尺

  RMB: 4,000,000-5,000,000

  

  这是1934年潘天寿送给老同事方干民的作品。

  方干民是首批留法的中国画家之一,回国后受聘于杭州国立艺专,与林风眠、吴大羽并称“西画三教授”,学生包括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文革中还曾与潘天寿同关一室。

  所以潘天寿送给这幅难友的作品,也自然是精心且罕见——临仿米家山水,在他的作品中实属少见。

  画的中间位置是一块向左歪的巨石,将高士读书的草庐挤到画面的边缘,又与后面的偏右方的远山形成平衡之感,构图巧妙,逸趣横生。画家特意用了老纸,纸纹突出,产生斑驳的效果,更显米氏山水之迷蒙,但又有潘氏特有的雄强。现场看肯定很有力量。

  

  Lot424 陆俨少(1909-1993) 深山采药

  立轴 设色纸本

  丁巳(1977年)作

  题签:(杨延文题)陆俨少精品《深山采药》。杨延文题。

  钤印:杨延文印

  本幅: 1.深山采药。(文略)亚蒙先生正。丁巳二月,陆俨少并记。2.(文略)辛酉(1981年)夏,俨少于香岛。

  钤印:陆俨少、宛若、嘉定、俨少、宛若、穆如馆

  收藏印:虚怀斋珍藏印

  展览: “狮城珍藏·二十世纪中国绘画展”,新加坡美术馆,2003年2月13日至4月27日,并出版于展览画册第198至199页

  “虚怀斋藏陆俨少书画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4月9日至16日,并出版于展览画册第68至69页

  出版:《陆俨少书画藏品集·第一卷》第34页,香港朵云轩有限公司,1991年10月

  《鉴识陆俨少》第6页,福建美术出版社,2002年1月

  《风采·现代书画家肖像摄影》第64页,中国艺术出版社,2005年3月

  《陆俨少全集·第三卷》第306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10月

  纪录:苏富比香港,2000年5月1日,编号313

  125×58.5 cm. 约6.6平尺

  RMB: 3,500,000-4,500,000

  

  《深山采药》画题是陆俨少1963、1964年赴雁荡山、黄山游览后所创的题材,这件拍品是这一题材中难得的大幅。

  画面背景是陆氏擅长的传统山水,但题材表现的却是新时代的劳动人民,高山飞瀑,采药人从山下攀援而上,既有劳作的艰辛,又有收获的欣喜。

  此幅原来的上款是“坡伧”,后易手香港收藏家黄亚蒙,原藏家挖去上款,1981年5月陆俨少赴港举办画展,其间为黄亚蒙重新题写上款,并另书跋语。

  有趣的溥二爷

  溥二爷是诚轩的强项,每次都有很多精彩的溥儒作品。

  溥儒给自己定的人生大业其实是治经理学,其次兼做诗人,再次兼做书家,最次才是画家,顺便兼职一下皇室后裔。

  作为一个见多识广的贵族天才,他不仅学养深厚,而且还童心未泯,审美也很高超,出自他手的拍品也是花样颇多,挑出几件摆在一起,便组合起一个立体的溥二爷。

  

  Lot026 溥心畬(1896-1963) 柳岸东风碧几重卷

  手卷 设色纸本

  题识:柳岸东风野色春,行人驻马濯缨尘。白云山下清溪水,解赋沧浪无一人。连林寒雨落千峰,流水高山碧几重。一自采薇人去后,片云终日挂长松。为文琭作。心畬。

  钤印:溥儒之印

  10.6×94.5 cm. 约0.9平尺(画心)

  

  首先,作为一个出身高贵的文人,玩要玩出文人的高级感,比如画个袖珍版的手卷。卷起来只有巴掌大,打开却是气象万千,柳岸东风,尽在掌中,但细节毫不含糊:桥上行人,船上渔夫、林间的飞鸟,尺寸都以毫米计,但不妨碍栩栩如生。题识字如蚁大,却精神抖擞,可谓诗书画三绝,须弥纳于芥子。

  溥心畬移居台湾后经常去香港,期间为弟子沈文琭画了这幅小手卷,溥氏山水这时已甄于成熟,再加上日子过得惬意,画出来的东西当然也是绝佳。

  

