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是西湖大学校长,也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院长,他曾在《开讲啦》用一句话道出了心中无奈:“看着从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等国内一流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我的心里感到不平衡。”近几十年来,中国培养的天才去往国外后,很多都一去不归,这本无可厚非,毕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可是,举重天才姚丽被派往国外后,却否认中国曾经对她的培养,还称自己仅在中国暂住过,这是为何?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西楚霸王项羽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重选手,只可惜他生不逢时,最终被刘邦逼得乌江自刎,否则到了现代,他一定是个举重高手。不过,相对于项羽,姚丽也堪称是一个天才举重运动员,1985年出生在中国辽宁省阜新市的她,曾被国家寄予厚望。

姚丽从小力气就很大,别人家的女孩喜欢玩洋娃娃,但她却喜欢搬箱子。初中时,姚丽第一次接触到举重,当时的她认为,这是一项与她无比契合的运动项目,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偶然的一次机会,时任辽宁队教练的朱明武发现了姚丽的潜质,他果断将其纳入辽宁省举重队,作为重点新人培养。

往后几年,朱明武一直尽心尽力地照顾姚丽,不但时时关注她的身体状况,还给她买营养品,可以说,朱明武在姚丽身上灌注的心血,简直比自己的孩子都要多。当朱明武转战湖南时,他也不忘把姚丽带在身边,他想让姚丽见识更多的市面,好为以后的奥运赛场作准备。然而,姚丽却在一次公派援外的任务中,一去不复返。

当时,姚丽和队友赵常玲被派往哈萨克斯坦进行短暂的交流训练,但是这俩人随即就加入了哈萨克斯坦国籍,并分别改名为迈娅·马内扎、祖尔菲娅。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显然是无法召回她俩了,所以只能接受现实,再寻找其他的举重苗子。实际上,姚丽二人的背叛行为给中国带来了不小损失,毕竟培养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都是需要靠时间,一点一滴浇灌出来的。

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改名为“迈娅·马内扎”的姚丽代表哈萨克斯坦出战,结果她在63公斤级的对决中,以241公斤的总成绩夺得女子举重的金牌。赛后,不知她经历的哈萨克斯坦记者采访她,连问了数个问题之后,姚丽仍腼腆不语,直到一名俄语翻译及时赶到,才化解了姚丽的尴尬。但是随后,姚丽就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回答了问题,留下一脸错愕的哈萨克斯坦记者扬长而去。

两年后,在伦敦奥运会的举重赛场上,姚丽再次以245公斤的总成绩夺得了金牌,并打破了奥运会记录。新闻发布会上,当以前采访过她的中国记者向她提问时,她却说听不懂中文,只接受英语或俄语提问,然后,她又称自己从没在中国训练过举重,只是暂住过一段时间罢了。

对于姚丽此举,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