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事論事,就算文中的妻子選擇辭去工作,專心顧家,也可能會因爲家庭經濟的緊縮而患得患失,無法保持平靜,沒了安全感自然也不能給孩子和老人,提供高質量的陪伴。原來這樣的日子倒也其樂融融,哪能想到偶然的一天,老公接到了鄰居的電話,說婆婆不見了。

導語:

所謂“甘蔗沒有兩頭甜”,婚姻也是如此,難以十全十美,又沒法兩邊討好,所有選擇的背後,都有各自的代價。

當下的社會,雖然對女人有所苛求,但相應地,地位也有所提升,除了工作賺錢,也擔負了更多的家庭責任。

家庭和事業是相輔相成的,家庭不和睦,沒心思做事業,事業不順利,家庭就可能出現問題。

對於女人來說,家和萬事興固然沒錯,但伴侶的立場和態度也不可忽視。

有人說,兩個人的同心合力可以創造幸福,一個人的拙智足以撕碎婚姻,來看看今天的故事。

傾訴人:姚女士

我和老公是大學同學,都出生在農村,畢業以後我跟着他回到了他家所在的城市打工,第二年我們結了婚,第三年有了孩子。

老公家裏有個姐姐,幾年前就嫁到了數百公里以外的遠方,公公去世的早,只剩婆婆一個人在鄉下的農村生活。

我和老公結婚以後就有意把婆婆接過來,只是她沒讀過書,思想又過於保守,對城裏的生活不但提不起興趣,反而還有些牴觸。

爲了不給婆婆增添負擔,孩子我一直帶在身邊,產假期滿後,又托熟人給寶寶請了個保姆,算是解了後顧之憂。

原來這樣的日子倒也其樂融融,哪能想到偶然的一天,老公接到了鄰居的電話,說婆婆不見了。

這下可急壞了我們,請假回家又發動親戚朋友四下尋找,一時之間焦頭爛額,後來接到通知有好心人把婆婆送到了附近的派出所。

老公知道自己的母親近兩年記憶力衰退得明顯,只是沒當回事,以爲是年事已高的正常現象。

通過這一檔子事,他才後知後覺,原來婆婆是患上阿爾茨海默症,說白了,老年癡呆。

那些日子,沒少受親戚和老鄰居的指責,甚至遠在他鄉的姐姐,都埋怨老公的大意,還叮囑一定要把婆婆接到身邊,好生照看。

接是接來了,可問題也來了,老公話裏話外地想讓我辭去工作,在家照顧這一老一小。

我沒同意,一來是害怕,現在婆婆手上已經沒了輕重,會不經意把孩子掀個大跟頭。

何況老虎還有打盹的時候,萬一孩子要是出了什麼狀況,這輩子都無法原諒自己。

二來是擔憂,老公的收入不及我,如果我放棄了工作,非但全家的生活難以保證,反而會把壓力都施加在老公肩上。

兩害相權取其輕,不如把婆婆就近送到養老院,這樣既可以時常去探望,又能保證孩子的成長。

以我們目前的收入,只要不在橫生枝節,還能承擔得起。

老公登時急了眼,說我逃避責任,“兒子好好的,怎麼能把老人送去養老院?那不得被人家戳着脊樑骨說我不孝順?你不顧及臉面,我還不想讓人家指指點點呢。”

我還是不同意辭職,如果不能經濟獨立會讓我很沒有安全感,不管以後怎樣,首先我得養得起自己和孩子。

老家的表姐從婚後一直全職在家,如今不惑之年被拋棄,找個工作都費勁,整天怨聲載道的。

我的堅持讓老公不再好言好語地商量,氣急敗壞地撂下了一句,“要麼辭職,要麼離婚,你自己選。”

我本來就容易患得患失,被這樣一通惡言相向,反而好像點醒了我。

當初的婚房都沒曾讓婆家出過一分錢,孩子也沒讓婆家出過一份力,沒和老人紅過臉,自己上班賺錢又要操持家務,尚且還被這樣對待。

假如自己沒了經濟來源,那又將會是怎樣的處境?我不敢想。

我選擇離婚,人家也沒挽留,整個過場比結婚要容易得多。

也就是一年的光景,我帶着孩子再婚了,前夫還是把老人送到養老院,而他自己還是一個人生活。

孔雀心語:

孩子的利益,伴侶的感受,老人的情緒,都值得尊重。

只要夫妻二人對彼此有信心,就一定能夠找到一個折中的辦法。

就事論事,就算文中的妻子選擇辭去工作,專心顧家,也可能會因爲家庭經濟的緊縮而患得患失,無法保持平靜,沒了安全感自然也不能給孩子和老人,提供高質量的陪伴。

再退一步,倘若能得到丈夫的理解和鼓勵,共同應對眼下的難關,自不必多說,遇到再大的坡都能爬的上去。

但凡遇到大男子主義的那種自以爲是,吆五喝六的,到頭來,婚姻還是一地雞毛,白白犧牲了自己。

還是那句老話,女人一定要善待自己,不要苦熬了自己反被嫌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