  Lot028 溥心畬(1896-1963) 春兰野竹卷

  手卷 水墨纸本

  题识:孤兰生渚滨,旖旎春风早。不逢素心人,何异闲庭草。春晖被青畹,不染芳华尘。如何比蘅杜,流怨楚江滨。野竹生寒籁,清声破寂寥。一枝低向水,常挂许由瓢。心畬。

  钤印:溥儒

  6.3×67.5 cm. 约0.38平尺(画心)

  RMB: 300,000-400,000

  

  超级迷你小手卷

  其次,作为一个亡国的皇族后裔,时不时要流露一些家国情怀,比如这件迷你小手卷2号,只有6.3cm高,也很值得玩味,右侧兰花造型可溯源自宋赵孟坚《墨兰图卷》,同样是旧王孙,自然有境遇相投之处。启功先生曾赞“高皇子孙的笔墨没有不空灵的”,此卷不仅笔墨空灵,意味更是深长。

  

  Lot027 溥心畬(1896-1963) 题沈文琭摄李墨云相册

  册页(二十页) 水墨纸本

  壬寅(1962年)作

  (二十) 几许花枝艳似莲,风飘香袖降真仙。盆花付与轻鸾去,持献瑶台阿母前。壬寅十二月香岛客馆将归,倚装题李墨云夫人照,门下女士沈文琭所摄。西山逸士溥儒并记。

  钤印:心畬

  其余各页释文皆略。

  24.5×29.5 cm.(20) 约0.65平尺(每页)

  RMB: 40,000-50,000

  

  当然,在生活中,他还是一位贴心的老公。这本相册是1962年秋溥心畬携夫人李墨云赴香港举办展览时拍摄的,沈文琭陪师傅师娘吃遍香港,顺便充当摄影师。每帧照片旁边都有溥心畬亲题自作诗一首,而且是出口成章不打草稿的那种,这样深情又用心的拍品,对于在座的各位男士是不是颇有启发?

  当然溥二爷的才华不是谁都能比的,但这样一件集沈文琭摄影、李墨云照片、溥心畬题诗的拍品,实在是不可多得啊。

  

  Lot030 溥心畬(1896-1963) 五言诗题葫芦

  释文:九转初成日,金丹此处逢。胡卢如芥子,宇宙尽包容。胡卢道人心畬题。

  尺寸:42cm. High

  

  作为老师,他平时也是与学生打成一片。这只将近半米高的葫芦是沈文琭去日本淘回来的纪念品,上课时带给溥老师看,没想到溥老师特别喜欢,抱着它跟学生做游戏,玩得很嗨,玩完了还给题字,将其拟作炼丹宝器,落款自号“胡卢道人”,“胡卢”。

  

  Lot068 溥心畬(1896-1963) 纨扇仕女

  镜心 设色绢本

  己亥(1959年)作

  题识:碧天时见片雪行,梧叶风来露气清。坐久空庭凉似水,月华团扇不分明。己亥春二月,心畬画并题。

  钤印:旧王孙、溥儒

  58×32.2 cm. 约1.7平尺

  

  今天我们看到一些清末后宫女子的照片,总会得出清代贵族们审美太差的结论,其实不然,至少溥二爷审美就很高超。清人画仕女流行眯眯眼,现代人欣赏不来,溥画很贴心地给仕女加了眼线,人物顿时精神了许多,更显眼波流转,妩媚动人,溥心畬自己也很是得意。

  前人论及绘仕女“画家人物最难,而美人为尤难……故鲜有此技名其家者。吴中惟仇实父、唐子畏擅长。”溥心畬的仕女画正是取法唐寅和仇英。这幅画画的很精细,线条柔中带刚,湖绿色正是当下流行的“莫兰迪色”,用作衣饰好看不俗。

  

  Lot071 溥心畬画,寿石工题 《西游记》大圣收八戒

  立轴 设色绢本

  题识:1.行者心猿,逐物而胜,盖能伏魔,物自不为害矣。心畬。2.(寿石工题)怪话《西游记》,禅机尔许多。底事伏天魔。心猿还意马、更如何。《南柯子》。庚辰(1940年),寿鑈。

  钤印:溥儒之印、心畬、垂虹、旧王孙、寿氏

  37.5×15.5 cm. 约0.52平尺

  RMB: 250,000-350,000

  

