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在真正的历史中,吴国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羸弱,拥有着周瑜和鲁肃的它,同样是三国时期一支不容小觑的势力,若非当年孙策早亡,恐怕三国形势早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但是今天我要说的并不是上述这些风云人物,而是三国时期吴国的谋士鲁肃。

三国杀名将传,以游戏的视角为您解读真实的历史。
从我国的历朝历代开始,“谋士”二字永远都是一个扯不开的话题。古往今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谚语也流传至今。虽然武将实力的强弱也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性的话题,但是在三国时期,吕布的存在也终结了这一争议。但是对于三国时期几大谋士的排名来说,相信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不尽相同的。
其实“三国第一谋士”的头衔曾经被很多人拥有过:不出茅庐便三分天下的诸葛亮、帮刘备袭取西川的庞统、算无遗策却英年早逝的郭嘉、还有火烧赤壁,意气风发的周瑜……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因此也会对某一个人青睐有加,这也就使得大家评定的“第一谋士”会有很大的出入。但是今天我要说的并不是上述这些风云人物,而是三国时期吴国的谋士鲁肃。
可能大家在看到鲁肃的名字时都会觉得有些不屑,这也难怪,因为在《三国演义》这本小说里,鲁肃常常只是扮演着一个“和事佬”的角色,在小说中的笔墨并不是太多。这主要也是因为在罗贯中的个人情感中,吴国就是魏蜀两家的陪衬。但在真正的历史中,吴国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羸弱,拥有着周瑜和鲁肃的它,同样是三国时期一支不容小觑的势力,若非当年孙策早亡,恐怕三国形势早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而鲁肃与周瑜二人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优势互补,他们对于吴国来说也是缺一不可。就军事指挥能力而言,周瑜仅凭一手赤壁之战就足以让所有人哑口无言,不仅带兵在三江口牢牢抵挡了曹操数十万大军,而且在赤壁之战中更是利用火攻,一举击溃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因此声名大噪。但是,鲁肃在赤壁之战中也是功不可没,当时要不是他极力支持周瑜,恐怕连赤壁之战本身都不会发生了。
但是在其他方面,鲁肃对东吴的重要性就要远胜于周瑜了。
鲁肃在任的时候,无论是在治国安邦,还是招揽人才方面,都取得了周瑜无法匹敌的成就。在治国上,鲁肃不仅在稳定税赋、安抚民心、以及部队的训练等各个方面都为东吴制定了良策,而且还举荐了诸葛瑾、吕蒙等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使得江东人才济济,实力大增。
赤壁之战,孙刘两家以弱胜强,打败了曹操,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鲁肃和周瑜的精心谋划。但是鲁肃作为一个高瞻远瞩的政治家,他非常清楚,即使曹操受此挫败,他的实力仍然要比孙、刘二人强大的多。因此无论是东吴的孙权,还是占据荆州的刘备,光靠一己之力是绝对无法与曹操抗衡的。
而现在,摆在孙刘二人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联合抗曹,只有这样才是最正确的选择。所以,鲁肃终其一生都在充当孙刘二者之间的调停者,并且为了达成这一战略方针,不惜被人们当成了一个憨厚呆萌的“老好人”。
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鲁肃的宽容忍让,没有他出色的大局观,那就根本不会有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三分天下了。这也是为什么鲁肃在赤壁之战得胜回归之后,能受到孙权如此热烈欢迎的原因,当时的孙权甚至亲自为其扶鞍下马,并起身示敬,这些迹象,都无一不显示出鲁肃身为一个谋士的重要程度!
此外,鲁肃的才干究竟如何,当时的名士们可都一清二楚,这也是为何周瑜会在临终前极力推荐鲁肃做自己的接班人,以及诸葛亮为何会在鲁肃病逝后哀痛不已的原因,因为他们都清楚,只有鲁肃才能维持住摇摇欲坠的孙刘联盟。果不其然,鲁肃去世后不久,就发生了吕蒙白衣渡江,斩杀关羽的事。所以说,鲁肃在东吴的地位确实是不可撼动的。
所以,鲁肃用他出色的谋略和大局观告诉了我们,他才是名副其实的“三国第一谋士”,但这样一位如此雄才大略的人,却常常被后人选择性忽视,怎能不叫人心生悲叹呢!正如钟敬伯先生在《汇评三国志演义》中对鲁肃的一段评价:“鲁子敬所见即孔明隆中之言也,真是英雄之见略同。人知孔明,不知子敬哉!”
好了,以上就是我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全部内容啦,如果大家想了解三国历史,或者还想知道关于三国杀名将传的最新资讯,欢迎点个关注,谢谢大家,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