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赛前做功课时就知道A1-A2凶险, 28km的距离和大约1800m的爬升放在国内就是一场小型的越野赛了,慢速选手至少耗时5个小时。最后,感谢赞助商TNF的装备支持:没有那双鞋我可能不止摔五次、感谢壹季体能训练营、感谢老陈赛前对我的指导、感谢小丸子的补给和时刻关注我的比赛赛程、感谢身在日本的壹季老会员郭美妍为国内朋友们在A5设立的私补站。

文:若谷

北京春意盎然,暖暖的太阳晒在身上。我的思绪却闪回几天前的富士山,记忆仿若碎片,逐渐拼凑起来……

若谷(壹季体能教练)分享他的参赛心得

01

回忆

我全身湿透,此时UD防水上衣已经完全不管用了,不受控制的冷。

最后一个大坡摔了五次,冰冷的雪水浸透衣服,彻骨寒意钻进身体每一个细胞,从肘关节到手指已经冻的毫无知觉,脚底就像被泡发的腐竹,右脚大脚趾被下坡路面顶的有点肿胀,最后一根能量胶也在摔跤的路上摔丢了。

此时又困又冷又饿,唯一能够支撑自己的就是下一个CP点的热水和热汤,还有5km,加油,按照6分的配速还有半小时就能喝上热汤了;再坚持一下完成最后的10KM,你已经坚持了一天一夜,一定要打起精神,到站一定把背包里面唯一一件干的短袖换上,再披上急救毯完成最后一段路。

(A8—A9最艰难赛段:虽有路绳辅助,但仍需手脚并用)

02

突变

进站依然是一群热情的志愿者面带微笑给每一位到达站内的选手鼓掌,而此时身边一位中文志愿者却告诉我,因为山顶突降大雪,组委会临时决定终止比赛,所有参赛选手进CP点只进不出,等待组委会接送选手到达终点。惊愕之余我的手表只能停留在UTMF的155KM处。

(因为进站手表多漂移5km)

UTMF(环富士山超级越野赛),赛道总长165km,累计爬升7900米,关门时间47小时,是亚洲最高级别的越野赛事,由日本最著名的越野跑传奇人物镝木毅创办。2015、2016年因为恶劣天气导致比赛未能圆满完成,今年天气依然不给力,浓雾雨雪加上潮湿的天气导致完赛率再创新低。国内200多位参赛选手只有三位顺利完赛。赛后统计有大概六十多位中国选手在各个站点被完赛,剩余一百多位选手全军覆没

03

赛前备战

去年崇礼168km耗时46小时差点被关门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今年决定人生第二个百英里一定要好好跑一场,突破40小时大关。

备战时尝试在低跑量的基础上加强体能训练以提高自身的越野成绩。赛前只有一场重马和北京半马作为赛前的拉练,其余就是针对性的体能训练

比赛时发现这个训练方法非常见效,自身的越野上坡能力和长时间路跑的奔跑能力大幅度提升。

(赛前老陈和小陈相互监督体能训练,巨人之旅完赛选手果然不一样,面对年轻人,体能强悍!)

出发前吃了一顿老陈(陈勇杰教练)亲手包的饺子,老陈给我的比赛制定了详细的时间完成点和战术安排。28-30小时的完赛目标,这对一个差点被关门的46小时越野选手来讲充满诱惑又压力巨大。

(赛后对比计划时间和完成时间,能够做到基本吻合,唯有 A5-A6路段因反胃+失温+低血糖多耗时一小时)

赛前领物

时间回到赛前一天中午。在领物点从检查强装到领物结束不到十分钟。虽说日本的比赛强装要求过于严格,但是在这次比赛中几乎所有的强装都快用上。

强装携带

TNF一套(冲锋衣、短袖、防雨裤、越野鞋)、X压缩衣、UD越野包、水壶、手机、充电宝、数据线、折叠水杯、能量胶*5、肌坚强粉*4袋、salomon手套、Mammut帽子、petzl头灯(370流明)、BD备用头灯、电池、急救包、赛道地图、闪灯、便携厕所、口哨、保险证、号码牌(芯片)、寿司饭团(A1-A2路段吃)。

A4换装点

salomon越野鞋、skins压缩衣、速干短袖、UD冲锋衣、能量胶、肌坚强、充电宝、电池、泡面,壹季旗帜。

欣赏和借鉴

日本对于环境保护采取的一些措施:

1.UTMF组委会为了环境保护禁止所有选手使用登山杖。后来从A8山顶下到A9才明白,在积雪的下坡路段,带上登山杖真是累赘,你无论如何都会摔跤,还不如下山手扶树干控制重心找到平衡点来的轻松

2.组委会要求携带一次性便携式厕所,如果在路上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在树林里使用紧急厕所,然后一边跑着一边提着“行李”到达下一个补给点重新领取再出发。

领物结束之后,天空突然放晴,富士山展露真容。辽阔的山体静默伫立,幽远厚重,不怒自威,令人心生肃穆。

富士山

富士山的天气真是多变

(赛前赛后都能看见富士山,唯有比赛的时候却是大风大雨加大雾)