  二爷还是个很有童心的人,爱看鬼怪故事。此画取材于西游记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描绘了孙悟空在高老庄捉拿猪八戒的情景。悟空用的是戏曲里的形象,八戒“抱头猪窜”的样子更是是滑稽可爱,想象力很丰富。这幅画也很小,只有0.52平尺。

  

  Lot073 溥心畬(1896-1963) 篆书七言联

  镜心 水墨蓝底洒金笺

  丁酉(1957年)作

  释文:屋旁雨折游云粟,渊外风扬照树烟。丁酉九月,溥儒。 钤印:旧王孙、溥儒

  47×10 cm.(2) 约0.42平尺(每幅)

  RMB: 60,000-80,000

  

  玩归玩,不妨碍溥二爷深厚的学养。此联篆法出自《说文解字》中所录古文字形,强调笔画尖起尖收,与商周文字真貌有一定差异。溥心畬很少写篆书,但他推崇篆书的笔法高古,而以《说文》古文字书,更是十分罕见。

  少见多贵

  少见不怪,但多贵,下面这些作品是一支风格不那么统一的队伍,有些的作者或许没有上面的那些名头大,但是,八成都有你没见过的新奇之处。

  

  Lot018 唐云、孔小瑜合作 冒广生像

  镜心 设色纸本

  壬辰(1952年)作

  题识:鹤亭词丈八十岁玉照。壬辰三月,孔小瑜、唐云合写。

  钤印:唐云

  33×33.5 cm. 约1平尺

  

  冒广生祖上,是与董小宛谈恋爱的冒辟疆,他本人也是一位活跃于文坛、艺坛和政坛的社交达人,曾参与“公车上书”,周恩来、陈毅皆为其故交。

  这幅画像作于冒广生八十寿辰,由孔小瑜写像,唐云补景,作为祝寿的贺礼。孔小瑜擅画清供,唐云多画花鸟,二人合作人物本就很少见,而这幅画像更难得的是,脸画地跟真人几乎一模一样,估计是孔小瑜用画青铜器的方法来画了脸,真像!

  

  Lot144 于右任(1879-1964) 节录泰戈尔《园丁集》

  镜心 水墨纸本

  1951年作

  释文:我是和每个人同年的,我的头发变白有什么要紧呢?锦章先生,于右任,四十年五月。泰戈尔《园丁集》。

  钤印:右任

  91.6×55.6 cm. 约4.6平尺

  RMB: 30,000-40,000

  

  这件于右任,上款“锦章先生”是原国民政府兵工厂军需处处长、台湾书法学会会员李锦章,草书易得,但是内容写的是泰戈尔的诗,你见过么。

  

  Lot193 王震画,吴昌硕题 急智靖变

  立轴 设色纸本

  1921年作

  题识:

  1.一亭绘图。

  2.(吴昌硕题)急智靖变。郁攸之灾东西邻,水以治火徒云云。火恐燎原先及己,苍皇无策思度门。忽来戎装类魑魅,破门而入声龂龂。家人失色但张口,似彼救火犹束薪。堂上指画禁勿闻,此时玉石诚难分。锱重勿顾何金银,视锦绣段如飞尘。自楼而颠若舍身,佛曰尔寿心尔仁。从而颠者依老亲,孝思不匮寿维均。返风灭火天向晨,一家细弱黏慈恩。巾帼智慧犹经纶,丈夫媿煞无忠臣。辛酉(1921年)首夏,吴昌硕年七十八。

  钤印:王震大利、吴俊之印、吴昌石、仁者寿

  出版:《朵云轩首届书画拍卖会作品集》图版90,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6月

  《国画门诊室·二》第2页,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年8月

  《中国书画市场》图版43,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11月

  《朵云集珍》第211至212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12月

  《中国画题款答问》第107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8月

  著录:《名家书画市场行情》第179页,红旗出版社,1996年6月

  《中国书画拍卖情报·七》第104页,鹭江出版社,2006年4月

  《四任传人》第180页,东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

  纪录:上海拍卖会,1993年6月20日,编号90

  131.5×49.5 cm. 约5.9平尺

  RMB: 100,000-120,000

  

  《急智靖变》是王震应沪上巨富李云书之请,绘李母张太夫人一生事略的“八徽组图”之一,描绘的是张氏智退强盗的故事。一日夜间邻居房屋着火,有醉汉趁乱闯入张氏住宅,张氏关门不及,急中生智吹灭蜡烛,翻窗而出,醉汉错愕而走。画中左侧屋舍中翻越而出的女子,正是李云书之母张氏。

