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中国历史上艺术成就最高的皇帝宋徽宗曾钟情于汝窑烧制的瓷器,在崇尚含蓄婉约的朝代,自上而下的审美取向均是以素雅的汝窑瓷器天青色为贵。而后任朝代兴亡,审美变迁,天青色始终都被人喜爱,哪怕是审美杀马特没能遗传他爹半点美学造诣的乾隆帝,面对天青色也逃不出一个「真香」定律。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华语乐坛黄金组合周杰伦加方文山的作品《青花瓷》更是让天青色从传统文化过渡成为流行文化的一个符号,即便如此,天青色依旧是个模糊而高远的意象。朝九晚五格子间,公交地铁出租屋,我们实在太缺少看一场雨过天青的机会和时间,因而地面积水反射出来的赛博朋克霓虹色似乎才代表着新的色彩体系。

如果说,抬头所见的烟雨和天青色都不好等到的话,那么应该会有人想着,低头取一些细腻粘土烧制上釉,做成器物,供人摩挲把玩,这便是魅族17Pro天青色。

从追求陶瓷质感,到有质感的陶瓷

魅族17Pro的背部材质采用了陶瓷,天青色版本更是和中国台湾名窑晓芳窑合作而成。

在我的印象中,魅族其实有多款设备是在追求陶瓷质感的,在塑料背壳时代,MX3通过IML薄壁成型工艺,在白色珠光塑料的基础上再加一层透明塑料,也能营造出晶莹温润的感觉,无论是观感和触感,都有陶瓷的感觉。

▲白色为魅族15,青色为魅族17Pro

而后在被评为2018上半年最精致国产手机的汝窑白魅族15上,通过金属机身加烤漆7次喷涂7次烘烤5次打磨的方式,再一次做出了近似于白色陶瓷的质感。

所以魅族17Pro背部最终选用陶瓷材质,有一半是意料中的必然,毕竟先前他们已经想尽办法在塑料或金属机身上呈现陶瓷神韵了;另一半则是一些惊喜,无论是从文化意境,或者最终成品来看,天青色的选取都像是给魅友们的一个交代,证明魅族依旧审美在线工艺出众。

如今的玻璃加工工艺百花齐放,颜色也越来越前卫,从五彩斑斓的黑到艳光四射的银都有,但陶瓷走的是另外一条路。魅族17Pro的一体成型精密陶瓷工艺,讲究的是观感含蓄,触感温润,质感隽永。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现在不小心把魅族17Pro给丢了,千年后它成了出土文物,那时候的人类依旧认为它有美学价值,就像现在我们认为汝窑的瓷器有美学价值一样。

如果说艳光四射玻璃的美是放肆,那么素雅婉约陶瓷的美就是含蓄,前者让人惊鸿一瞥就过目难忘,后者嘛,第一眼看着觉得平平无奇,但是会越看越喜欢。

因为光线的流转,其实背部颜色也会有一种轻微的渐变感,体现在边缘更白,而中间更青,不过这种渐变倒不是那种规律的工业秩序感,更有一种手作工艺品的朴拙。

也正是因为天青色陶瓷有这种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美感,所以我更希望魅族17Pro的背部更完整一些。某种程度上说,五星连珠的摄像头排列其实还有些破坏背部设计的,不过在多摄和大底的趋势下,不管是摆成浴霸,摆成红绿灯都有人说道,这部分,只能这样了。

相比于后置摄像头排列的连绵千里波涛汹涌,那么魅族17Pro的前置摄像头就堪称沧海遗珠,它的直径仅有2.99毫米,几乎是业界最小的那一批挖孔。这种挖坑大小的差距,在和一些前置药丸双摄对比的时候就相当明显了。

自始至终,魅族也都没使用过曲面屏,这次旗舰机17Pro也是如此,不过作为工艺上的弥补,17Pro实现了三边等宽,不看略微宽一些的「下巴」的话,其实和iPhone11Pro系列的边框观感类似,R角处理也是异曲同工,这里魅族稍稍胜出一点的是边框还要更窄一点。

与iPhone也有相同之处的地方就是机身配重,魅族17Pro上下部分的重量分布接近1:1,左右重量分布也差不多,这使得机身的重心在中心处,握持起来更为踏实。

当然,陶瓷材质带来了上佳质感之外,也带来了额外的重量,相比于玻璃材质背面的魅族17,同尺寸同三围同电池容量的魅族17Pro重了20克,达到了219克的重量,手劲小的人可得好好掂量这份坠手的美了。

