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因其豆荚状如老蚕而得名,相传蚕豆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的豆种。蚕豆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用豆类作物,也是重要的中药材。《本草从新》认为,蚕豆“补中益气,涩精,实肠。”蚕豆,性平味甘,不温不燥,老少皆宜,是春夏季节老百姓餐桌的常吃菜。

中国民间历来有“立夏之日尝三鲜”的习惯,青蚕豆就是其中之一。春末夏初,抓紧时机吃些低热量青蚕豆,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营养,且尚能益气健脾,利湿消肿,养肝明目,补肾强筋……民间有“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足以说明青蚕豆的养生功效。

蚕豆米

【性味】甘、平。

【归经】入脾、胃、肝经。

【功用】补气健脾、明目祛斑,疏肝解郁,利湿和胃。

【适应症】面色萎黄,皮肤松弛,眼袋泡浮,乳房胀痛,少虚懒言,神疲乏力,食少纳差,肢体浮肿,大便不实,情绪抑郁,视物模糊,两眼干涩,迎风流泪,面部色斑等。

蚕豆皮

【性味】涩,平。

【归经】入肾、大肠经。

【功用】补肾壮骨,解毒通便,涩精止遗。固崩止带。

【适应症】腰膝酸软,关节作痛,肢面浮肿,小便不利,阳痿不举,遗精滑泄,吐血衄血,崩中漏下,痔疮下血,大便不通,天疱疮,黄水疮等。

蚕豆花

【性味】甘、凉。

【归经】入肺、三焦经。

【功用】凉血止血,平肝利湿。

【适应症】鼻衄出血,赤白痢疾,白带量多,带下黄臭,外阴瘙痒,小便涩痛,头晕目眩,目赤肿痛,月经量多等。

蚕豆叶

【性味】苦,微温。

【功用】止血止泻,解毒敛疮。

【适应症】咯血,鼻衄,下血,吐血,便血等,水泻,痰核、疮疡、烧烫伤等。

【蚕豆的食用注意】

1、蚕豆不可生吃。

2、蚕豆壳易胀气,肠胃虚弱者不宜多吃。

3、过敏体质慎用。

4、“蚕豆黄”忌食 。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您原创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