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宗仁将军临危受命,出任第五战区长官司令。他在指挥台儿庄战役之后,为了保存实力、顾全大局,将五战区指挥部迁到老河口。

老河口是一座美丽的小城,临近汉水,背靠马头山。李宗仁在此抵御日军长达六年,并留下了许多佳话。

1939年3月,五战区指挥部迁到老河口。不喜欢讲排场的李宗仁,没给指挥部选择一个豪华的办公地,只是将指挥部安置在了一个旧式的四合院中。这个四合院的条件非常简陋,周围都是菜地,只有一天狭窄的土路通往外面的大路。所以李宗仁每次外出的时候,都要步行几百米来到大路上,再乘汽车离开。

【周恩来会见归国的李宗仁】

李宗仁的部下为了便捷起见,决定将土路修成大路,这样汽车就能直接开到指挥部,李宗仁就不用再步行了。可是李宗仁却不同意这样的做法,他不想因为修路而破坏了农民的田地。

老河口这个地方,处在四省的交界,自古以来,纷争不断。抗战时期,老河口的土匪多如牛毛,治安混乱。

李宗仁将军乘车刚来这个地方的时候,就在中途被土匪拦了下来。李宗仁将军面对土匪,没有贸然下手,以免打草惊蛇。

当李宗仁安置了指挥部之后,他立即派部队清缴周围的土匪,当地百姓无不拍手称快。李宗仁清除了土匪之后,任命苏新民为警备司令,令他在老河口禁烟、禁赌,并整顿军纪。当有敌机空袭的时候,李宗仁命令警备营四处巡逻,一旦发现趁机作乱者,立即正法。而李宗仁每次都会站在外面观望敌机轰炸的方向,以便通知有关人员做好救援和灭火工作。

由于李宗仁将军的管制,老河口这个地方成了一座治安良好的小城。

很多文人随后来到老河口,其中包括臧克家、田汉、杜宇、白玉楼、姚雪垠等人。

这群文人在老河口办报刊、开画展、搞演出,使得当地的文化空前繁荣。

有时,文人没有纸张,李宗仁会派人到敌占区的河南禹县、许昌购买。有一次,文人们演出《雷雨》,在群众中引起了很大反响。特务得知后,向重庆方面报告,说这是“赤色宣传”。重庆方面电告李宗仁,让他立即禁演。李宗仁对此置之不理,等《雷雨》演出完之后,才一推了之。

蒋氏有次亲自给李宗仁打电话,说在老河口的姚雪垠是我方成员,命李宗仁将其抓起来。李宗仁将姚雪垠保了下来,有些保不住的文人,李宗仁则会出资将他们送到桂林。

【姚雪垠】

李宗仁还十分关心地方的教育和医疗卫生。他亲自下达命令:“任何官兵不得骚扰和侵占学校。”为了发展教育,他还创办了四维小学和德龄小学,自任为德龄小学的校长。除此之外,李宗仁和其夫人郭德洁创办了平民医院。这所医院收费低,服务好,深受百姓称赞。

李宗仁待人随和,没有架子。每次他上街的时候,只会带一个随从。官兵在街上遇见他,会立即敬礼。李宗仁随后传下命令:以后在街上遇见他,不要拘礼,招手、微笑都可。

除了上街之外,李宗仁有空还经常跑去中山公园网球场打网球。有一次,李宗仁打出去的网球碰翻了附近茶馆里一位客人的茶杯,李宗仁连忙上前道歉,还出钱赔了一碗茶钱。

李宗仁将军在老河口亲自指挥了两次随枣之战,打退了日军的进攻。1940年春天,五战区所辖的三十三集团总司令张自忠不幸在宜城战死。

李宗仁得知消息,痛哭不已,并在战区内广泛宣传张自忠将军英勇抗敌的爱国精神。

【张自忠将军】

在李宗仁驻扎老河口的六年光阴里,日军一直未能攻进老河口。1945年,蒋氏安排李宗仁任汉口行营主任,刘峙接任五战区司令。同年2月27日,李宗仁准备赶赴汉中赴任。百姓得知将军要离开,全部走到街上,自动排成长队,夹道欢送李宗仁将军。李宗仁为了跟百姓们道别,不坐汽车,改成步行。

【李宗仁在老河口的故居】

百姓将李宗仁一路送到汉水边上,李宗仁最终带着留恋的目光,离开了他生活六年之久的老河口。这一别,竟是永别。

日军得知

飞将军

刘峙接替李宗仁之后,高兴得手舞足蹈,立即部署进攻。日军最终用了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就拿下了六年攻不下的老河口。

得知老河口被攻占的李宗仁将军伤痛不已,不知又有多少百姓无辜遇害。

在离开老河口的日子里,李宗仁将军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重返老河口看一看。可是历史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1965年,李宗仁从美国回归祖国。这一次,他下定决心要到老河口故地重游。然而,就在李宗仁准备启程的时候,特殊年代到来,他没能实现愿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