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5月8号——9号隆重召开!

太原市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以来,全市各级工会组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市委和省总工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围绕核心,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坚持突出中心,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凝聚人心,努力当好职工的娘家人、贴心人;坚持提振信心,推动工会组织改革创新;坚持不忘初心,全面加强工会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长足发展。

实施铸魂工程

深入实施铸魂工程,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大职工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全面加强工会党风廉政建设,工会工作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中得到规范和加强。

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制定了《全市职工思想引领工作方案》,引领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着力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文化宫、俱乐部等文化阵地作用,精心组织开展了职工运动会、职工文化艺术节、职工书画摄影展、为农民工送文化等活动,全市职工的精神风貌得到充分展现;

推动“建设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深入开展,全市创建市级以上职工书屋320个,职工文体活动辅导站391个,在《太原职工e家》微书屋阅读的职工累计达756万人次,为职工教育注入强大动力。

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举办了“时代新人说”“巾帼建新功共筑中国梦”等演讲比赛,组织了“省城职工十九大精神网上竞答”“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基层宣讲行”等活动,在职工中掀起了学习贯彻十九大和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的热潮。

加强新媒体应用,市总工会在“乐直播”平台对相关活动进行了网络直播,收看职工累计达93万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工会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弘扬劳模工匠精神

深入实施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大力弘扬劳模工匠精神,在团结全市职工投身改革发展上更富成效。

聚焦经济建设主战场,广泛开展“当好主力军、和谐促发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等主题劳动竞赛,围绕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骨干企业等重点领域开展示范性劳动竞赛项目,规模以上企业参与面达到95%以上,参与职工累计达700余万人次,全市职工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深入开展“五小”竞赛活动,全市参赛企事业单位达到6000余家,参赛职工80余万人次,累计产生“五小”成果5846项,创经济效益27.63亿元。

扎实开展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全市共创建国家级创新工作室2个,省级34个,市级225个。

不断完善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全市各类企业培训职工50万人次,实现职业技术等级提升的职工达15万名。

共举办三届全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选拔出“技术能手”453名。我市连续三届获全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团体第一名,市总工会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

在全省率先出台《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制定《关于进一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责任落实到位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了工会组织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中的独特作用。

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选拔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敬业奉献精神的时代先锋。全市获得市级以上表彰的先进集体846个,先进个人1745名。

开展“时代新人·晋阳工匠”选树活动,表彰高技能人才150名。开展“劳模宣传月”,举办劳模事迹展,进一步弘扬了工人阶级伟大品格,营造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浓厚氛围。

维护职工权益

深入实施维权服务工程,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维护。推动落实《山西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和《山西省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依法推进企业普遍开展集体协商。

全市开展协商的企业达1.87万家,合同覆盖率达93%,覆盖职工70万人;全市共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2651份,覆盖女职工33.9万人。加强工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社会化维权体系建设,各级工会建立劳动法律监督组织2817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3742个,专兼职劳动争议调解员1.34万人,市总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小店区北格镇总工会被全总确定为“全国工会法律援助维权服务示范基地”。

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累计调解劳动争议1290件,开展法律援助915次,有效促进了全市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扎实做好农民工维权工作,参与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为农民工讨薪共计1200余万元。

贯彻落实《山西省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范》,扎实推进“职代会、厂务公开建制专项行动”,在全省率先开展职代会优秀提案评选活动,民主管理“互观互鉴”活动得到上级工会充分肯定,涌现出太钢集团“在线倾听”网络留言平台、公交公司“工会主席联审工资制度”、市政集团“网络直播职代会”等先进典型,市总被评为“全国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着力维护职工的生命健康权益,广泛开展“安康杯”竞赛,参赛职工达到98.5万人次,职业安全健康知识普及教育达到200万人次,督促整改各类安全隐患25.12万项,市总工会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让广大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大力开展“四季送”活动,“春送岗位”帮助近万名职工实现就业;“夏送清凉”慰问一线职工17万人次;“金秋助学”帮助2251名困难职工子女圆了大学梦;“冬送温暖”慰问困难职工7万余户,“四季送”活动累计发放款物达7715.3万元。

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会帮扶站点建设,全市建立企业帮扶站(点)50个、“妈咪小屋”98个、“爱心驿站”63个。职工医疗互助工程累计发放互助款19174万元,惠及职工78484人次。

扎实推进城市困难职工脱困解困和驻村帮扶工作,市总工会在档困难职工下降75%,帮扶的杨兴乡坪里村实现达标摘帽,市总工会获“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模范单位”称号。推进会员普惠制试点工作,市总工会为参加试点的10万名会员在文化、医疗、生活、维权等方面提供普惠服务。

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岗分流职工的服务力度,为3500名转岗分流职工提供了专业技能培训。今年两节“送温暖”活动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视察了市总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对我市服务职工方面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深化改革 加强自身建设

创优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工会组建月”和“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突出在开发区(工业园区)、物流快递业、家政服务业和两新组织等领域建会。截至目前,全市基层工会组织9201个、覆盖基层单位30741个,工会会员106.4万人,已建会企业女职工组织组建率达到98%。

以建设“六有”工会为目标,积极推进“会、站、家”一体化建设,深入开展星级工会和模范职工之家创建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工会组织活力,全市涌现出省五星级工会和省级以上模范职工之家164个、模范职工小家58个。

加强工会干部能力建设,举办各类业务培训、岗位轮训191期,培训人数达3万余人次,工会干部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发挥工会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建成由6千余人组成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和工会志愿者队伍,进一步延长了工会工作手臂。

积极推动“互联网+工会”建设,制定了《太原市总工会网上工会建设方案》,形成了“一网、一库、一卡、三平台和九类应用”的总体建设框架。统筹推动各级工会改革,全市工会改革呈现全面推进、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

市工会十四大以来,

市总工会先后荣获全国和省级表彰212项,

整体发展在全省领先,

多项工作在全国产生影响。

太原市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5月8号——9号隆重召开!

当好主人翁 建功新时代

谱写新时代劳动者之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