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井子区妇联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市妇联的有力指导下,紧紧抓住中央和省、市、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有利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突出改革重点,夯实基层基础,从组织、机制、职责三个方面入手,着力强“三性”去“四化”,扎实做好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各项工作,推进妇联工作和妇联组织改革创新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强化组织建设,夯实妇联改革发展的组织基础

(一)专挂兼相结合,改进区妇联领导机构人员构成。召开甘井子区妇女第九次代表大会,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区妇联换届工作。全区299名妇女代表出席了盛会,选举产生新一届执行委员会。通过换届选配1名挂职副主席和4名兼职副主席,由具有很强参政议政能力的女性创新型企业家、家庭教育专家、大学女教授、社区女书记等行业骨干、杰出女性组成,改善了区妇联领导班子结构。广泛吸纳各行各业优秀妇女代表47人担任区妇联执委,同时加强培训,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邀请10位专家学者对执委和基层妇联干部进行培训,提升了执委履职能力。

(二)强职能重引领,充分发挥兼挂副主席和执委作用。区妇联挂职副主席、甘井子区非公组织党工委宣传委员刘潇阳积极推进非公组织领域的妇联组织建设。兼职副主席张小红发挥大连市家庭服务业协会作用,为甘井子区女性开展家庭服务员培训,让更多妇女获得就业机会。兼职副主席、大连工业大学姜立新教授在工作中宣讲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并配合区妇联开展调查研究。区妇联执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级讲师张来琴,推送100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

(三)抓基层打基础,推进基层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明确把基层妇联换届工作和落实街道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工作要求纳入区妇联对街道的实绩考核范围,推进改革任务在基层落到实处。召开街道妇联换届工作指导会,指导街道和社区(村)妇联换届,截止到9月上旬,14个街道全部按照改革要求选举3名以上兼职副主席,增补执委25名以上。188个社区(村)全部拥有2名以上兼职副主席、15名以上执委。坚持党建带妇建,探索“共建共用”的方式,做实做强“妇女之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让广大妇女有“家”可依。

二、强化制度建设,健全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长效机制

(一)完善联系机制,促进联系服务妇女常态化。探索建立执(常)委议事制,通过妇女议事会等形式,征集并积极推动解决社区、行业、系统妇女群众的实际问题。建立妇联执(常)委、妇女代表联系制度,通过微信、QQ等新媒体手段以及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志愿服务等各种方式,与妇女群众建立稳定有效的联系渠道,及时了解和反映妇女群众的意见建议。

(二)落实协同机制,促进联系服务妇女集优化。贯彻落实省、市工青妇基层组织协同创新发展工作部署,加强与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协同合作,推进省、市工青妇协同创新发展示范点建设,通过群团组织路演交流工作经验,指导基层群团组织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统筹整合专项服务设施、科普基地等公益性群众活动阵地,优化群团队伍,实现资源整合共享,携手打造群团组织为民服务综合平台。

(三)创新服务机制,促进联系服务妇女精准化。坚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采取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为妇女和家庭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服务。购买家庭教育精品课程近200场,以菜单式的选课方式将课送到基层,提高全区家庭教育水平。与大连广播电台爱家新主播栏目南艺老师团队签约合作,统筹我市相关专家资源,定制九大课程内容,向街道、社区(村)推送课程60余场,项目化满足妇女和家庭对衡善营养健康等专业知识的需求。

三、强化工作职责,做好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各项工作

(一)坚持正面引导,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把政治性作为妇联组织的灵魂,把对妇女群众的思想政治引领贯穿于妇联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大力开展“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举办 “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线上知识问答,征集展播3个“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微电影,举办81场巾帼宣讲团巡讲巡演,开展“纪念改革开放40年,家·国40年变迁”暨甘井子区第十届家庭文化节活动等,引导广大妇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二)坚持面向基层,促进妇女建功创业。召开致富能手恳谈会、创业带头人座谈会,探索建立家庭手工艺品制作基地,带动妇女实现灵活就业。举办家政培训班,20名女性通过培训实现再就业。选派3名选手参加辽宁省巾帼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并荣获理论单项第二名和团体第四名的好成绩,展示了我区家政服务企业品牌形象和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风采。为辖区想要再就业的退休妇女和下岗再就业妇女,提供了岗位培训机会和创业技能指导。选拔16个团队参加大连市“巾帼创新业 追梦正当时”创业大赛,进一步提升女性创就业能力。

(三)坚持贴近群众,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启动2018寻找滨城“最美家庭”活动,组织最美家庭事迹展、“妈妈的芳华”、线上诗歌朗诵会等系列家庭文化活动。在社区设立“最美家庭”家风家训展示板、笑脸墙、光荣榜,促进形成社会文明新风尚。泡崖街道吴世勇家庭、椒金山街道武连珍家庭、郑英家庭获得辽宁省最美家庭称号,大连湾街道徐淑花、红旗街道邹杰获得辽宁省“慈母贤妻孝女”称号。

(四)坚持依法依规,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的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聘请28位律师与14个社区结对子,常年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服务。征集、评选74个优秀维权案例。依托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巾帼学堂、妇女之家、微信公众平台等阵地,举办百场维权讲座进社区等活动,增强妇女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

(五)坚持需求导向,实施民生服务项目。启动“送健康 暖万家”甘井子区家庭健康精准管理项目,为220名困难家庭女性进行免费的“两癌”基因检测。充分利用“女性健康守护”基金,对患病妇女、失独家庭、单亲母亲、流动儿童进行帮扶与救助。2018年,联合区卫计局、区民政局为辖区贫困妇女进行“两癌”免费检查,目前已完成600例宫颈癌、225例乳腺癌筛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