  目前市面上见到王震的画,大多是用大而粗犷的笔墨,画单个或两三个人物,山水和画鸟也很豪放粗野。

  但是这幅画却是一个故事题材,用相对细致的笔画勾画了一个院落及周围的场景,无论是题材还是风格都非常少见。当然,还有吴昌硕题的那么老长一段字呢。

  

  Lot195 王震(1867-1938) 瓶菊图

  立轴 设色纸本

  己巳(1929年)作

  题识:秋气萧森菊吐英,插花饮酒足怡情。一丛染就珊瑚色,衬得余霞分外明。武庠先生雅赏,己巳九秋,白龙山人写。

  钤印:王震大利、一亭、鲜鲜霜中菊

  106×51 cm. 约4.9平尺

  

  这幅瓶菊图,其实在整个海派花鸟画中就属于少见的构图,对于白龙山人常见的作品来说,就更罕见了,很有现代感。硕高的花瓶,很有气势,菊枝斜插的构图,颇具巧思。

  王震是个很传奇的人物,演绎了一段从裱画店学徒奋斗到商界大亨然后资助吴昌硕并拜其为师最后终成海派名家的励志人生故事。早先学任伯年,后学吴昌硕,到晚年形成自己独特的粗野风格,但在这幅作品里,还是相对细腻的风格。

  

  Lot404 石鲁(1919-1982) 采槐图

  镜心 水墨纸本

  壬寅(1962年)作

  题识:有作《采桑图》者,未见作《采槐图》者。人皆以蚕吐丝为益,何不见羊挤奶亦有功耶?大约羊贱馋也,彼采之不足,则立地而啃之,其不为美者,盖如是乎。壬寅之秋,于常宁宫戏笔耳。

  钤印:石鲁、丙子

  出版:《石鲁作品集·人物卷》第71页,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5月

  《名家翰墨·第47期·石鲁特集》第77页,(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12月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石鲁》图版99,(台北)锦绣文化企业,1994年3月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石鲁》第107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6月

  《中国名画欣赏·石鲁》图版17,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中国名画家全集·石鲁》第133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石鲁画集·上》第202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2月

  纪录:苏富比香港,2004年11月1日,编号548

  69×48 cm. 约3平尺

  

  石鲁不光有《转战陕北》那样红光亮高大全的作品,还有一些“记载下我们伟大时代的一切珍贵的生活素材”的作品。1960年至1963年间,石鲁创作了不少接地气的作品:《种瓜得瓜》、《逢场作戏》、《地头小趣》等等等。

  这幅《采槐图》,感叹山羊立地啃槐不雅,因此即使挤奶有功也不登大雅,还被人嫌弃“馋贱”。这幅画有趣之余,石鲁还给自己的画作了一番解释,这个很难得。槐花在陕西很常见,画事君小时候也采槐花,但不是为了喂羊,而是为了回去做槐花饭,真的超好吃啊。

  

  Lot432 丁衍庸(1902-1978) 刘海戏金蟾

  镜心 设色纸本

  乙卯(1975年)作

  题识:刘海常携三足蟾,又恐蟾蜍海底潜。今夕瑶池仙宴罢,又返人间作钓翁。蜍。乙卯长夏,为刘铭道兄笑笑,丁衍庸。

  钤印:鸿

  出版:DING YAN YONG , pl.19, Printing ExcellenceCompany, California, USA, 1995(《丁衍庸》图版19,(美国)加利福尼亚,1995年)

  69×46.5 cm. 约2.9平尺

  RMB: 5,000-7,000

  

  丁衍庸被称为洋八大,画花鸟比较多,人物相对较少,这幅刘海戏金蟾画出了马蒂斯的味道,但是线条又是八大山人的线条,表情和发型都很独特,跟前面齐爷爷那幅差别甚大,在整个刘海形象史上恐怕也是一枝独秀。

  这幅画是刘铭、白雅梅夫妇藏品。丁衍庸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教授国画,此间与这对夫妇来往密切,白雅梅又从丁氏习画,得其赠画不少。因此来源靠谱,可堪下手。

