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套作品,包括沃霍尔后来一系列的罐头画、可口可乐画、肥皂盒,都成为了消费主义文化艺术的支柱——他专门挑选商品世界中最成功的商品来描绘,在艺术里展现观众喜欢的东西,进一步扩大了广告的符号作用,模糊了艺术作品和商品的界限,也因此深化了当代世界的美学消费观。就像是当时5、60年代的美国,由广告人炒起来的「美国梦」的概念:「一个家+一台彩色电视+一辆福特轿车」,其实是消费欲望驱使着人们去判断是什么才是生活、什么是每个房子都需要的东西、什么才是幸福等概念与价值判断,这些艺术作品都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艺术家对消费主义进行的自我批判。

有哪些讨论消费欲望的当代艺术作品?

文 · 苏也

消费欲望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随着全球化的脚步,已成为了一场世界性的文化运动。在中西方世界中,描写和讨论消费欲望、消费主义、消费文化的当代艺术作品,数不胜数。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国60年代的一批波普艺术,以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为例。他把一种大规模生产的商品形象转变为一种艺术形象,展现了消费主义的现实。

Andy Warhol – Campbell Soup Cans, 1962

面对这一墙的罐头画,就像是面对一架子的商品本人。艺术家在这里完成了两件事情:第一,打破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精英意识」,不展现老百姓看不懂的东西,反而着重刻画人人都看得到、看得明白、十分熟悉的事物形象;第二,这些画完成了艺术的价值转变工作——将这些罐子直接从超市带到我们的美术馆墙壁上,把不是艺术的原材料转换成为一件重要的艺术品,体现了消费主义中的商品符号化,隐喻了新时代的美学消费观。

这套作品,包括沃霍尔后来一系列的罐头画、可口可乐画、肥皂盒,都成为了消费主义文化艺术的支柱——他专门挑选商品世界中最成功的商品来描绘,在艺术里展现观众喜欢的东西,进一步扩大了广告的符号作用,模糊了艺术作品和商品的界限,也因此深化了当代世界的美学消费观。

另一位美国的波普艺术家,詹姆斯·罗森奎斯特(James Rosenquist)也是在作品里反复利用了商品的形象,做出了拼贴、并置和重组的工作。

House of Fire,James Rosenquist,1989

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罗森奎斯特一直致力于创造出一种巨型的绘画艺术,这种图像的风格十分特殊,用巨大的商品形象,结合了如同好莱坞大片式的视觉美学,如枪炮、速度、美女等符号,创作了一批始终如一的具有迷人气质的绘画作品。

他在早期曾在美国中西部和纽约市当过一段时间的职业广告牌画家,这样的早期经历和当过插画师的沃霍尔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在20世纪60年代,罗森奎斯特就成了美国波普艺术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并因为自己的「大而刺激」的绘画而闻名。

James Rosenquist 作品

罗森奎斯特的绘画直接反映了消费主义的文化景观和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文化、经济、政治。他的作品有如广告牌一样的大小,在美术馆中产生了奇异而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并且,罗森奎斯特在绘画中展示了他对于纹理、色彩、线条和形状的长期兴趣和精湛的掌握,那种介于抽象绘画和写实技巧之间的风格,持续影响了年轻一代的艺术家。总体来说,他借鉴了广告的符号与形式感,利用和大众媒体最为紧密相连的图像,唤起了观众在美术馆里对于现代消费生活的真实感觉。

再让我们退回一步,看看波普艺术的起源。其实,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波普艺术始发于英国,具体可以追寻到爱德华多·包洛奇(Eduardo Paolozzi),还有代表人物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那里;但是,因为Pop Art的第一批标志性的艺术作品均来自于美国,所以大家都以为波普艺术是发自美国的也合乎逻辑。

Richard Hamilton – 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s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 1956

1956年,理查德·汉密尔顿创作了这样一幅画,《是什么让今天的家园如此与众不同,如此吸引人?》,这张拼贴画十分讽刺地评论了资本主义的现代生活面貌,把物质条件和符号美学作为了幸福生活的重要元素。这张作品,具有粗糙的广告画风格,各种组合、物件、人物、商品到整个室内家具的概念,据来自于美国当时的杂志内页。这种漫画形式的组合,描绘出了当时每个人都希望的理想生活场景的视觉幻想。在这个虚构的、现代化的摩登客厅里,一个健美运动员和一个滑稽性感的舞者成为了这个「家」的男女主人,一方面展现出消费文化中人们追求的完美身体,一方面给予这种不切实际、且十分肤浅的观念一种幽默的批判。

就像是当时5、60年代的美国,由广告人炒起来的「美国梦」的概念:「一个家+一台彩色电视+一辆福特轿车」,其实是消费欲望驱使着人们去判断是什么才是生活、什么是每个房子都需要的东西、什么才是幸福等概念与价值判断,这些艺术作品都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艺术家对消费主义进行的自我批判。