拍照,可堪大用

从魅族16sPro的「三只红绿灯」,进化到17Pro的「五颗鱼丸」,可以说这一次在参数上,魅族的影像系统表现有些值得期待。

魅族17Pro的四摄分别是:

6400万像素索尼IMX686主摄

800万像素OV08A10长焦

3200万像素索尼IMX362超广角

三星S5K33D3D深感传感器

其中,6400万像素主摄和800万像素的长焦组合起来,实现了等效26mm到210mm的混合无损变焦,最大是8倍变焦,虽然比不上其他动辄50倍60倍的望远镜,但是即便到了8倍的焦段,画质依旧可用。另外那颗3200万像素的超广角是魅族定制款,等效焦距15mm。

以下,就是从广角,到主摄,到2倍,再到8倍变焦的一组全焦段同场景样张(关闭AI增强,默认模式,选取中心建筑对焦)。

▲超广角

▲主摄1X

▲主摄2X

▲长焦8X

可以看到,相较于主摄相当稳定的表现,超广角镜头成像效果要差一档,整体成像偏暗。另外长焦8X的解析力只能说是够用,毕竟不能对手机端长焦的画质要求太多。

不得不说的是,魅族17Pro的这个超广角,真的是超级广,如果说上面的开阔景观不足以说明它有多么广,那么下面的对比就相当明显了。

在这栋环状建筑内,主摄取景只能取局部,而超广角就有了「坐井观天」的视角。

另外,这颗超广角镜头也兼任了微距镜头的责任,坦白说,在这个场景,它的表现相当优秀。

▲微距

在大概3厘米的极限对焦距离拍摄咖啡杯,杯壁上细密的水珠清晰可见纹理分明,在这个距离,一般的主摄是对不上焦的。

比较考验摄像头水平的场景有大光比的复杂光线场景,比如下面这一组(关闭AI增强,默认模式,对焦在前景货架):

▲主摄1X,关闭HDR

▲主摄1X,开启自动HDR

这一组室内样张中,两张的前景差不多,主要是室外的后景就相当大的区别。在关闭HDR的情况下,第一张的后景白色围栏通通过曝,毫无细节可言。而在开启自动HDR之后,第二张的后景围栏的效果就非常自然,画布的细节可以辨认。

看完HDR效果,我们接着来看夜景。这里拿出对比产品是18年发布的某一款iPhone,这里拿出前代手机自然不是为了突出17Pro,而是因为这款iPhone的夜间成像效果,非常接近人眼所见的水平,所以这里的对比其实是看看相比于人的感知,魅族17Pro的夜景能力能到哪里?

▲人眼所见亮度

▲主摄1X,默认模式

这里的对比就相当明显了,魅族17Pro的夜间成像亮度要比人眼所见高出两三档,当然问题也有,比如几处的高光没压住,整体解析力一般般。

为了解决压高光和解析力的问题,魅族17Pro也有夜景模式来提供更好的夜景拍照效果。

▲主摄1X,夜景模式

通过两张夜晚样张的对比,可以明显看到,开启了夜景模式的照片解析力明显上了一个台阶,建筑物的线条清晰许多,同时高光也也压得更好,水面波纹可见,不会是一坨反光。

综合来看,魅族17Pro这颗索尼IMX686主摄表现还是对得起其2020年旗舰影像传感器的定位(其他土豪大底定制不做对比),在HDR和夜景模式下表现可堪大用。另外那颗超广角摄像头真的是超广,并且在微距模式下也有很好的表现。因此,对于一般用户的需求来说,这一次魅族17Pro的影像系统肯定是够用的。另外,此前魅族在给照片做AI增强的时候,会强行拉高饱和度对比度,让画面更为浓郁,到了魅族17Pro这一代,整体AI增强就克制得多了,开不开启全看个人喜好。

▲小挖孔配合环形电量显示,进一步减少突兀感

一款主流旗舰

曾经在魅族15的体验中,它有个地方让我很疑惑:魅族15的许多细节配置,比如线性马达摄像头闪光灯包括工艺都堪称高端,用料十足,但是处理器和闪存却直属于中端,最后又卖一个不高不低的价格,定位上有些左右横跳。