  剁手忍不住

  每次我给诚轩写推荐都是赔钱的,因为他们付给我的稿费还不够我买东西的手续费。实在是因为他们征稿时的苛刻,加上又便宜,看看自己还买得起,所以造成了剁手忍不住,这可比双十一淘宝买东西出血量大多了。

  那么什么东西能让人忍不住剁手呢?我认为,拍卖场上若要成为黑马,要么得有好看的外表,要么得有有趣的灵魂。

  

  好看的外表

  

  

  下面这些拍品,上榜的理由简单粗暴,那就是漂亮。好看。高级。

  

  Lot048 赵叔孺(1874-1945) 乔柯急涧

  立轴 设色纸本

  乙丑(1925年)作

  题识:1.乔柯急涧。唐解元有此景,因仿其意。京口山楼待风观六如卷,笔墨灵逸,李唐刻画之迹为之一变,洗其勾砍,焕然神明,当使南宋诸公皆拜床下。恽寿平。2.南田真迹册亦虚斋藏,今拓为直屏,并摹其原题于左。乙丑仲秋,叔孺。

  钤印:赵时棡印、大雅

  展览: “民初十二家—上海画坛”,(台北)历史博物馆,1998年6月27日至8月30日

  出版:《民初十二家·上海画坛》第78至79页,(台北)历史博物馆,1998年6月

  《中国近代绘画丛刊·赵叔孺》第20至21页,(台北)雅墨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0年12月

  《大观·第28期》第30页,(台北)雅墨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2年1月

  105.5×24.5 cm. 约2.3平尺

  

  这是民国印坛大师赵叔孺临摹恽寿平《山水花卉册》中的一开,描绘寒林湍流。恽寿平的原作是清宫旧藏,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辛亥革命后曾流出宫,现复归故宫博物院。

  民国人都是全才,赵叔孺是陈巨来的老师,都是刻印的,但是画画也不差,虽是临摹,但是赵还加了一点小创新,就是把横幅变成竖幅,矮树变成瘦高树,山石布局更显深远,既有高古气息,又清秀俊逸。值得现在那些只会画画不会写字,只会刻印不看书画的艺术家学习。

  

  Lot083 朱梅邨(1911-1993) 金屋春色

  镜心 设色纸本

  题识:几双海燕来金屋,春满离宫三十六。春风翦草碧纤纤,春雨浥花红扑扑。花渔樵子朱梅邨。

  钤印:梅邨

  75.6×29.2 cm. 约2平尺

  

  朱梅邨是吴湖帆当学生兼外甥,他名气比吴湖帆稍逊,但在海派也算厉害人物,他功力深厚,又刻苦努力,画的非常精细,2016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朱梅邨的《倦绣百蜨图》备受追捧,最终以350万港元成交。连画事君这样基本没有买过海派作品的人,第一件海派就是朱梅邨。所以,逢朱梅邨精品,拿下,既可装饰,又可期待未来。

  

  Lot132 夏敬观(1874-1953) 秋江舟泛

  扇面镜心 设色纸本

  甲戌(1934年)作

  题识:甲戌五月,写似孟节世兄雅正,夏敬观。

  钤印:夏、敬观

  18×50.6 cm. 约0.82平尺

  

  有个dealer讲过自己一个笑话,说他有一次拍卖,发现一把夏敬观的扇子,画得很好,应该有识货者,于是买下来,还是俩人合买,后来卖出,里外里一算,赚了30块钱。俩人一分,一人15。从此对夏敬观有了感情,“因为在他身上赚过钱”。

  我听完几乎要笑出腹肌,但同时也感觉很辛酸。艺术史虽然是公平的,但时间的长河也会让很多有才华的艺术家蒙尘。比如这位夏敬观先生,1907年就做复旦公学提督,后来又当了浙江省教育厅厅长,是一个能文能画能做官的牛人,这柄小小扇面,虽然估价只得五千,但是其中景象十分丰富,层次分明,用笔文雅,用色清秀,而夏敬观本人在词方面成就很高,写了好几本词集,《忍古楼诗集》、《吷庵词》以及论词专著《忍古楼词话》、《词调溯源》等。而且他本人还是一枚帅锅。不说了我要去下委托单了……

  

