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过,这不是问题,因为有陈承瑢在,作为东殿文官一把手,杨秀清铁杆亲信(杨是这么认为),陈承瑢可以借助杨之名义,送出“勤王令”,一份给在江西督师的韦昌辉,另一份则是给在武昌洪山大营的石达开。可是,“天京事变”爆发时,聪明过人的杨秀清竟然一点防备都没有,韦昌辉、秦日纲勤王大军居然能顺利进入由东殿兵马控制之天京。

1856年3月,翼王石达开在江西樟树镇击败湘军首席名将周凤山,各路太平军也乘势攻城略地,江西全省八府四十七县落入太平天国之手,曾国藩被围困在南昌孤城,陷入绝地。与此同时,韦俊在武昌击毙湘军二号人物罗泽南,湖北太平军士气大振,湘军被迫屯兵坚城之下,未敢再次进攻。4月,石达开率领翼殿将士四万余人东征,参与天京解围战,与秦日纲、陈玉成、李秀成、涂镇兴、陈仕章等合力摧毁“江南大营”,钦差大臣、湖北提督向荣败逃丹阳时吐血而亡,长达三年之久的天京之围宣告解除,太平天国达到军事上极盛时期。可惜,同年九月,“天京事变”爆发,2万余精干力量死于非命,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失败不可避免。

“天京事变”神操作:精心布局,一步步将事态扩大化

对于“天京事变”爆发,这是一个经久不衰之话题,也是研究太平天国历史必须了解的一个问题。对于此次事变爆发之原因,有些说是洪秀全猜忌、独裁,想做真正的专制君主,让实力派自相残杀,自己坐收渔翁之利;有些说是韦昌辉阴险,公报私仇,滥杀无辜;有些则说是杨秀清太过嚣张跋扈,得罪太多人,于是大伙联合起来对付他,终于酿成惨剧;更有甚者说是杨宣娇“红颜祸水”,凭借自身姿色在诸王之间挑起矛盾。无论何种观点,“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内部权力斗争之表现,是首义诸王自相残杀,没有对错之分。在此,笔者不去探讨此次事变之缘由,而是去发掘此次事变之有趣现象,并与大伙分享。

熟悉近代史的朋友都知道,太平天国实际领导人是东王杨秀清,他集政权、军权、教权于一身,天王洪秀全只是虚位元首,临朝不理政,是象征性人物,算是光杆司令。可是,“天京事变”爆发时,聪明过人的杨秀清竟然一点防备都没有,韦昌辉、秦日纲勤王大军居然能顺利进入由东殿兵马控制之天京;杨秀清死后,在京东殿兵马碾压韦、秦“勤王军”,却没有顽抗到底,被韦、秦一网打尽,实在是不可思议,这是为何呢?这与一人关系密切,即是佐天侯陈承瑢,他神操作“天京事变”:精心布局,一步步将事态扩大化,酿成一场灭顶之灾。

“天京事变”神操作:精心布局,一步步将事态扩大化

说到陈承瑢神操作“天京事变”,就得先简单了解此人,他为何能神操作。陈承瑢,广西藤县人,英王陈玉成叔叔,心情阴险,凶狠狡诈,与陈玉成之光明磊落、大公无私形成巨大反差。陈承瑢早年参加金田起义,担任洪秀全御林侍卫长官,与天王关系密切。定都天京后,杨秀清对其多有拉拢,一步步将其提拔,视他为亲信。“天京事变”前,陈承瑢爵位是“佐天侯”,职务是天官正丞相,东殿集团文官领袖(因牧马人事件,对杨记恨在心)。陈承瑢的特殊身份,使得他可以在天王与东王(实际掌权者)之间自由往来,也可以传达东王诏令,处理日常事务。所以,佐天侯陈承瑢具备神操作“天京事变”之资格,可以充任大导演,当然了,前提是天王洪秀全同意这么做才行。在此,一起来看看“天京事变”之神操作:精心布局,一步步将事态扩大化,十分精彩。

“天京事变”神操作:精心布局,一步步将事态扩大化

第一步:向天王告密“杨秀清阴谋”,激化内部矛盾,挑起冲突

按照李秀成自述,天王、北王、翼王已经结成反杨同盟,共进退,但要将“诛杨行动”付诸实践,还得有一个导火索,即是让内部矛盾达到临界点,让洪秀全下定决心除掉杨秀清。为此,陈承瑢向天王洪秀全告密,说杨准备“谋反”,想自己当天王,现在已经正在筹备之中。那么,说杨“谋反”,洪秀全信吗?答案是肯定的,陈承瑢是洪秀全铁杆亲信,又是东殿文官第一把手,杨秀清之一举一动他都尽在掌握之中,收集杨谋反罪证易如反掌。此外,光杆司令洪秀全平时屡屡被杨秀清欺负,甚至还玩“天父下凡”威胁杖责自己,公开羞辱最高领袖。洪秀全这颗脆弱之心灵,已经无法承受杨秀清之威逼。为了维护仅存的尊严(国家元首),也为了诛杨后夺取朝政实权,洪秀全有了诛杨之冲动,甚至想手刃之。

