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色情标题党,传谣抄袭买流量……为吸引眼球,博取流量,一些自媒体从业者用上了各种手段:有的编造内容,有的使用惊悚标题,有的抄袭他人原创文章,有的甚至发布低俗、色情的内容……11月12日,国家网信办发布消息称近期已会同有关部门,针对自媒体乱象开展了整治专项行动。知名媒体人邓璟称此次行动为“野蛮人的时代过去,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野蛮人”时代的自媒体都干了些啥?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个别艺人粉丝和经纪组织、营销号矩阵、水军、网络公关等个人或组织,通过炒作、捏造、欺诈、虚构内容、虚假刷量、颠倒黑白、诋毁他人、发动网民、诱导传播等方式,非法制造舆论点,裹挟不明真相的公众,严重侵害了他人合法权益、消费者权利、经营者合法权利和政府公信力,已经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

《国家网信办“亮剑”自媒体乱象 依法严管将成为常态》一文称,这些被处置的自媒体账号:

有的传播政治有害信息,恶意篡改党史国史、诋毁英雄人物、抹黑国家形象;

有的制造谣言,传播虚假信息,充当“标题党”,以谣获利、以假吸睛,扰乱正常社会秩序;

有的肆意传播低俗色情信息,违背公序良俗,挑战道德底线,损害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有的利用手中掌握大量自媒体账号恶意营销,大搞“黑公关”,敲诈勒索,侵害正常企业或个人合法权益,挑战法律底线;

有的肆意抄袭侵权,大肆洗稿圈粉,构建虚假流量,破坏正常的传播秩序。

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将其归纳为六大乱象:

自媒体乱象一:低俗色情

自媒体乱象二:标题党

自媒体乱象三:谣言

自媒体乱象四:黑公关

自媒体乱象五:花钱购买阅读量

自媒体乱象六:伪原创

规范“野蛮生长”,进入“文明”时代

自媒体绝不是法外之地。此次国家网信办的整治专项行动表明,自媒体管理已经纳入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绝不允许自媒体成为某些人、某些企业违法违规牟取暴利的手段。不少专家学者也纷纷点赞。

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王四新: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提出要加强对公众账号的分级、分类管理、属地管理和全流程管理。这是一种较新的监管思路,表明今年的互联网信息监管会更加合理、更加科学。地方网信办的监管权力会有所加强。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国家网信办这次对自媒体的整治行动,得民心顺民意,是以保障公众网络知情权和表达自由为核心的,是长期以来网民强烈反应的结果,是依法上网、依法管网和依法办网的重要体现。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张铮:这次整治行动,响应了网民对清朗的网络空间的核心需求,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平台的主体责任,更重要的是维护了正规内容生产者的权益和信心。

据悉,今后有关部门将对自媒体账号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属地管理和全流程管理,形成依法严格管理自媒体的工作常态。对一些屡教不改和继续从事危害社会、扰乱正常秩序的自媒体违规行为坚决从严查处,决不姑息。

这意味着,自媒体再难倒退回“野蛮人”时代,一个“文明开化”、风清气正的自媒体环境将逐步稳定。

从“文明”到“高度文明”,如何做?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呼吁,共同维护网络传播秩序,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而进入这样理想化的“高度文明”时代需要怎么做?专家学者们给出了建议。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自媒体本质具有媒体属性,受众是社会大众,表达场所是网络公共空间,所涉及的内容不仅应遵守法律法规,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而且也应遵循公序良俗和社会公共道德。

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谢永江:与传统领域由政府掌握更多的信息不同,在网络空间,政府开展治理所必需的海量数据往往由网络运营者掌握,政府对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的能力在削弱。在网络空间,网络运营者要比普通企业承担更多的安全管理义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新媒体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导孟威:自媒体平台要积极主动担负主体责任,与时俱进严格管理。用户要对网络热点保持一份审慎与反思的心态,不轻信、不追风、不造谣传谣、不散布不良信息、不侵犯他人合法权利,坚守法律道德、严格行为自律,共同延展公共利益的最大空间。

传播君希望,自媒体账号运营者要珍惜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守法为基、以诚信为本、以崇德立身,合法合规运营,有序健康发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