  Lot154 金城(1878-1926) 千红万紫秋山

  立轴 设色纸本

  甲子(1924年)作

  题识:南林黄赭北林殷,一日西风一改颜。忘却九秋霜气肃,千红万紫当春山。甲子深秋,拟杨昇法,吴兴金城。

  钤印:金城、北楼

  著录:《领略古法生新奇·金城绘画艺术研究》第208页,(台北)历史博物馆,2007年10月

  纪录:北京拍卖会,2005年11月5日,编号1817

  103×55.5 cm. 约5.2平尺

  RMB: 180,000-250,000

  

  诚轩每次的金城都质量不错,这件青绿山水很少见。这幅自题“拟杨昇法”,杨昇是唐玄宗时代画家,擅长写真,兼善没骨山水。近代人仿杨昇多以明代董其昌临本为底本,金城此作取法宋元但不拘一家之法,汲古而创新。

  金城在《画学讲义》讲到自己青绿设色的秘诀,归结为五个步骤:墨底、赭石底、草绿、青绿、苔点加皴,光第四部敷染青绿就要重复六七次,完成整幅青绿山水至少要山色十余次,自然是珍贵不可多得了。

  

  Lot357 于非闇(1889-1959) 含薰只自知

  邢 端(1883-1959) 苏轼赋二首

  成扇 水墨洒金笺、水墨纸本

  正面:光风浮碧涧,兰杜日猗猗。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赵子固《白描水仙兰蕙卷》向在寒斋,其所藏《落水兰亭》,壬子岁得见乾隆御题、翁覃谿跋尾本,庚辰岁又见梁茝林长跋本,二本真伪互见,不知何年遇识者还旧观耳。甲申(1944年)闰夏,济成仁兄雅令,非闇照并记。

  钤印:于照之印、非闇

  背面:(文略)书《后杞菊赋》。(文略)东坡先生《食胡麻赋》。济成仁兄雅属即正,蛰人邢端。

  钤印:蛰人邢端、甲辰翰林

  20.5×60 cm. 约1.1平尺

  RMB: 450,000-550,000

  

  这件拍品是一件“高定”。为民国著名收藏家杨济成定制的扇子。正面是于非闇绘双钩白描的墨笔兰花,临自赵孟坚,背面是邢端楷书苏轼《后杞菊赋》、《食胡麻赋》,扇骨则是竹刻名家范节厂浅刻朱邦伟双面书法,紫檀制,十三骨,包袱头配以双螭形垫片,大骨三面使用贴黄技艺、双侧贴湘妃,集书、画、工艺一体,非常非常精致,非常非常高级,非常非常漂亮。

  

  Lot361 王雪涛(1903-1982) 清蔬虫趣

  徐世章(1889-1954) 宋人诗二首

  成扇 设色纸本

  癸未(1943年)作

  正面:癸未伏日挥汗,为体仁大兄雅属即正。雪涛写于迟园,时客燕市。

  钤印:雪涛

  背面:(文略)体仁大兄雅属,癸未新秋,濠园徐世章。

  钤印:端父

  19.5×55.5 cm. 约0.98平尺

  

  打开这幅扇子,仿佛跟随画家从菜园到了厨房,上一秒是盎然生机,下一秒就是舌尖上的美食。妙趣横生却又不失雅致。红红绿绿,青翠可爱。

  背面是天津房地产开发的先驱徐世章所题宋诗二首。上款“体仁”即刘体仁,清末四川总督刘秉璋次子。

  

  Lot395 谢稚柳(1910-1997) 双面绘扇

  成扇 设色纸本

  甲辰(1964年)作

  正面:生来体弱不禁风,二月肝脾冰雪胸。别有香超桃李外,人间桃李若为容。巨来兄集杨诚斋诗句,属为图之。甲辰春初,鱼饮谿堂灯下,稚柳并记。

  钤印:谢稚之印、稚柳、鱼饮谿堂

  背面:一朵瑶台月下逢,晚来呼客醉花中。君知情快何所似,看取霜髯六十翁。巨来兄六十初度,自集曾茶山句属图。甲辰三月,谢稚柳。 钤印:谢稚印、稚柳

  展览:“虚怀斋藏中国书画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11月3日至8日

  出版:《虚怀斋藏中国书画精品集》第269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11月

  (正面)《海派百年代表画家系列作品集·谢稚柳》第107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年7月

  18.7×51 cm. 约0.86平尺

  RMB: 400,000-500,000

  

