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合天命而治的礼仪性思维,具有引领性的文明发展模式,规模宏大的高等级建筑,严谨有序的聚落布局,中国地理中心最早城市群中的核心位置等等,双槐树遗址考古发现所表现的这些内涵尤其是其社会发展模式和承载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古国时代的王都气象,尤其是北斗九星以及诸多凸显礼制和文明的现象,被后世夏、商、周等王朝文明所承袭和发扬,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主根脉有望追溯至此。这里发现有仰韶文化中晚阶段3重大型环壕、具有最早瓮城结构的围墙、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大型夯土基址、采用版筑法夯筑而成的大型连片块状夯土遗迹、3处共1700余座经过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3处夯土祭祀台遗迹、围绕中心夯土祭台周边的大型墓葬、与重要人物居住的大型建筑融合的用九个陶罐模拟的北斗九星天文遗迹、与丝绸起源有重要关联的最早家蚕牙雕艺术品、20多处人祭或动物祭的礼祀遗迹以及制陶作坊区、储水区、道路系统等,并出土了一大批仰韶文化时期丰富的文化遗物。

  这里是

  中华文明的源头!

  华夏民族的根脉!

  早期中国的胚胎!

  黄帝文化的实证!

  熟悉巩义的人都知道,巩义是一个历史悠久、文明璀璨、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的地方,而今天,5月7日,河南郑州巩义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考古重大发现新闻发布会在郑州召开,发布会上所传递出的信息,无疑又为巩义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双槐树遗址

  被誉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这一重大发现将进一步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历史。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

  关于巩义河洛镇双槐树遗址

  你不可不知的一些事!

  概 况

  双槐树遗址是一处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学术机构多位知名考古学家现场实地考察和研讨论证,认为双槐树遗址性质为5300年前后古国时代的一处都邑遗址,因其位于河洛中心区域,专家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

  这里发现有仰韶文化中晚阶段3重大型环壕、具有最早瓮城结构的围墙、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大型夯土基址、采用版筑法夯筑而成的大型连片块状夯土遗迹、3处共1700余座经过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3处夯土祭祀台遗迹、围绕中心夯土祭台周边的大型墓葬、与重要人物居住的大型建筑融合的用九个陶罐模拟的北斗九星天文遗迹、与丝绸起源有重要关联的最早家蚕牙雕艺术品、20多处人祭或动物祭的礼祀遗迹以及制陶作坊区、储水区、道路系统等,并出土了一大批仰韶文化时期丰富的文化遗物。

  “天地之中”的宇宙观

  三重环壕组成的严密防御设施,在仰韶文化中晚阶段繁荣时期共存,连通融合北斗九图案的重要建筑等遗迹,表明双槐树人在聚落布局中高度重视礼仪化设计思维,可能已有了较为成熟的“天地之中”的宇宙观。

  丝绸起源的实证

  双槐树遗址出土的我国最早的骨质蚕雕艺术品,是一条正在吐丝的家蚕形象,与青台遗址、汪沟遗址等周边同时期遗址出土的迄今最早丝绸实物一起,实证5300年前后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们已经从事养蚕缫丝。

  建 筑 价 值

  此外,双槐树遗址的巨型中心居址面积巨大,具备了大型宫室建筑的特征,为探索夏商周三代大型宫室的源头提供了早期关键资料。

  中心居址前发现的具有防御功能的围墙等是城市防御性设施——瓮城的雏形。

  墓葬区发现的大型夯土祭坛遗迹是目前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时期遗址的首次发现。

  彩陶钵

  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合天命而治的礼仪性思维,具有引领性的文明发展模式,规模宏大的高等级建筑,严谨有序的聚落布局,中国地理中心最早城市群中的核心位置等等,双槐树遗址考古发现所表现的这些内涵尤其是其社会发展模式和承载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古国时代的王都气象,尤其是北斗九星以及诸多凸显礼制和文明的现象,被后世夏、商、周等王朝文明所承袭和发扬,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主根脉有望追溯至此。

  “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的考古发掘持续进行中

  让我们共同期待

  巩义这片文化沃土上

  有更多的重大发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