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大方县公安局

荣获“贵州省基层公安文化工作示范点”称号

11月5日,贵州省基层公安文化工作座谈会在安顺市西秀区举行,会上隆重表彰了贵州省公安机关10个基层公安文化工作示范点。大方县公安局喜获这一荣誉称号。

“贵州省基层公安文化工作示范点”

1/10

是什么样

近年来,大方县公安局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四句话、十六字”要求,以国学文化、奢香文化、长征精神为基础,在省公安厅和市公安局的悉心指导下,提炼出“忠”“义”“勇”“礼”“信”“廉”“和”七字大方公安精神,并以警营文化长廊、警秀苑书法班、“三能”达标文化教育基地等平台作为政治建警、文化育警、文化强警的大课堂,用潜移默化的形式,把基层文化建设作为民警获取知识,陶冶情操的渠道,为保障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永葆初心,文化传承探索

大方历史文化悠久。600多年前,彝族土司奢香夫人治理大方,拥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推动民族文化融合,孕育出各民族一家亲的奢香文化; 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唤醒民众的伟大长征:大方将军山、梯子岩战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遗址等一批红色景点见证了红军“乌蒙磅礴走泥丸”的光辉岁月,而奢香文化和长征精神正是大方公安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不可或缺的“精神钙片”。

大方县公安局充分挖掘文化遗产,不断汲取文化养分,探索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公安特色、地方特点的公安基层文化。

文化创新“三举措”,打造特色警营

打造国学文化长廊。走进大方县公安局大楼,就会看到“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而毁于随”“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无敌“等国学文化经典。近年来,结合富有地域特色的奢香文化、长征精神,大方公安创造性地将国学文化经典融入到警营文化长廊中。提炼出了七字大方公安精神。比如:以国学为基础,从奢香文化中提炼出的“和”文化;而从长征精神中提炼出的“勇”文化,“持节不恐曰勇”“持义不掩曰勇”“胜敌壮志曰勇”。“和”“勇”也是大方公安秉承的精神力量。

加强文化理论教育。利用每周二学习日,除常规的业务技能培训,还引导民警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国学文化经典等文化素材中学习提升,通过观看《平语近人》、时代楷模吕建江等专题片,邀请国学大师开展国学大讲堂释疑解惑,发放国学文化书籍到局各科所队,提高全局民警的政治素养和文化理论水平,提升国学文化修养。不知不觉,这样的学习活动已经坚持了六年。

开展国学文化进监区工作。县局拘留所、戒毒所和看守所结合各自工作特点,将“国学文化”引入监区。除在固定时间播放《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讲座视频外,还通过打造国学文化墙、发放国学经典读本等方式来营造学习氛围,提高管教民警的文化素养的同时,用传统文化精髓长期潜移默化地影响劳教人员,帮助他们再次融入社会,重新开始新的人生。

文化机制探索建设,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强化制度保障。成立大方县公安局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大方县公安局警营文化建设方案》等10余个文件,做到了与各个阶段的中心工作同步开展,通过制度保障了警营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激发了民警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培养文艺骨干。通过多次开办各类短、平、快的培训班,发现并培养新的文艺骨干,不断壮大文艺骨干队伍,并依靠骨干传帮带,以点带面,全面推进警营文化工作的展开。

成立八个兴趣小组。根据民警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依托骨干力量,组织成立了“大大方方警官艺术团”“警秀苑书法班”“奢香故里摄影会”“书香警苑读书吧”“信息化警务电脑班”“健身吧”“我爱我家书画吧”“警秀苑诗词楹联班”等八个兴趣小组,做到人人有活动,个个有特长。

大方县公安局“警秀苑诗词楹联班”部分民警的诗歌作品▼

文艺创作百花齐放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鼓励民警文艺创作。大方县公安局的文艺骨干自发组织谱写了局歌,组建了乐队,整编了“剑胆琴心”等诗集,组织开展“警秀乌蒙演讲比赛”“警营生活脱口秀”“感恩妇女节”“踏步,走向你们,新警宣誓”等主题文化活动。现在,县局在文艺骨干的牵头下,30分钟内便可以自编、自导、自演一台文艺节目。

每周二的晚上,书法爱好民警都会自发来到警秀苑书法班,静下心来,一笔一划,在繁重的警务压力下书写内心的诗意,这样的活动已经坚持了三年。感动于民警的坚持,全国书法协会会员黄文江老师义务来到书法班为民警教授书法。

党的十九大期间,书法班学员陈敏更是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用毛笔小楷历时6个月誊写了《党章》19468字,献礼“十九大”,献礼亲爱的祖国!

挖掘公安文化新素材。基于浓厚的文化氛围,积极引导民警从身边熟悉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挖掘素材,结合队伍管理,执法规范、法律宣传等自编自演了大量富有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等为一体的公安文艺节目。

通过到群众中开展演讲比赛、歌曲舞蹈等多种形式的表演,不仅宣传了法律法规,还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构建了和谐警民关系,也使公安局在百姓心中成为一个魅力、亲民的地方。

“三能达标”文化示范基地,打造专业规范队伍

按照省厅、市局部署,县局在民警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等方面下力气、出实招,总结出“一二三四五三能达标”工作法。

同时,还创新性的将特巡警大队基地打造成为三能达标文化教育基地,渲染浓厚的“三能”文化氛围,激发民警参与“三能”达标的积极性,助推民警队伍正规化建设再上新台阶。一年来,民警执法办案水平、执法规范程度、执法安全情况得到大幅提升。

传统文化在奢香故里公安基层文化建设中释放光芒

★涌现出一批运用国学的典范

警营文化的持续开展,民警国学文化素养的提升,在调解矛盾纠纷中发挥重要作用。鼎新派出所陈令就运用国学文化调解了多起矛盾纠纷。

大方县鼎新乡有对亲兄弟,多年来常因鸡毛蒜皮之事争吵,有时甚至会大打出手。村委会多次调解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后,陈令想到了常听到的国学经典故事:“对方文化程度不高,如果坐下来给他们讲一个个经典故事肯定行不通。平时没事,就找个地方把两兄弟约在一起聊天,和他们聊兄弟情、父母赡养问题,然后穿插法律知识。”“道理通了,人心也就通了。”经过多次工作,陈令的方法起了效果,兄弟二人间发生矛盾的次数渐渐减少,兄弟关系得到了大大改善。

★警营文化促进队伍管理

通过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民警从事各项警务工作的自觉性提高了,综合业务素质也不断增强,大方公安正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的大方卫士,队伍也在朝一个目标奋进: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提高人民满意度

过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让大方公安队伍,在打击违法犯罪、服务人民群众、诸如2016年“7.01山体滑坡”重大突发事件等工作中,身先士卒,奋勇拼搏,获得大方人民的一致赞誉。大方县公安局先后获得省部级奖励30余次,被公安部表彰10余次,立功授奖人数不胜枚举。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大力推进警营文化建设的历程中,大方县公安局努力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大方县公安局将稳步建设,并以此为起点,继续打造具有大方公安特色的警营文化品牌。

星标我们,第一时间收看更多精彩内容

编 辑:张铖虔

审 核:郭 钰

作 者:胡运利 赵雪 岳仕海 吴维桃 陈 迈

稿件来源:大方公安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