  这件扇子是谢稚柳贺陈巨来六十岁生日所绘。诗句由陈巨来提供,邀请谢稚柳绘制。此扇一面题杨万里诗,绘水仙,一面题曾几诗,作白芍药。陈巨来是个很挑剔的人,你看他写的《安持人物琐忆》就知道了,那么多人,除了张大千,每个人在他笔下都有毛病。

  所以谢稚柳这幅扇子就格外用心,一面水仙,一面芍药,水仙和芍药是两种风格截然不同的花,一个清冷,一个热烈,但谢稚柳把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花,都画成白色,于是统一于一种赏心悦目的风格之中,扇子两面视觉上浑然一体,细究内容又截然不同,非常的别出心裁。当然,颜值也很高。

  

  有趣的灵魂

  

  一件艺术品,就像一个人一样,除了高颜值,有趣也是很大的卖点,下面这些就是精挑细选出的“有趣的灵魂”,或者有特点、或者有笑点,或者意味深长,往往备受青睐。

  

  Lot105 谢稚柳画,沈尹默、汪东等题 丹实翠篁共相思

  镜心 设色纸本

  壬午(1942年)作

  题识:

  1.壬午秋夜戏写,奉敬斋先生、哲香夫人博笑,谢稚柳时有燉煌之役。

  2.(曾克耑题)圆实霞能拟,低枝翠可摩。平生双宿意,莫漫说频伽。克耑。

  3.(乔大壮题)风细翠篁乱,秋深丹实垂。锦城千万树,低首并禽枝。壬午中秋,曾劬题于渝州茝园。

  4.(沈尹默题)山鸟不知名,双飞复双止。何物记相思,枝头红豆子。尹默。

  5.(汪东题)岩树号相思,上有相思鸟。疑自缙云来,倩画相思稿。相思欲遗谁,兰佩同心草。为谢下帘人,未拟沈冥老。壬午七月,题《生查子》,寄庵汪东于枕上。

  钤印:谢、稚玺、颂橘庐、巨桥、尹默、秋心

  89.9×13 cm. 约1.1平尺

  RMB: 200,000-280,000

  

  这是一件很文人的东西,叫琴条,因为尺幅细长,挂在墙上很像古琴而得名,这种东西也是比较少见的。上面有数人轮流题诗,是一种典型的文人游戏。

  上款“敬斋”即时任监察院甘青宁区监察使的严庄,字敬斋,曾多次向张大千介绍莫高窟艺术,直接促成其敦煌之行。后张大千邀请谢稚柳一起去敦煌,这幅画就是作于出发前夕。

  

  Lot253 盛秉筠拓,吴湖帆、褚德彝题 虘司徒北征备拓片

  立轴 水墨纸本

  题识:

  1.(吴湖帆题)虘司徒北征备。子芬先生属盛君秉筠来拓之。丙子(1936年)春二月,吴湖帆题。

  2.(褚德彝题)古备惟见此一种,乃古军器之仅存者。子芬仁兄属,松窗题。

  钤印:湖帆私印、褚德彝印

  63.2×30.6 cm. 约1.7平尺

  

  这件是盛秉筠拓吴湖帆家藏“虘司徒北征备”。拓片在文人来看,是很有趣的一个东西,尤其是名家所题旧藏拓片,

  吴大澂《愙斋诗存·卷一·鉴古集》中《虘司徒犕歌》:“我得一器铜至精,上宽下杀底不平。旁有两耳中空半,司徒其官虘其名。古文犕服本一字,我今释字知其器。”这里所描述的器型跟本拓片中吻和。说不定此拓片是吴大徵或者吴湖帆自己拓的。

  

  Lot358 姚华(1876-1930) 书画合璧扇

  成扇 设色纸本

  戊午(1918年)作

  正面:开母石阙。黄小松《访碑图册》,为访苏临,华记。戊午六月。 钤印:姚华

  背面:(文略)张孝达《题朱縻君焦山酣睡图》诗。为访苏,华。 钤印:姚华私印

  17×50 cm. 约0.77平尺

  RMB: 10,000-15,000

  

  姚茫父这幅书画合璧扇的中的画很有特点,山水整幅的皴染,选景的视角和石头的刻画都有一种油画的感觉,这在传统山水中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视觉观感。让人记忆深刻,所以荐之。

  

