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开元年间,经过唐玄宗的一系列励精图治,唐朝国力达到顶峰,呈现出了“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的辉煌盛世。到了天宝年间,随着朝廷进一步开发边疆,唐朝边镇节度使数量猛增至10个,合计拥兵49万,远远超过当时朝廷的兵力。这些雄踞一方的节度使,使得唐朝出现了外重内轻的窘迫局面,为后来的边将割据创造了条件。
晚年时期的唐玄宗沉迷享乐荒废朝政,再不复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以至于宰相李林甫把持朝政竟长达19年之久。后来继任宰相的杨国忠,更是骄纵跋扈,不可一世。仗着妹妹杨玉环深受唐玄宗宠爱,杨国忠与雄踞范阳的节度使安禄山逐渐因为争权夺利产生了矛盾。
公元755年的冬天,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起兵反唐,打出的口号就是铲除杨国忠。这场席卷大半个唐朝的安史之乱,不但让杨玉环香消玉殒,更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安禄山久经战阵,手下兵卒也骁勇善战,唐兵、胡兵共计15万人,对外号称20万大军。自范阳起兵之后,安禄山大军每日行军六十余里,一路上势如破竹,一个月后就渡过黄河到达陈留郡。陈留太守郭纳刚开始还像模像样的抵抗了一阵,等到安禄山大军兵临城下时,立刻就出城投降了。
当时大唐王朝久无战事,叛军又声势浩大,所以安禄山大军所过之处的州县太守、县令无不望风而降。可是,一路高歌猛进的安禄山大军,却在睢阳这个地方遇到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18万大军,竟然被区区7000人阻挡了数月之久,最终错失了一统天下的良机。
公元756年,安禄山手下大将张通晤攻陷宋、曹等地,谯郡太守杨万石望风而降。真源县县令张巡不愿投降叛军,遂带领手下兵卒百姓一路沿睢阳渠向南撤退。当时张巡手下只有劣马三百匹,兵卒三千余人,退至睢阳后与太守许远及县令姚訚合兵一处后,共同抵抗随之而来的叛军。
公元757年,此时安禄山已经被次子安庆绪指使宦官李猪儿所害,安庆绪成为了安史叛军名义上的统帅。他为了攻取江淮之地,派遣部将尹子琦率领十多万大军猛攻张巡等人防守的睢阳。当时睢阳城中的守军只有7000余人,而叛军最多时达到18万人。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张巡率领睢阳城内守军与叛军交战400余次,斩杀叛军10余万人。
虽然睢阳城最终还是被叛军攻破,但是张巡仅用数千人就将安庆绪的18万大军阻挡了数月之久,使得富庶的江淮之地得以保全。睢阳之战不但使唐朝得到了喘息之机,还牵制住了大量叛军,为郭子兴、李嗣业等人集结兵力赢得了时间,更为唐朝反击叛军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张巡等人依靠一座小小的睢阳城,将安庆绪的18万大军阻挡在城外长达10个月之久,使得安庆绪错失攻入江淮之地的良机。那么,安庆绪为什么不绕过城池直取后方?在历史专家眼中看来,安庆绪其实是有过这个想法的,但是他却并不敢真的这样做,也就是说他想绕但不敢绕。
古时候打仗,为的就是争夺城池和土地。遇到久攻不下的城池,如果选择放任不理或者绕过去的话,无疑会使自身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而且,古时候打仗特别依赖粮草供应,如果绕过去的话,也会使己方的粮道暴露在对方的攻击范围下。而大军一旦失去粮草供给,败亡也是早晚的事。
特别是对于农耕文明来说,城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依托,如果采取绕路的方式,显然是一个十分不可取的策略,会使己方陷入进退不得的尴尬境地。在两军交战时,将自己的背部暴露给敌人,无疑是一个十分不明智的决定。
在古代历史上,也只有游牧军团可以绕过城池直取后方,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并不是占领城池,而是尽可能的劫掠财货。对于志在争霸天下的安庆绪来说,虽然明知道睢阳是个难啃的硬骨头,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和张巡僵持,最终错失席卷江淮之地的机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