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汉末三国历史,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马中赤兔,人中吕布”,道出了吕布的英武不凡,跨赤兔、执画戟的吕布,有着强大的战力,于此同时吕布麾下谋臣良将阵容强大,却还是一个失败者,尽管他一度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但却是一个悲剧角色,被曹操击败,最后被杀。这是为什么呢?

吕布,字奉先,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曾与司徒王允共谋诛杀董卓,兴平元年,吕布趁曹操攻打陶谦时与陈宫、张邈等叛乱,入侵曹操的兖州,占据濮阳,兖州所属郡县一同响应,曹操只剩下三个城池尚在掌控之中,形势异常危急。而此时的吕布麾下谋臣良将阵容强大,文有陈宫、许汜、王楷等为谋士,武有高顺、张辽、成廉、魏续、侯成、郝萌、曹性、宋宪、薛兰、王贺、李封、刘何、秦宜禄等大将。

陈宫之谋略不在卧龙、凤雏之下,高顺的陷阵营曾经天下无敌,还有一个智勇双全的张辽,为什么还是被曹操击败?原因很简单。

第一:吕布勇而无谋,心无大志。

对于吕布的个人形象,无论史料,还是演义小说,都突出了吕布的武艺超群的形象,史载:“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在与郭汜的单挑之中,以矛刺中汜”,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在对抗黑山军张燕的时候,“燕精兵万余,骑数千。布有良马曰赤兔。一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遂破燕军。”

但是吕布却有勇无谋,胸无大志。吕布行事并不独立,而是经常性、习惯性地依附于他人,先是丁原、董卓,后又是依附袁绍和张扬,完全是依附别人而活的诸侯,要不是遇到陈宫,连不要说逐鹿中原,连最起码的偏安一隅的志向都没有。

第二:吕布并非良好的统帅

吕布是一员猛将,无可厚非,但是并非良好的统帅。吕布麾下有着精兵强将,有着连曹操都不敢小觑的并州军,在跟曹操对战濮阳的时候,还平分秋色,各有胜负,可是还是遭遇惨败。一方面是吕布本身统帅能力不够,其次,就是不善于用人,忠于自己的无敌大将高顺不受重用,而任用与自己有亲的魏续和宋宪。陈宫之谋不听,却听严氏的片面之语,从而错过突围的最佳时期,以至于困守下邳。

第三:吕布品行差,唯利是图

吕布有勇无谋,还非常没有品行,故而在演义之中,被骂成“三姓家奴”。吕布的一生充满了背叛和忘恩负义,丁原发现并重用他,他却杀丁原而认董卓为父;董卓收吕布为义子,吕布却为貂蝉而弑父;先后投靠袁术、袁绍、张杨等人,却又继而叛之;危难之际投靠刘备,却又乘危夺了刘备的徐州;如此的见利忘义,使得吕布失去了人心,也就不可能成功。正如陈寿评价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

纵观吕布一生,尽管麾下谋臣良将阵容豪华,却其缺乏长远目光,又胸无大志,待人不宽,以至于手中的一副好牌彻底打烂了,死亡也就成为其最终的归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