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各种精神疾病都首先要接受系统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最大的问题是不能阻止精神疾病向慢性阶段发展,其最后结局就是精神衰退,导致精神残疾。

现代社会精神疾病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类高复发、高致残、高危害、高负担的疾病。我国现有13.9亿人口,按流行病学研究,估计我国有各种各类精神疾病患者约1.2亿。大家可能觉得奇怪,有这么多精神疾病患者吗?以下就精神疾病的若干问题作一解释,以解众人之惑,同时根据个人临床体会对现行的各种治疗方法的特点作一介绍,可供家属选择治疗方法作为基本的参考。

精神疾病主要有哪些种类和特点?

精神疾病可分为两类,一类叫轻性精神疾病,主要是情绪、躯体感受、性格、行为模式异常,如过去称为神经衰弱的神经症、焦虑症、强迫症、睡眠障碍、人格障碍、儿童品行障碍、多动症、学习困难、酒瘾、烟瘾、赌博、厌食症、贪食症、性心理障碍等;另一类是所谓的重性精神病,主要是高级精神活动,如思维、情感、意志与行为全面异常,表现为胡言乱语、幻觉(如诉看见鬼或听到有人骂他等)、自闭或外出乱跑、伤人毁物等。前一类疾病是自己知道有病并且要求治疗的,而后者则明明言行不正常,如流浪街头、破衣烂衫、捡剩饭残渣吃,还坚持说自己是正常人甚至坚称他是联合国主席等。

精神疾病有哪些危害?

精神疾病的危害性不同于躯体疾病,躯体疾病只是病在个人身上,最多的是花钱,要人照顾而已,而精神疾病虽然病在患者身上,却要累及家人甚至社会,如有的病人自伤自杀,或伤人甚至杀人,或者纵火、毁物等。精神病人导致的肇事肇祸每年至少1万起,社会上不少恶性伤人杀人事件是由精神疾病患者引起,构成了危害社会的重大隐患。精神疾病的致残率极高,有资料表明学生群体因精神疾病导致休学成为主要因素。精神疾病经济负担也是家庭致贫的最大因素,在全部疾病经济负担中精神疾病也是首位。因为精神疾病的最大特点就是反复发作,虽然药物疗效不好,还得需要长期治疗、反复住院。另一方面,患者本身不能劳动,还要连累家庭,还有的病人富于破坏性,伤人毁物,导致家庭赔偿数额巨大,家庭经济雪上加霜。除了因病导致财产损失外,对家庭成员的摧残,更是外人不可能理解的,如吵闹、打骂、折磨家人,有的经常威胁亲人,使家人有生不如死之感。

常见治疗方法各有哪些优缺点?

1、药物治疗。有效的抗精神病药是在上世纪50年代才有的,虽然现不时有新药问世,但总体疗效没有大的改变,只是不良反应有减少。如以前用的氯丙嗪不良反应重,所有服药的病人几乎都有不良反应,如锥体外反应,病人流口水,面部没有表情,动作不灵活,迟发性运动障碍很严重,还有的有严重的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等。氯氮平,被认为是对顽固精神病的“王牌”药,不良反应更严重,可导致死亡,在笔者职业生涯中的前20多年里,在当时的医院里初步回忆大约有8-10来位患者因服用氯氮平致死或致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致白细胞减少或缺乏导致死亡的,有突发循环衰竭抢救无效的,有引起肠梗阻做手术的等等。新一代抗精神病药虽然致死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了,但如奥氮平、喹硫平、氨磺必利等引起肥胖、糖尿病、泌乳素增高的仍很普遍。但药物治疗仍然是最普遍、最广泛、最有效的,其他任何疗法都无法取代。任何其他治疗仍须以它作基础。对于各种精神疾病都首先要接受系统的药物治疗。当然,目前的现状是:在疾病早期药物疗效还好,但对于反复发作的精神病疗效不尽人意,或者是无能为力,特别是对于慢性衰退的病人,药物基本无效。药物治疗最大的问题是不能阻止精神疾病向慢性阶段发展,其最后结局就是精神衰退,导致精神残疾。

2、心理行为治疗。该治疗方法一般只对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心理问题,如情绪问题、一般的认知问题或躯体问题或某些行为问题,而对幻觉、妄想本身是无效的,或许对因幻觉妄想引起的情绪障碍有一定效果。心理行为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治疗师自身的技术水平,不是每个心理医师的治疗都是有效的。

3、物理治疗。一般的物理治疗,如红外线、热透、针灸等,对精神疾病没有直接效果。近几年在我国很盛行的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某些症状据说效果不错,但总体上仅仅是辅助作用,不能单独起效,必须配合药物治疗。

4、脑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特点是见效快,可立竿见影;对各种精神症状包括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都有效;症状消除比较彻底,大多数症状都可消失;有后续效果,少数开始效果不显著则1-2年后效果突出;社会功能恢复较好,约70%病人术后可外出打工,结婚、生育、升学的较多;术后服药大多明显减少;可减少或避免因大剂量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可缩短服药时间,药物治疗大多主张终生服药,而手术后有可能改变这种局面;可以打断精神疾病慢性进行性加重的可能,药物治疗患者基本上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最后呈慢性衰退状态;长期来看可减少医药费,手术虽一次性费用较大,但因复发明显减少甚至不再复发,故总体费用减少。

各种精神科治疗方法比较

如何选择最佳治疗方案,获得最佳效果?

1、药物治疗。疾病早期应首先接受药物治疗,这是目前最基本的、最常用的、较有效的治疗方式。只要有明确的精神症状就要接受规范的系统的药物治疗。因为这是一种无创伤的保守的治疗,是所有精神疾病应最先接受的治疗。虽然药物治疗不尽人意,但仍是最常用的和比较有效的治疗。药物治疗在疾病早期大多治疗是有效的,但是,一定要遵循早发现、早治疗、足量足疗程的基本用药原则。

2、心理行为治疗。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心身问题、单纯的心理问题,应接受充分的心理行为治疗。但是心理行为治疗的过程可能比较久而不是几次就能奏效的,有时需要很长时间,这是家属和患者必须要明白的。对于重性精神病心理治疗主要是针对如何应对疾病所带来的认知错误。对于12岁以下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则应选择沙盘治疗等。

3、物理治疗。现主要是指重复经颅磁刺激,目前在国外比较推崇,认为有效,但总体来说效果不是令人很满意,仅起辅助作用,不能单独作为一种治疗方法。

4、脑立体定向微创手术。主要是适合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所谓难治性疾病。特别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仍反复发作或药物治疗越治越差者,或者脾气暴躁、暴力和自杀行为严重、难以管理的,以及本身就缺乏有效药物治疗的,如人格障碍、药物依赖者;还有就是既不能手术大切除又对药物不敏感的难治性癫痫。

咨询电话(张医生):15921230693(微信同号)

医院科室: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南院)功能神经科

医院性质:公立三级甲等医院 全国医保定点单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