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弹子石,重庆人多半会想到如今逐渐走向繁华的它。与弹子石隔江相望的,正是朝天门和江北城。如今,弹子石也开始成为能够与其他两个地方齐名的城市核心商圈。

而关于弹子石的历史,可能很多人都有所耳闻。流传最为广泛的,就是和大禹相关的传说。

据说,在大禹治水的期间,曾娶了涂山氏为妻,具体位置就是现在重庆的南山。而大禹因为治水久久不能回家,于是涂山氏就一直朝着远方,期盼丈夫的归来。后来,因为长时间的守候,涂山氏竟化成了石头,而这块石头就被后人称为“呼归石”。

在大禹治水完成后,返回家中,不见妻子,最后寻找来到这块石头前,竟然从石头当中诞生出了一个孩子,也就是夏启。所以,这块石头便被称为“诞子石”,之后演变为弹子石。

当然了,这种传说只能作为大家口口相传的故事,并没有实际的历史依据。而历史上关于弹子石的名称来历,其实和这里的地形有关。弹子石江边,原本有三根巨型的石柱,并且还支撑着一块圆形的巨石。因为外形上像“弹子”,才将此地取名为弹子石。

弹子石,在重庆发展的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的曲折。曾经也是风光无限,异常辉煌。而到后来,却逐渐落寞,直到如今,作为重点发展的商业中心,又一次开始腾飞。

弹子石在历史上的风光,在重庆开埠时期逐渐兴起。重庆开埠,让南岸区的沿江地带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中龙门浩和弹子石就是非常显著的。作为传统的水路码头,弹子石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交通运输作用。虽然没有朝天门那般的绝对优势,但却是重庆不可或缺的重要码头。

得益于水路码头的交通便利,在弹子石附近,就有了很多工商业的入驻,逐渐将周围环境带动起来。而在重庆开埠之后,更多的外国商人也开始进入到这片区域。也就使得这里出现了很多西式建筑、洋行以及外资工商业。经济发展的刺激,也就使得弹子石人气高涨,繁荣的局面也就此打开。

不过,弹子石的辉煌也基本停留在历史当中。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位于南岸区的弹子石却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传统的水路运输逐渐被其他交通方式所取代,可是弹子石的交通方式却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提升。这里不再受到更多人的青睐,城区的核心商业地带也开始转移,似乎大家已经忘记了弹子石曾经的辉煌。

而现在,弹子石已经成为重庆重点关注的发展核心区域,而随着弹子石老街的正式开门迎客,这里也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并且,出于对商业的开发和利用,弹子石老街和长江边的长嘉汇购物公园已经形成了紧密的一体,用一种现代的方式,重新展现弹子石的风采。

弹子石老街复建了一些历史上的遗迹,通过它们来展现弹子石曾经的风貌。同时,充分利用了重庆独特的山地特性,构造出了九级坡地地貌,而弹子石老街也将此作为主题,和重庆开埠文化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作为核心的“一街两埠四院十景”,让人仿佛穿越回到过去。而同时,新鲜商业体的入驻,也让这里充满了活力。不过,这样的文化创意打造,往往也会陷入一种过分商业化的困局当中。当大家来到此地只为寻求娱乐消遣,而没有得到文化传播,或许就有一些偏离其本意了。

可能很多人会说,其实弹子石老街早已不再,现在这样的称不上老街。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评判,就看大家自己的见解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