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申请文书,大学申请环节中最困难也是最灵活的部分。它不需要科研论文那般严谨的考证,不需要大片般的情节,不需要“撼天动地”的事迹,更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应当说,它只想你说出自己的故事,因此人人都可以写出自己的版本。

唯一性、特殊性是每一篇文书的究极追求,尽管常识中人们可能认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写出来的东西肯定会不一样的。但每年困扰申请者的问题还是,如何在千人一面的文书中脱颖而出。

因此你的文书目标除了“写出来”之外,更大的目标应当是“和别人不一样”。

The best way to tell your story is to write a personal,thoughtful essay about something that has meaning for you.这是来自《普林斯顿评论》对大学申请文书的建议,这是一句真理,也是一句废话。

“同质”和“类似”是每年蔓延在来自相同文化背景申请者之间的毒,对中国孩子来说,他们的选课方针和考分,有很大可能雷同或极其接近,奖项所覆盖的领域重合、课外活动及背景提升项目类似、推荐信来自同一所学校的老师,然后因为接受着同样的校内升学老师的指导,很可能连择校的策略也都差不多。

那么,到了申请文书essay写作这个关卡,你还有多大信心,保证自己还有“独一无二”的空间和潜力?

相关阅读:高质量留学文书必须具备的四个要素|http://www.lxws.net/new.php?id=1382

这个问题恐怕很难回答。

让我们来看看大学招生人员对文书(可能)的评估角度。

(一)英语写作能力

文章用词及语法的准确度、段落结构合理性、选材贴切及新颖程度、行文流畅及优美感。

(二)文章内容质量

文章选材所展现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即作者思维),文章本身令人感到真实有可读性,情节安排合理而有逻辑,写作者思想成熟、表达流畅。这个层面更多考核作者本人的思路与表达能力。

(三)文章个性(创造性与独特)

文章内容和叙述手法需完美结合,在合理及有序的基础上,还要尽力展现个性化色彩,以此体现出作者的独特之处,让阅读者“眼前一亮”。

(四)写作者的人格与价值观

为何要选取这些素材,作者想展示或说明的时什么?字里行间是否夸大其词,作者是否单方面想展示自己的优越性?作者的思想成熟度、思维水平等,是否达到了大学的入学标准。

从文章所描述的题材中,作者得到的收获与体会是什么,这种感受是否真实可信,是否符合作者实际情况,是否切题,是否与作者未来的学术计划或更深远的人生打算有任何关联?

很多聪明的学生看到这里,就马上能意识到,为了让自己的申请文书能够至少满足上述3条,其与文章内容相关的直接准备工作,至少应该先于申请季2~3年就着手。

文书不仅仅是写出来的,题材的选择和创造,更是要回顾和计划出来的。到了高三申请时你再开始为文书进行打算,就难免把“创作”变成“记录”,难免发生“料到用时方恨少”。

有热心人士总结了申请文书的5重境界,我们从低到高依次罗列如下,造成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恐怕和申请者对文书的态度和规划意识是分不开的:

申请文书的5重境界

第1重未经妥善准备的申请文书。篇幅较短,文法较差,很明显未能在构思及撰写上花费时间,而且作者的思路和表达能力均未达到同龄人平均水平。

第2重无明显语法错误,文章结构较为合理的文书。但在整体阅读后,会发现文章并无深度(表面化),实质内容极少,文章比较像是各种“范文”的拼凑,中规中矩但没有“灵魂”,让人阅读后如同隔靴搔痒,看不清楚作者的内心。毫无诚意的文章。

第3重在第二重文章水平的基础上,可以察觉到作者投入了较多的思考和精力,并流露出自我的观点和意见,文章开始变得有可读性,但限于作者的投入时间、思考深度与表达水平,还远没有达到出色或惊艳的程度。

第4重文章在行文与选材上俱佳,在撰写上具有技巧性,引导读者可以很自然地通过文章,勾勒出作者的个性情况,并且引人入胜。

第5重极其优秀的文书,除了内容精彩有创意,叙事水平一流以外,还能够准确地切中命题者的心思,或者让招生官“眼前一亮”,且阅读后有“醍醐灌顶”,想与人分享之感。

文章内容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Hotessay进行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