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现如今这高考文科和理科,古代科举也分文科和武科,刚才小编讲了有文状元、武状元。小编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地方,比如江西的吉安、抚州、临川,真是出才子的地方,看明清时期建筑,家里挂那大扁,什么状元及第同进士出身等等,看家里的屋子三梁五梁七梁,这都是有讲究的,说明家里边曾经出过进士,或者说出过状元、榜眼、探花等等,这就是小编说的传统和基因加在一块。

高考在我国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广大考生和高考家长来说非常之重要,这都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科举考试

小编今天就来说一说高考,其实高考虽然说是一个现代才有的名词,但是实际上中国古代的时候已经有“高考”了。所谓高考就是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高考和现代的高考还是有本质上的一些区别的,古代为啥叫科举?得先把这词儿拆开来解释一下。科举叫做分科举人。咱经常听到的科举,老是觉得是文举,比如说考个状元、探花、榜眼,考完了之后能进翰林院以后还能当官,其实这是文举。那说到了文举,必然还得有武举。五举相当于武状元、武举人、武探花等等。历史上真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隋文帝,可以说隋文帝杨坚对于现在广大考生是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他的话就没这科举制度了。我们说剂型了,隋炀帝杨广对科举制度又进一步深化。历史上对于杨广的说法有很多,绝大多数都是黑化杨广,比如说杀母夺妹,修京杭大运河是为了到扬州看琼花,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那都是说书先生编的,真正的杨广还是非常有作为的,像进一步的把科举制度落实深化,这就是始于杨广这一块。

隋炀帝杨广

另外杨广修大运河也不是为了看琼花,而是为了拉动南北方的经济发展。隋朝统一之后,隋文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就收归中央了,原来的叫九品中正制,现在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员。隋炀帝这个人有一个爱好特别爱文学,所以就希望读书人在文学方面有更大的造诣,所以开了这样的一个进士科。这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开始。然后又设了明经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了。其实中国历史上对于科举的种种非议由此而来。杨坚的儿子杨广从历史的史书记载,杨广推广科举制度真的是费心费力。当年的时候杨广确实是出于选拔优秀人才的需要,把科举制度进一步深化,由中央到地方,各地也设立了各级的科举考试。到了唐朝的时候,科举场上走出了状元了,进士第一称状元,“状元”这个词其实还是颇有争议的,因为是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创造的,如果没武则天的话,也就没现在“状元”这个词了。此后状元便成了优秀学子的代名词,状元之后的二三名分别称之为榜眼和探花。

古代科举放榜放榜

不论古往今来哪朝哪代,能考第一都是特别厉害的事情,古代的状元更难考,得经过乡试、会试、殿试、三次考试,经过这三考试才有机会蟾宫折桂成为状元,所以说古代的状元多是货真价实的满腹经纶之士。举一个例子,那时候要参加科举制度,要背四书五经。这事放到现如今这难度得有多大?现如今不是有所谓国学特别流行吗?小编看好多家长把孩子放国学班上学国学,有的老师什么都不懂还教国学,现如今能找出大学教授或把这四书五经从头到尾解释一遍,而且能解释明白,这都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了。可想而知,古代的这些举子要把四书五经通读通背、倒背如流,这难度得有多大?

科举考场

所以说为什么古代有那么多皇帝愿意把女儿嫁给状元郎,确确实实是千万里挑一。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时候恢复了高考,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全国万万千千的考生,同坐一张考桌同拿一张试卷,古代科举一开始也这样,全国实行统考,多数年代都是一榜取士,啥叫一榜取士?意思是这一次考试完了之后,一贴榜考没考得上就看这个了。 

古代科举放榜

但是自古江南出才子,北方的读书郎在这科举场上明显考不过江浙这一带的秀才,小编觉得这是有两个原因所导致的,第一个是传统,北方和南方比较起来,南方人文风更胜。有句古话说的“千古文章出江南”,这句话说的什么意思?就指南方向来都有读书之传统,像北方就不一样了,像东北在民国初年晚清末期才开的,广大人民群众闯关东才奔那去,那地方有多少人读书?本来都是骑马射箭的民族,所以说对上学读书,这就不是当地的一个民风。第二点是学习有基因的。小编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地方,比如江西的吉安、抚州、临川,真是出才子的地方,看明清时期建筑,家里挂那大扁,什么状元及第同进士出身等等,看家里的屋子三梁五梁七梁,这都是有讲究的,说明家里边曾经出过进士,或者说出过状元、榜眼、探花等等,这就是小编说的传统和基因加在一块。南方孩子读书是比北方孩子要厉害,确确实实这不服不行。所以说后来科举制度为什么能够演化出殿试?其实很多人不懂,有的人认为殿试是皇上看一眼是吧?皇上说哪个好就哪个好,其实不是,殿试是出于公正和平衡还有照顾这三点原因,才有了殿试。首先皇上亲自把关,看一看这几个举子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第2个是为了南北平衡,大家看过历史的应该知道,明朝就分了南北不同的考卷,靠南边考卷,北边考不同的考卷,而且考试时间也不一样,所以说出现南卷北卷之分的时候,主要就是为了体现一个公正和平衡,甚至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这南卷北卷还不算完,还出现了南北中三卷。看现如今这高考文科和理科,古代科举也分文科和武科,刚才小编讲了有文状元、武状元。

据相关的历史考证,中国古代第一位武状元是宋朝的薛弈,后来薛弈还战死沙场了。这有名的文状元可太多了,比如说唐代的大诗人王维,再包括唐朝的名臣狄仁杰也是当年的状元,现如今咱们更多年轻人对狄仁杰的了解,好像只是个神探。狄仁杰这人非常之有作为,而且学识非常之渊博,最重要的一点也别忘了,狄仁杰确确实实是一个状元出身。再包括小编特别崇敬的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这状元这个头衔里出了名臣武将数不胜数,其实会做买卖的人也有,比如说清末的实业家张謇也是状元出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