“天京事变”神操作:精心布局,一步步将事态扩大化

第二步:将“诛杨密诏”送出,让韦、石等诸侯回京勤王

毫无疑问,洪秀全有了诛杨想法,但他必定还在犹豫。道理很简单,杨秀清是最大实力派,手握政权、军权、教权,连天京卫戍之部队都是东殿人马,洪秀全要诛杀杨秀清,谈何容易,汉献帝“衣带诏”之严重后果,洪岂会不知?洪秀全光杆司令一枚,没直属部队,若想诛杀杨秀清,必须发布“勤王令”,让盟友韦昌辉、石达开等手握重兵将士回京,方可行动。但是,天京城内文武要员几乎都是杨的人马,“勤王令”能否送出,还得看东殿的态度。不过,这不是问题,因为有陈承瑢在,作为东殿文官一把手,杨秀清铁杆亲信(杨是这么认为),陈承瑢可以借助杨之名义,送出“勤王令”,一份给在江西督师的韦昌辉,另一份则是给在武昌洪山大营的石达开。

“天京事变”神操作:精心布局,一步步将事态扩大化

第三步:假传东王指令,调开天京城及东王府卫兵,迎接“勤王军”

“勤王令”送出后,并非万事大吉,高枕无忧,因为如何将勤王大军顺利接入城内,并杀进东王府,且还要瞒着杨秀清,不让其发觉,很有难度。当时,天京卫戍部队全是东殿人马,戒备非常森严,如同一座军事要塞,几千“勤王军”从外地杀回来还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这在他人看来就是做白日梦。为了防备江南清军进犯及其可能派出之奸细,尤其是之前的“江北大营”、“江南大营”,天京城内外处处把守、节节设防,校核口令,通宵不断,保持高度戒备状态。所以,为了顺利迎接几千“勤王军”入城,陈承瑢假传“东王令”,以“换防”及军情紧急为由,将京城卫戍部队以及东王府卫兵调往他处,让“勤王军”趁虚而入,直杀东王府,来次斩首行动。

“天京事变”神操作:精心布局,一步步将事态扩大化

第四步:传达洪秀全“北燕受刑”诏令,骗取东殿余党信任,而后屠杀

韦昌辉“勤王军”进城后,抢占通往东王府各条街道,并设置路障,防止城内东殿兵马增援东王府,然后直接冲进府中,将睡梦中的杨秀清解决,同时铲除府内抗争者以及杨秀清妻妾。此时,洪秀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没有第一时间出来公布“诏书”,承认事变合法化,陷韦昌辉于被动,挑起他与东殿集团冲突,双方在城内火拼,后秦日纲投入战斗,韦昌辉略占上风。不过,洪秀全借此机会铲除实力派之意已决,陈承瑢深得其要领,于是勾结韦、秦,假传洪秀全“北燕受刑”诏令,骗取东殿余党之信任,在他们前来“观刑”时,将其一网打尽,全部杀光,一个不留。当时,陈承瑢在幕后操作,又是东殿文官之首,深得洪、杨两位领导之信任,由他出面假传圣旨,东殿人马自然就放松警惕,不料却落入圈套,成为刀下冤魂,实乃悲惨至极。

“天京事变”神操作:精心布局,一步步将事态扩大化

第五步:建议洪秀全不要彻底和石达开翻脸,完全将韦昌辉陷入绝境

韦昌辉、秦日纲迫于无奈诛杀众多东殿将士,而洪秀全还是没有公布诏书,太平天国上下必定是人神共愤,认为韦、秦是此次事变之主谋,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完全将韦、秦推向风头浪尖。此时,石达开从武昌赶回,不分青红皂白,下车伊始就斥责韦、秦,公开袒护东王余党,背叛了同盟;韦昌辉如同一头困兽,只好向石达开痛下杀手。石达开逃跑后,韦昌辉派秦日纲追杀,一直到西梁山。此时,陈承瑢再次怂恿洪秀全,传圣旨给秦日纲,让其放缓进军,不要跟翼王彻底翻脸;秦日纲收到命令后,石达开又正好组建成“靖难”之师,秦日纲只能放弃追击,掉头打清军。韦昌辉没杀成石达开,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拿翼王府开刀,屠杀千余人,而后围攻天王府,将事变推向了最高潮。当然,韦昌辉失败了,被大卸八块,首级送到宁国给石达开。

“天京事变”神操作:精心布局,一步步将事态扩大化

综上所述,陈承瑢神操作“天京事变”:精心布局,一步步扩大事态。先是告密杨秀清谋反,挑起内部冲突,让洪秀全痛下杀手;然后凭借自己特殊身份,将“勤王令”送出京城,让韦、石等手握重兵之盟友回京靖难;接着,调开天京卫戍部队以及东王府卫兵,迎接“勤王军”入城,杀向东王府;杨秀清死后,传“北燕受刑”诏令,骗取东王余党信任,而后将其屠杀,让事态扩大化;秦日纲追杀石达开时,又怂恿洪秀全传旨让秦暂缓进攻,韦昌辉绝望之余,只好走极端。可以说,“天京事变”是一次神操作:精心布局,一步步扩大事态。当然,之所以布局如此成功,酿成之恶果如此严重,根源还是内部矛盾太尖锐,不团结所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