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小芳,十二岁父亲意外去世后,在婶婶照顾下长大,是个朴实的农村孩子,今年23岁了。快到清明节了,大概是触景生情吧,最近总是想起幼时与父亲相处在一起的场景,小时候父亲在村子里的建筑队上班,干的是力气活,常常满身疲惫的回家。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用在我身上一点都没有错,等到我稍稍大点的时候看着父亲每天早出晚归心里感觉酸酸的,懂得了心疼父亲,等到大一点的时候我就已经能踩着小板凳做一些简单饭菜,父亲看着我这般懂事总是一脸心疼说自己没本事没能给我更好的生活,跟着他让我受苦了,我反倒觉得很幸福满足,物质生活虽然没有别家孩子好,但我有一个疼爱自己的父亲已经很满足了。

仍记得每次父亲发工资总会买好多好吃的给我,而父亲总是说自己不喜欢吃,其实哪有什么喜不喜欢,那只不过是想让我多吃点的借口而已。每当这时候我都会耍赖说:“你不吃,我也不吃。”父亲这时才会无奈地跟我一起吃。父亲没有活的时候会在学校的路口等我放学,接我回家。可是从出生后我就没有见过母亲。一次忍不住问父亲为什么我没有妈妈。父亲只是一脸不高兴道“死了。”后来在从大人的口中得知母亲在生下我之后遇到个有钱人,抛下我跟父亲嫁给了有钱人。打那以后,我对母亲的幻想就此打破,什么“世上只有妈妈好,都是骗人的。”我只有一个爱我的父亲,我只爱我唯一的亲人我的父亲。

“小芳,吃饭了。”“来了。”婶婶喊我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十二岁那年,父亲干活时因为工伤意外去世,事主赔了几万算作赔偿。此后我便寄住在婶婶家,好在叔叔婶婶都很和蔼善良,待我不错。在叔叔婶婶的照顾下,我顺利的高中毕业,虽然我的依照我的成绩考个好的大学绰绰有余,可是叔叔家下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儿子,叔叔婶婶都是老老实实的庄稼人,收入来源全靠那几亩地。

如果我再上学这个家怕是负担不起,于是我决定辍学到镇里的厂子里上班挣点钱添补些家用,减轻叔婶的负担。婶婶听完我要辍学的事情虽有愧疚仍是应了下来,自此以后对我就是更好了,婶婶家没有女儿,她完全是把我当亲生闺女看待。在我的心中,婶婶就是我的亲生母亲。至于我那个亲生母亲至今没有露过面,只在家里老相册里见过,只知道是个长相好看的女人。

眼看我也老大不小了,到了差不多该嫁人的年纪。婶婶托媒人给我介绍亲事,我与阿华在相亲时认识,我们俩互相看对了眼,阿华也是个老实的农村人,自己开了个五金店,生意红火,倒也有不少积蓄。重要的是阿华为人老实又懂得照顾人,我俩谈一段时间,便开始着手准备结婚的事情,邀请了双方亲友,定好日子只差婚礼了。这天,婶婶突然对我说“你亲生母亲回来了,想要见你。”我说:“我没有那样的母亲。”

在婶婶的劝说下,我还是去见了那个所谓的母亲。不见还好,见了后没有嘘寒问暖,没有甘心,只管问我要彩礼钱。说闺女结婚,给母亲彩礼钱是理所应当的。我当下就怒了,看在她是长辈又生下了我的份上忍住没有破口大骂,我说:“你走吧,别在这惹我烦心,你虽然生下了我,却没有做一件身为母亲的责任,如果不是婶婶说以及老照片证明你是我母亲,我根本不认识你,以前你我毫不相干,以后我们仍是陌生人。”婚礼上,婶婶作为女方母亲出席。从此以后婶婶便是我的至亲,我会好好报答她们一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