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临沧市西北部,东与大理州巍山县、南涧县相连,南与云县毗邻,西与永德县交界,北与保山市昌宁县接壤。国土总面积3335平方公里。境内河流属澜沧江、怒江两大水系。澜沧江从西北入境,由东南出境,穿过县城北部,过境长度59.4公里。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有雨热同季和干凉同季的特点,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冬暖夏凉,雨量集中,干湿分明。年平均气温16.5℃。

凤庆县主要旅游景点:

1、凤山公园

凤山公园是云南省旅游局命名的A级旅游景区,其主要景点包括文庙、烈士陵园、凤山公园三部分。

文庙古建筑是凤庆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凤庆文化发展的见证。凤庆文庙始建于明万历34年(1606年),清康熙8年(1669年)重建,清光绪19年(1893年)全部完工。占地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是云南省现存的第二大文庙。文庙建筑群由鸣凤阁(魁星阁)、崇圣殿、大成殿、大成门、棂星门、龙门、泮池等建筑沿一中轴线组成。大殿悬挂有“圣集大成”“斯文在兹”和“万世师表”的横匾,大成殿外悬挂有明朝“嘉靖大铜钟”一口。整个建筑布局严谨合理,技艺精湛,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和历史研究价值。曾先后被列为省、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烈士陵园 位于县城凤山。1950年勘测,1955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县委、政府决定拔款修建。陵园内筑有烈士墓16冢,正中有方型烈士纪念塔一座,塔高5.5米,上刻有征粮剿匪中英勇牺牲的46位烈士的英名及“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等题词,背面是《修建烈士碑志》。多年来,县人民政府又多次拔款增修了花园,培植了花木,修缮了石板广场225级的登山台阶等。近期又新建了烈士纪念馆,展示了当年烈士的丰功伟绩。如今烈士陵园已成为茶乡的一个风景优美的游览胜地。

清光绪 33年(1970)赴顺宁任知府的琦磷在任六年间,勤政爱民,兴学校、创邮电、重农桑、办实业,与城绅陈维寅各捐银50两,开辟凤山茶园,推广种茶制茶,此后一年一度的清明春茶会便成为凤庆的品茶售茶的商务交流盛会,直到解放初期。1990年,凤庆县人民政府决定修建凤山公园,十年来已修建公园大门、登山石阶、凉亭、茶花女塑像和金凤凰腾飞的雕塑,公园初具规模,已成一风景名胜。

凤山公园

2、莲净庵

莲净庵又称新寺,位于云南省庆凤县城南先生邑,清康熙年间修建,咸丰7年(1857)毁于战乱,光绪 15年(1889)僧人隆云重修。50年代后停止宗教活动,1983年县人民政府批准莲净庵为全县佛教开放寺院,并在此建立了佛教协会。教徒们集资修复了寺院,新建了藏经楼,重塑如来佛、药师佛、观音、地藏等佛像,每逢节假日,信徒们纷纷入寺烧香许愿、求拜平安、钟声、经声,不绝于耳,热闹非凡。

莲净庵

3、黑龙潭

黑龙潭坐落在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小湾镇与县城交界的山顶上,距县城10公里左右,现属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潭原始森林公园海拔在2860m以上,是方圆数十公里内最高的地方,在天气晴朗的日子,能看到110公里外的大理苍山。此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潭水清澈,潭边有野生的古茶树群,林中生长着大量的实竹和白鹇、野鸡、黑熊等珍贵动物。空气清晰,景色迷人。

公园

4、勐氏石城

勐氏石城为勐氏部落城堡遗址,位于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新华乡牛尘山中部,当地人称“勐家地址”。

勐氏石城为勐氏部落城堡遗址当地人称“勐家地址”。距今400多年的勐氏部落的城堡,以石筑成,故名石城。遗址坐南向北,东面悬岩峭壁,西北为松林陡坡,仅南向有一公里多长的山梁切成3段,距石城300米左右有一口井,可供守城人饮用。勐氏城东、北、西三面以腾索塔木排,上垒石头如遇敌来犯,就砍断腾索,滚木檑石倾泻而下,守兵仅扼南面,易守难攻,是当时部落所建的重点城垒之一。

勐家地址

凤庆县名优特产:

1、茶叶

凤庆县种茶、制茶历史悠久,境内有树龄长达3200多年的香竹箐栽培型古茶树,有民国以前栽培的2万多亩古茶园和3万多亩野生古茶树。1939年,茶叶专家冯绍裘先生到凤庆创建了顺宁茶厂(现滇红集团公司),其生产的滇红茶享誉海内外,曾作为国礼赠予英国女王、斯里兰卡总统和总理等外国政要。截至2012年7月,全县共有茶园30万亩,年产量达2.5万吨,有38万茶农,有茶叶精制加工企业35户,精制茶加工能力达3万吨。

茶叶

2、核桃

凤庆县有500多年的核桃种植历史,泡核桃素以果大、皮薄、肉厚、仁白、味香的优良品质著称。截至2012年7月,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144万亩,覆盖全县所有乡镇,核桃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核桃

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