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生永远没有最晚的开始,就像那句话说的:“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遇事总是太着急,压不住火,不顾后果、不讲分寸,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后悔莫及。

董卿曾说:“我永远没有长大,但我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人生需要全力以赴,但是不能太着急。”
你知道吗?为了这一天,我足足准备了60年。24岁,当话剧演员。44岁,开始学英语。49岁,创造了造型哑剧,到北京,成立一名老北漂,没房没车,一切从头开始。50岁,进了健身房,开始健身。57岁,再次走向舞台,创造了世界唯一的艺术形式——活雕塑。65岁,学骑马。70岁,开始有意识地练腹肌。78岁,学骑摩托。79岁,我走上了T台。
在知乎上曾经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喜欢急功近利?
文丨武小五(富书主笔)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富书主播安然朗读音频
哪有什么人生开挂,不过是厚积薄发。
01
“不着急”的背后
“不着急”的背后
“不着急”的背后
“不着急”的背后
是“顺其自然”的从容
在《平均分》一书中,康辉讲述了他走上央视《新闻联播》的台前幕后。
那是2006年6月5日晚,作为两名新人,他和李梓萌出人意料地在《新闻联播》中亮相。

03
02
康辉说,上联播,既有“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惊喜,也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欣慰。
当天30分钟的播报,不敢说成功,至少算顺利。
但是,让他想不到的是,6月5日亮相后,一段时间,他俩再未被安排出现在《新闻联播》里,似乎这机会突如其来,又倏忽而去。
那段时间,康辉尽管心里有点疑惑,但他没有找过任何一位领导去询问。因为工作十几年了,他已慢慢学会了不着急。
他继续做着和过去一样的工作,先是帮改版、主持人没有完全到位的《朝闻天下》值了三个月早班,之后回到《晚间新闻》,还有每周日的《世界周刊》。
他还参与了“嫦娥一号发射”等大型直播,和周刊团队先后制作了《不可思议的印度》《瑞典环保行》等系列节目,和过往一样忙碌而充实。
18个月过去了,2007年12月8日,康辉再次出现在了《新闻联播》的主播台,一直到现在。
康辉努力但不着急的背后,蕴藏的是他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良好心态。

04
有人说,人生无非三件事:老天的事、他人的事和自己的事。
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前两件事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那就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改变自己能改变的,不能改变的就坦然接受。
人生总会有顺境和逆境,谁也无法回避,我们要做的就是以顺其自然的心态,努力活好当下,不勉强,不着急,不将就。
人生有时很奇妙,越是急吼吼地去争去抢,往往得不到;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反而会有意外惊喜,离成功更近。
有一句说得好:你只管努力,上天自有安排。
人这一辈子,活的其实是个心态。遇事不钻牛角尖,该释然的释然,该放下的就放下,别跟自己过不去,看淡人生成败,活出一份从容。
是“事缓则圆”的冷静
看过这样一个历史故事。
清代诗人袁枚亲戚的孩子去京城求学,人生地不熟,吃了不少苦头。于是,他拜托一个在京城做丝绸生意的朋友帮忙照顾一下。
然而,半年后,袁枚听说朋友根本就没有照顾过亲戚的孩子,当时很生气,立刻拿起笔准备写绝交信。
可是,袁枚站在桌前,迟迟没有下笔。他闭起眼睛,回想起和朋友多年来的交往,尤其是想起自己当年落魄时曾经得到过朋友帮助的往事,怎么琢磨也觉得朋友不像是不守信用的人。
袁枚担心这其中另有隐情,于是放下了笔。
几年后,朋友给袁枚寄来了一封信,原来,当年和袁枚约定后不久,朋友在生意场上吃了大亏,连房子都卖掉了,没能兑现诺言,一直很愧疚,尤其害怕袁枚的追问。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袁枚根本就没提此事,现在朋友东山再起,便立刻向袁枚解释。
就这样,当年压住怒火没做出过激言行的袁枚,才没因此失去朋友,两人的友谊也更加深厚了。
袁枚的故事让我想起清代俞万春《荡寇志》中的一句话:“看来此事,事缓则圆,急难成效。”
意思是,碰到事情不要操之过急,而要慢慢地设法应付,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
这是一种冷静的处世态度,也是化解人际矛盾的良方。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遇事总是太着急,压不住火,不顾后果、不讲分寸,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后悔莫及。
其实,很多时候,事情的发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是自己的急躁把它想偏了、搞复杂了,最后变得不可收拾了。
《大学》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多一份沉静、心安,就多一份智慧和力量。
想不明白的事,先不想,缓一缓就明白了;理不顺的事,先不理,缓一缓就能理顺;解决不了的纷争,缓一缓,自然能够平息。
事缓则圆,事急则乱。保持一份冷静,自己舒服,他人也舒服,人际关系自然会多一分和谐。