Barbara Kruger 作品现场

到了70年代以后,崛起的女性艺术家群体也开始讨论消费主义。由于,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女性,也就是一个家庭的女主人多半是负责家庭采购的消费者,因此,在超市里买一大车快销品的主妇成为了女权主义者们主要攻击和讽刺的对象。

Barbara Kruger ,I Shop Therefore I Am, 1987

著名的女权主义艺术家,芭芭拉·克鲁格(Barbara Kruger)就创作了一系列利用了醒目标语和黑白照片的概念艺术作品。这些作品,通常包含红色的大写文字,喊出了十分具有讽刺性的口号,再覆盖上墙壁、广告牌、公共汽车或建筑物的外墙。作为一位多产的女权主义者和概念艺术家,芭芭拉·克鲁格创造了一种简单明了、诙谐有力的视觉风格,这些作品中最著名的就是1987年的《我消费我存在》(I Shop Therefore I Am)。

她非常了解消费主义的文化和新闻语境中的视觉形态,她利用了这两点,组合出了具有讽刺意味的评论性作品。但更讽刺的是,几十年后,这种讽刺消费主义的作品,又摇身一变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符号,继而被Supreme拿来变成了一种logo和时尚潮流的标签。

Supreme的广告

英国文化研究学者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就曾指出,消费(Consume)一词其实可追溯至14世纪,意义就等同于:挥霍、用尽。而在16世纪出现的“消费者”(consumer)一词,也有相似的负面意思。然而,到了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化之后产生的现代社会形态基本成熟,市场发展与商业文化已经让“消费者”一词转化成中性词,用来对应“生产者”(producer)的抽象概念。而到了20世纪,随着消费行为已进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领域,且不可抽离,”消费“一词已经变得有些褒义,消费行为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例如形成了占有、获得、合法化,且具有支配性的意涵。

Duane Hanson, Supermarket Shopper, 1970

美国雕塑家,Duane Hanson,就以其超现实主义的眼光,塑造了一批日常的美国中产阶级,那些真实到可怕的雕塑作品常常让人在美术馆里看到时吓一大跳。通过完全复制人类的外貌,给作品穿上真正的人类的衣服,并为他们补充了椅子、手推车和婴儿车等道具,Hanson在艺术现场为人体模型打造逼真的「现实现场感」,因此他的人物作品非常受欢迎,也很有代表性。他创造的一批「超市顾客」形象,就因为过于真实,深深地刺痛了观者的心。

之前的几百年间,“顾客”(customer)的需求是出于自我选择的,而产品的供应商则是去满足顾客的要求。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体系中,鼓励消费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一种必要手段,在消费主义兴起后产生的新型社会里,“消费者”取代了“顾客”,成为一种去个体化的抽象形体,其本质是大众,而大众的需求其实是由满足他们需求的一方,也就是”生产者“所创造的。而在当代社会中,生产者也包括了物质的生产(工厂)和文化概念的生产(广告行业)这两个部分。

于是,商品的意义被重新塑造了。一个商品绝不是一个单纯的物件,它的背后是一种观念和价值观的输出。尤其是在品牌的概念被不断实施、重复和强化之后,人们在购买一个商品的时候,其实是更加看重这个物件背后所具备的文化、符号、美学的特质,而不是这个商品的使用价值。这部分的内容在马克思的经济学原理里说的很多。

就像是我们选择买一个香奈儿的包包,绝不是冲着这个包包的实用性去买的,而是买一个价值符号,甚至是一种身份标签。而各种广告行业的存在,就是为了刺激消费,让人产生一种幻觉:那就是,一个人可以通过消费、购买的行为获得广告在这些商品上附加的隐形特质,一种文化和身份的标签符号。

Banksy,Jesus Christ with Shopping Bags, 2005

在2005年Banksy的一个作品中,我们就看到了这位反叛艺术家对于过度消费欲望的绝望观点:一个死去的耶稣被架在一个看不见的十字架上,每只手上都提满了精美的购物袋。这幅作品的意义根本不用多说,人人都能看懂——消费主义杀死了上帝。而这已经不是Banksy第一次把注意力放在消费文化上了。

2015年,Banksy向世界展示了一件几十年来最具挑衅性的大型装置艺术,讽刺迪士尼乐园的Dismaland,从游乐设施到人为景观,Dismaland 变成了一个充满了厌世情绪的末日公园。

Banksy,Dismaland

Banksy,Dismaland

公园里面充满了Banksy早期的街头涂鸦艺术的冷漠态度和后期装置艺术的冷嘲热讽,反消费主义的艺术主题,以及对名人文化、明星效应,以及对于移民执法的尖锐社会批评。他还联合了许多当代艺术家,一起创作这个神秘的讽刺世界。然而,这里存在一个最大的讽刺:这个主题公园的确是向公众开放的,公众是抱着游乐的态度来到这里消费;而Banksy这个被誉为“当代艺术里的恐怖分子”的人物,一边在讽刺消费主义的同时,也在艺术市场上成为了最富有的艺术家之一。