  Lot396 袁克文(1890-1931) 双面书法坤扇

  成扇 水墨绢本、水墨纸本

  戊辰(1928年)作

  正面:临歧挥涕念当时,不尽春流荡远思。尽是天涯存寤寐,风涛险恶欲归迟。录旧诗一首,时客七十沽上。抱存。

  钤印:□

  背面:一瞥冰花散九衢,夜深深地转轻车,骄寒薄醉泥欢娱。娇睇初迎停月珮,柔香微握近霞裾,京华如此独怜渠。戊辰六月,袁克文书似自新仁嫂。

  钤印:袁克文

  10.2×31.8 cm. 约0.29平尺

  RMB: 20,000-28,000

  

  风流倜傥袁公子,他的书法并不少见,但是这件书法成扇,一面是篆书,一面是行书,这种形式可不常见。何况所题诗还是袁公子原创,一把扇子,两首诗,两种书体,必须点赞。

  

  Lot437 方召麐(1914-2006) 观瀑图

  镜心 设色纸本

  题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画后题朱夫子句,召麐。

  钤印:召麐、长康健、肖形印

  136.5×34.5 cm. 约4.2平尺

  RMB: 50,000-70,000

  

  这是一件方召麐晚期的山水作品,我之前讲过方女神生育八个孩子仍然不放弃自己,中年后学画晚年成为香港艺坛大师的故事,圈粉一大票。方先生的作品,特点是稚拙两字,看起来像是儿童画,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民国女画家很多都是“玩票”,但是方召麐却在钻研国画发展的新路子。

  她很喜欢汉朝的艺术,经常在画里加一些汉代元素,她的人物形象就是从汉画像砖里来的,特别有民间稚朴的感觉,但是又有高古气息,加以西方马蒂斯风格的纯色,就更增加了人物的趣味。

  

  Lot440 关良(1900-1986) 蒋干盗书

  镜心 设色纸本 1956年作

  题签:(莫一点题)关良先生之《蒋干盗书图》真迹精品。莫一点拜题。

  钤印:莫一点

  本幅:蒋干盗书图。一九五六年,关良。 钤印:良

  展览:“腕底粉墨·关良的绘画艺术展”,香港城市大学城大艺廊,2005年6月10日至8月15日,并出版于展览画册第34页

  30.2×22 cm. 约0.6平尺

  RMB: 80,000-100,000

  

  这幅《群英会》取材自《三国演义》,属关良少见题材,画的是蒋干盗书。关良的画风属于“好画不好好画”一派,李苦禅总结其画法叫“得意忘形”。

  

  比如这幅画的人物开脸就很好玩,蒋干的眼珠用一点浓墨点成,生动诠释了什么叫贼眉鼠眼,后面假装酣睡的周瑜脸蛋粉扑扑,很卡通,很呆萌。

  

  Lot415 周思聪(1939-1996) 高原风情图册

  册页(十开) 设色纸本

  1992年作

  各开题识、钤印皆略。

  展览:“文事千古·周思聪作品展”,青州艺术中心,2018年9月29日至10月6日

  纪录:北京诚轩,2007年5月11日,编号750

  42.3×64.3 cm.(10) 约2.5平尺

  RMB: 2,200,000-3,000,000

  

  周思聪笔下的“高原风情”,主要是云贵高原的彝女风情,也有一些藏族妇女儿童的题材,画风是其晚期的淡泊风格。

  除了笔墨简淡之外,表现的主题和情感也是淡淡的,没有劳作的辛勤,而是如漫画一般轻松的场景,看着很舒服,又有趣。

  今日份的剁手指南就到此为止了,其实佳作还有很多,但是篇幅有限,只能挑选一些最有代表性的,如果有中意的,请明天到预展现场观看原作,仔细研究,如果没有中意的,也请到预展现场,尚有四百余幅拍品,任君挑选。地点就在,亮马桥旁边的昆仑饭店。

  

  点击图片阅读

  画事君个人微信

  试试加个好友吧

  (发送好友申请,请先自报家门)

  ↓↓↓↓↓↓

  “

  民国画事,深情讲述艺术家,专业解读艺术品,直接深入艺术市场。致力于做最好的艺术自媒体,写最好看的艺术文章。——人生不长,你需要读点好东西。关注我们,持续接收好文章。

  ”

  评论区留言,和画事君聊天儿

  画事商店,好书好看,点击进入

  

  ▼▼▼

  画事商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