是“厚积薄发”的坚持
2015年,79岁的王德顺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上做了赤裸上身、展现健硕肌肉的走秀表演。

他白发苍髯却胸肌赫然的照片一夜之间疯传网络,粉丝暴涨十几万,赢得了“最帅大爷”“老鲜肉”等称号。
不少网友惊喜地说:“您火了,您一夜爆红。”
王德顺解释说:
“哪有什么人生开挂,不过是厚积薄发。”
王德顺老人的经历,为这句话作了生动的注脚。
真正厉害的人都明白,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每个人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着多年默默的坚持。

获得高赞的回答是:总想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成功。
短短一句话,折射了当下一些人总想走捷径的心态。
有的人入职没几年就想提拔,一个本事没学会就想跨界,有点小成绩就好高骛远;
有的人渴求出名要趁早,赚钱也是越快越好,结果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到了那山没柴烧”。
作家李思圆在《人生需要节奏感》中说:
“其实,努力是一件特别需要沉下心来,长久坚持去做的事情,而且,它成长的土壤特别需要一个人单打独斗,需要忍受无数个孤独和寂寞的日子。”
活得太着急的人,容易急功近利,让自己陷入焦虑之中,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一个人若想成功,不仅需要天赋,还要有合适的机遇,更要有“厚积薄发”的足够耐心。
人生永远没有最晚的开始,就像那句话说的:“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认定了目标,就默默地沉淀实力,多一分坚持和耐心,你就会多一分胜算的把握。

是“不与人比”的智慧
有一次,张涵予参加真人秀节目《心路》,讲述了自己演艺生涯的心路历程。
他在44岁以前演的很多电影中都没有名字,第一部影片演了一个朋友,第二部电影《大腕》,在里面演了一个神经病,有一场戏和一些台词。
熬到《天下无贼》时,算是正儿八经地演了一回配角,一个卧底警察。

但是,张涵予并不着急,并不羡慕那些明星大腕,也不与别人比,因为他知道每位演员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演绎方式,没有可比性,也无法相互替换。
直到44岁那年,他等到了《集结号》里的谷子地这个角色。

张涵予坦言:“好多的事,你得熬到一定程度,熬到火候到了,往前再倒个几年,让我演这个我也不敢演。”
张涵予这种“不着急、不与别人比”的态度,展现了他的生活智慧,值得称道。
放眼现实社会,不少人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竞争中,比职位、比房子、比财富……
比来比去,人们的心里只剩下日益膨胀的欲望和心浮气躁,没有了快乐和幸福。
其实,我们的人生不是演给别人看的戏剧,不是讲给别人听的故事,大部分经历都冷暖自知。

关键在于,你是否活在自己的节奏里,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与价值。
有位心理学家说:一个人的一生,有两种节奏:
一种为生活的节奏,有计划,亦步亦趋,有条不紊;
一种为心灵的节奏,不乱方寸,不慕浮华,不随波逐流,内心住着一个沉稳的舵手,再大的风浪也不能奈他何。
按自己的节奏去生活,不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打乱自己的节奏,这才是生活的智者,才是真正厉害的人。
就像村上春树说的:“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只有你自己的目标才是最适合你自己的目标,只有独立地遵照自己的目标前进,才会活得从容,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城南旧事》里,有这样一段话: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
不着急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淡定,是一种事缓则圆的冷静,是一种厚积薄发的坚持,是一种不与人比的智慧。
人生不必太着急,不纠结于过往,不烦恼于现在,不焦虑于未来,沉住气,迈稳步,你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 明天见 -
每天回复“早安”,悦读君送你一天好心情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