Banksy的《女孩与气球》碎片版

相信在去年,大家都在网上看到过Banksy的那场著名的苏富比拍卖中画框“切画”的视频。在拍卖会上,他被卖出了110万美元的《女孩与气球》,结果out of nowhere,画布后的装置在现场就把这幅画切成了条条——现场的所有人都傻眼了。但很快,我们就意识到,这场拍卖也是艺术家的一场最新表演作品:拍卖钉锤的一刻,一件艺术品也就被远远地撕碎了、被抛弃了、被逐出了它原本属于的世界。

Banksy想说什么?这一切意味着什么?这是对资本主义的批评吗?但是,这一幅画却因为在拍卖市场上的独一无二性,现场感所附加的东西,让这张“破画”却增加了更多的市场价值。艺术作品也沦为了消费市场的一种商业产品,自从可以被交易和买卖之后,关于艺术世界变化无常的本性,价值与道德之间的权力游戏,我们看到的还少吗?

今天,许多当代艺术家采用各种视觉和概念策略来质疑消费主义。旨在从内到外解构这一现象,他们探索商业和交换的各个方面,分析产生这些商品的劳动力,讨论全球分销网络,研究价值观念或商品消费在我们身份构建上的问题。也有的艺术家,成为了一种新型消费主义艺术生产者的代表。

在目前世界上身价最高的当代艺术家中,杰夫·昆斯(Jeff Koons)的商业成功,伴随着一起又一起的「抄袭风波」和「自我重复」的骂声,似乎变成了一个「艺术商业化」时代的代表人物。他的早期作品,在80、90年代,还可以看出新波普艺术的意味,具有相当的原创性和挑战性。无论是那些挂在墙上的高级吸尘器,还是泡在水里的篮球,都可以看出他对于安迪·沃霍尔,和达明·赫斯特这样的艺术家的自我评价。

昆斯早期的“吸尘器”系列作品

但是,自从2000年之后,我们发现,似乎在哪里都可以看到Koons的作品:美术馆里、商场里、机场里、广场上、私人收藏中,那些艳丽俗气、缺乏深意的不锈钢气球狗、郁金香、蓝色球踢等各种衍生品,都进一步成为了新型富人阶级的标准家装配备。

昆斯和他的标志性作品

然而这位艺术家却常常在采访中声称自己的「反消费主义」艺术观。

他说,“我的《奢侈品和退化系列(1986)》就是在展示追逐奢侈品的危险。一切都是由不锈钢,人造奢侈品,无产阶级的材料制成。我可以将它融化并将其变成锅碗瓢盆。我试图向人们表明,他们应该学会保持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实力而不是追求奢侈。我没有跑车。我有一些事情要自己处理,例如,我有时候乘坐直升机前往我的农场,但我并没有过奢侈的生活方式。我并没有给市场带来它想要的东西,否则我会永远生产同样的东西。我想干啥就干啥。”

昆斯还声称。 “仅仅因为我成功了,并不意味着我为市场服务。“可我怎么看,都觉得他的所作所为和自己所说的简直是背道而驰。

昆斯和他与LV合作手袋

到底在当代艺术中,如何在实现“反对消费主义”的批评之后,还能够保证自己的商业成功,这似乎是一个十分令人头疼的问题。艺术家与市场之间保持的距离,也许最终决定了一件艺术品的纯粹性,也就是一件艺术作品和一件艺术商品之间的概念差别。

在许多后现代主义学者中,消费主义与文化现状是一个很大的命题。例如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就有好多著作,如《物体系》(1968)、《消费社会》(1970)和《符号政治学批判》(1972)等,他描述了物品被大量生产后,因为被赋予不同的意义与精神,仿佛商品具有了自己的生命一般,进而衍生出自己的体系。

Slavoj Žižek 的油管视频

而当代学者中活跃分子,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Žižek)也同意鲍德里亚的想法,认为后现代主义中,人们对物品或商品的消费心理是一种狂欢与释放,具有游戏的特质。在文化空心和存在不安的心理环境中,可以借由购买商品的附加符号价值,从而获得自我价值与内心的满足与愉悦,以此逃离日常工作的重复机制。因此,在他们的观点中,消费主义也被视为是一种获得愉悦的社会活动方式。而这一方式正在产生出超出市场经济本身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学问题。

最后,我想给大家推荐一部电影,非常好看,即是电影史的一次快速浏览,也是一部了解当代艺术、后现代主义的电影。

苏也,现居美国

《布林客BLINK》主编

新媒体艺术,艺术评论

*

主编:苏也 微信:suyesophia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