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尘封书籍海洋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伊朗发展得好好的,为什么霍梅尼非要革命呢?
民以食为天,对于老百姓来说吃饱穿暖就是人生的一大幸福,像是改革、战争等除非在自己的身边发生否则他们是不会给太多的关心的,所以那些为百姓谋福利的统治者们往往会更受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国家发展的好、百姓生活安逸幸福、没有外敌入侵国家的发展绝对会向更好的方向去发展,但事无绝对总会有例外发生,就拿伊朗来说吧当年明明发展得好好的霍梅尼却非得要搞革命,原因是什么呢?
1977年开始伊朗接连出现了很多次的游行示威活动,但由于参加的人数较少当时的伊朗政府根本就没有把这些人放在心上,这也就给了霍梅尼想要更进一步的希望。那个时候经历过白色革命的伊朗逐渐开始摆脱宗教的束缚,女子再也不用戴头巾黑纱遮面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生活,整个国家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着。所以那些所谓的游行示威活动不是老百姓的不满而是以宗教领袖霍梅尼为代表的教士们的不满,他们不甘心自己手中的权力就此削减于是不断地扩大游行示威活动的范围并不惜产生流血事件,说到这里大家肯定很好奇为什么霍梅尼非要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搞事情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大概有以下两点:
丧子之痛使得霍梅尼怀恨在心
霍梅尼有一个名叫穆斯塔法的儿子,穆斯塔法作为伊朗著名的宗教专家深受霍梅尼的喜爱,霍梅尼一度将其视为自己的接班人。也正因为这个儿子让霍梅尼和巴列维政府结下了梁子,巴列维政府诛杀了穆斯塔法丧子之痛让霍梅尼红了眼睛发誓要为自己的儿子报仇,所以私仇成为霍梅尼革命的一个助推器。
几千年高高在上一朝跌落尘埃
历史的发展就是在朝代的不断更迭中进行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在伊朗伊斯兰教已经统治了他们数千年,宗教领袖一直都是处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但是巴列维改革后宗教世俗化,教士阶层退出了国家权力的中心,作为宗教的最高领袖霍梅尼自然不甘心大权旁落,螳臂当车都要一试,所以公仇是霍梅尼发动革命最主要的一个因素。
综上,公仇私恨全都凑到了一起霍梅尼也就顺理成章的领导了革命,从最初的几百人到后来的几百万人他们如愿推翻了巴列维政府,霍梅尼在赢得了革命的同时也使得伊朗倒退了几十年,再次回到那个落后又贫穷的国家。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