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说起三国名将,一般都比较认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但是按照正史记载,这个排名是可以商议的,起码吕布是应该被排除在名将之列的。首先是他的战绩乏善可陈,什么一人独拒十八路诸侯、单挑刘关张三兄弟,那都是罗贯中替他打的,李傕郭汜两个战五渣就能把吕布打得丢下王允自己逃命。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吕布在当时已经不是什么“将”,而是像曹操孙权刘备一样,是一方霸主了,甚至比刘备的实力还雄厚一些,张辽高顺等名将是要叫他“主公”的,也就是说,当时吕布已经是统帅而不是战将,就像我们评选三国十大名将不能把曹操算进去一样。

亚夫之风徐公明

徐晃字公明,曹魏阵营右将军,谥号壮候。官渡、赤壁、关中、汉中四大战役参与者。汉中之战,徐晃击破试图攻占马鸣阁道的蜀将陈式,直接粉碎了刘备想要隔绝汉中与关中的联系的计划。 襄樊之战,徐晃率领由新兵组成的部队长驱直入,连破关羽多屯,进而击破关羽,事后被评定为襄樊之战第一功臣,徐晃因此战中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
曹营韩信张儁乂

张郃张儁乂是刘备最忌惮的人物,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北伐,实际是被张郃一个人打回去的,那时候司马懿还在荆州呢,诸葛亮自然也摆不成空城计。张郃弃袁绍投曹操,把曹操乐得合不拢嘴,不但亲自迎接,还大笑:“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
小儿止啼张文远
在三国时期,独自硬抗一方枭雄的,除了张辽张文远之外,似乎就没有别的人了,逍遥津一战,杀得亲自出战的孙权差点丢了老命。那一仗是真正的大将对主帅,结果是东吴的小儿闻听张辽之名而不敢夜啼。魏文帝曹丕评价说:““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孙权也心有余悸:“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气吞山河魏文长
虎威将军赵子龙

一身是胆的赵云赵子龙,因为主要任务是保护刘备及其家小的安全,所以独自领兵作战的机会不多,但是当阳长坂保护刘备妻小、与诸葛亮分进合击取益州、万马军中救黄忠、空营计吓退曹操,被刘备称赞“一身是胆”,蜀汉阵营无不钦佩“虎威将军”。
粗中有细张益德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这虽是一句俗语,但是跟正史中记载的还真差不多,张飞张益德(小说中叫翼德)“勇猛亚于关羽”,但是义释严颜、两败张郃,后来官拜车骑将军,是刘备阵营的第二号武将,是曹营认可的“万人敌”。当阳桥用二十名骑兵马尾上栓树枝故布疑阵,自己据水断桥,瞋目横矛大喝:“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曹营中“皆无敢近者”。
威震华夏关云长
关羽的战功和诸方评价都可以不理,只凭一句“威震华夏”,就可以稳坐蜀汉第一武将的位置,连张飞也只能心服口服,并且“兄事之”。
百骑劫营甘兴霸

甘宁甘兴霸,曾经是个“江盗”锦帆贼,但是却被孙权称赞为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面对关羽从三万大军中精选出来的五千精锐,只有三百人的甘宁放言:“吾往对之,保羽闻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结果是“羽闻之,住不渡,而结柴营,今遂名此处为关羽濑。” 有三百人就敢力抗关羽,还敢以百骑劫曹营:“衔枚出斫敌。敌惊动,遂退”。陈寿写《三国志》,称赞甘宁为“江表之虎臣”。
白衣渡江吕子明
吕蒙吕子明,是东吴名将名臣鲁肃极力推崇的人物,白衣渡江擒斩关羽之后,吕蒙生病,孙权以“迎置内殿,所以治护者万方,募封内有能愈蒙疾者,赐千金。时有针加,权为之惨戚,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常穿壁瞻之,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病中瘳,为下赦令,群臣毕贺。后更增笃,权自临视,命道士于星辰下为之请命。”这种特殊待遇,连关羽在刘备那里也没享受到。
雅量高致周公瑾
要说三国时期第一武将,应该非周瑜周公瑾莫属,因为之所以有三足鼎立的局面,完全是因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曹操,如果那一仗打输了,不但刘备的骨头会被曹操拿去敲鼓,就是孙权也只好俯首称臣。而周瑜已经站到了武将的顶峰,连刘备也不能不佩服:“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说的是雅量高致的周瑜而不是诸葛亮,而且周瑜根本就不会嫉妒孔明乃至气死,要说诸葛亮对周瑜羡慕嫉妒恨,那倒还有一点可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