到了后面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16系列就整体正常多了。至于魅族17Pro,对于魅族来说也有着一些特殊的意义,它是魅族第一款5G手机,也首次引入了高刷新率屏幕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也就是说,它是一款可以拿出去和其他品牌旗舰机扳手腕的产品。

曾经魅族在时代洪流面前颇为自我,这种态度赋予了魅族独特的品牌和产品内涵,但也注定并不是所有人都爱它。

魅族17Pro大体上,是一款不会让大多人排斥的产品:

屏幕:6.6英寸,90Hz刷新率,180Hz触控采样率,2240×1080分辨率,1100nit区域峰值亮度

三围:160mm×77.2mm×8.5mm,219克

RAM+ROM:8GBLPDDR5内存+128GBUFS3.1闪存/12GBLPDDR5内存+256GBUFS3.1闪存

处理器:骁龙865SoC+X55基带

其他相机特性:4K60fps录像,480fps慢动作

电池:4500mAh,30W有线快充,27W无线快充

其他:第三代「双·超线性立体扬声器」+mEninge3.0线性马达

在基础配置这块,魅族17Pro都用到了市面上第一档的配置,比如90Hz刷新率+180Hz触控采样率屏幕,虽然参数上不是业界最高,不过也算优秀了,屏幕观感优秀,毕竟魅族和三星的供应链也是老相识了。

在国产手机里面,魅族是很早一批重视马达震感体验的,同时,Flyme也是在各种地方针对线性马达震感做出了优化,所以单就这一点的软硬结合来说,魅族是走在前面的。无论是键盘打字震到心神荡漾的咚咚咚感,还是调节镜头焦段的拨盘的哒哒哒感,再就是手指滑动屏幕边缘按照首字母寻找应用的捷径是产生的齿轮拨动感,会让用户觉得,虽然智能手机外在的机械结构越来越隐性,但线性马达模拟出来的各种震感却足以缓解对机械结构的怀念。

再一个就是魅族的扬声器,做声学起家的魅族近来执着于双扬声器,毕竟两个扬声器在立体声表现上强不少。虽然说万元以下听个响,但是很明显,魅族17Pro还真的挺响,我把它和iPhoneXsMax放一起用最大音量播同一首歌,结果是魅族手机的大喇叭稳稳盖住iPhone的声音。

LPDDR5的内存和UFS3.1的闪存搭配也是今年业界顶级旗舰的标配了,这块到顶了,加起来就是一个字:快。无论是打开相册,还是应打开速度,整体来说相比于一两年前的设备有明显的响应速度提升。

最后就是高通统一分配的骁龙865+X55基带的组合,没悬念,除了跑分做压力测试,也没啥应用能榨取它的性能了。于是乎,例行安兔兔和AndroBench看数据吧,今年的魅族可以再一次喊出「不服跑个昏」了。

在跑分的同时其实我也有点儿担心,这么厚的陶瓷背板会不会对散热不好,于是顺带着也做了个测温,运行半小时《王者荣耀》之后,在26度室温下,魅族17Pro背部最高温度是34度出头,属于玩大型游戏不会烫手的水平。

那么,在什么时候,魅族17Pro会真的热起来呢?答案是它躺在无线快充充电板上的时候。

在峰值充电的前10分钟,27W的充电功率能给4500mAh电池的魅族17Pro充进16%电量,不过这个时候温度也会提高。由于最近广州已经完全入夏,晚上回家在30度的客厅室温里做无线充测试做了一会儿之后,手机应该是感应到温度升高,就降低功率了。所以提个醒,高功率无线快充肯定会带来散热压力,夏天使用时需要考虑下环境温度。

▲银色不锈钢边框呈现出青色的反光

前不久有句歌词非常火: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今年的魅族呢,在从曾经的少年一下子步入中年之后,仿佛是回到了青年的样子,产品里面依旧有当年少年时候的意气,不过却成熟许多。机型精简之后,魅族的产品能力也得以集中,无论是魅族17Pro还是Flyme8.1,其实都能感受到「珠海小厂」的投入了自己的思考。

智能手机发展到现在,牌桌上的玩家已经不算多了,现在的旗舰机整体水准也都很高,魅族17Pro当然也可以归进去,而于这个市场而言,也需要魅族这样愿意在交互和体验等看不见地方下功夫的厂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