比赛当天

因为没有买到组委会8:30合适车次,在UTMF中国选手阿姜的帮助下提前在日本联系好29座大巴,上车一路无话,车上选手大多闭目养神,我也硬是让自己跟着睡一会,毕竟后面的二十多个小时要分秒必争。

1.5小时后抵达起点—富士儿童乐园。潮湿阴雨的天气让所有选手躲进了组委会搭建的白色帐篷内,惆怅的脸上都在期盼着大雨尽快结束。此时距开赛还有两个小时有余,我望着大雨发呆:对于这种难度级别的比赛,再加上如此恶劣的天气,如何能够让自己既不失温,又不丢失太多速度,还能轻装上阵确实是个难题。

去展会处买了点热食,简单补充点碳水,换上压缩裤和越野鞋,再次检查所有的强装是否带齐。因为强装携带在背包里实在太多,所以把羽绒服换成了一件备用压缩衣,羽绒服就放在A4换装点,如果实在太冷到达A4再拿上也不迟。老天开眼,在赛前一个半小时雨终于停了。

赛前出发合影,左一是去年崇礼168赛道上相识的北大杨老师

04

比赛

起点A1

12点,随着发令枪响,所有人冲出去。开始的赛段几乎全程公路,一路下坡,我的配速一直稳定在4分左右,状态非常好。跑到5k左右突然发现自己的号码和身边的号码都不太一样:我竟然混在特邀选手和“1”开头选手的队伍当中,并且和国内越野大神李铁军一同奔跑了几公里,内心不由慌的一匹,这TM是要把自己拉爆啊!不过我发现自己的呼吸节奏并没有乱。一路下坡,到达第一个补给站没做过多停留,继续前进,此处耗时1小时19分,排名70

17km后偶遇女子第一向付召,跟了2km就被她的向式下坡技术甩的老远。道路渐渐变窄,下坡路段增加了铝合金式的台阶,这让本就湿滑的赛道变的更加危险,从W站至A1,7km,耗时40分钟,排名71

A1—A2

赛前做功课时就知道A1-A2凶险, 28km的距离和大约1800m的爬升放在国内就是一场小型的越野赛了,慢速选手至少耗时5个小时。据说去年还有选手带了三瓶水都出现了断水的情况。

A1稍做调整,吃点面包,灌满两大瓶水急忙出发。出站后是无尽的下坡,不知不觉过了10km,正觉得双腿发沉髂腰肌过紧时,终于开始上山了。花了将近一小时爬上第一个山坡,本以为这就是这座山的终点,却不知前方还有连绵不绝的爬升和下降穿越山脊的赛段。A1补给吃的少,此时出现轻微的饥饿感,立马停下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饭团一口塞进嘴里。身边不少日本选手上坡速度也变得越来越慢,直至抵达海拔1578米的熊森山山顶。

大雨让松软的火山土吸饱了水分,变的更加泥泞湿滑。白天视线较好,选择下坡的落脚点也比较稳定,但是身边快速下降的选手就没这么幸运了,一个个超越我的选手不断在我面前摔倒。我正暗自庆幸自己还算小心,结果没过一分钟,啪!脚底打滑屁股一沉直接坐地上!在越野包的保护下,身体没有大恙,只是手指被划伤出血。这时没有心思也没有干净的水源处理伤口,满手泥也没法拿水瓶喝水,逼不得已只能靠饱含水分的树皮清洁双手。

这时一老外向我提出借点水喝。离上一个补给点已经过去了整整四个小时了,估计很多人已经断水了。越野路上皆兄弟,我估算剩余的路程,判断自己的饮水应该还够,就倒了点水给他。下坡到快要绝望时,发现赛道下方出现了盘山路,于是开始以五分配速狂奔,跑到50km耗时6h37m

A2—A3

进入A2之后天色将晚。进站第一件事就是寻找热食

日本的补给站都是半自助服务,主食限量供应,种类和数量都非常有限,基本就是面包,干果,巧克力,味增汤对于中国选手来讲这点食物根本就不够,我觉得根本没吃饱又塞进两块甜面包。进站停留的这几分钟里,身体不停的冒着水蒸气,迅速加上一件压缩衣,带上头灯快速出站。

A2出站后遇见巴图鲁赛事公司的王洋,他是马拉松235的大神级人物。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的速度绝对快了。同行4-5km后王洋提出让我先走,我内心纠结,是一个人先跑还是和王洋同行?毕竟比赛才刚刚进行50km,黑夜也才刚刚降临。

这次来跑168赛事还有一个目的,是想克服对黑夜的恐惧心理。我从小到大特别害怕走夜路,总觉得后面有东西跟随。长距离越野极度犯困的时候还会出现幻觉,路边的树木都会幻化成各种令人恐惧的动物。想想之前的百公里和百英里,没有一次黑夜赛段是自己独自完成,都会寻伴一起。本次来到富士山前就计划全程一个人走,按照自己的节奏,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于是我就此与王洋分别,只身扑进越来越浓重的夜色中。

A3A4

A3-A4,全程唯一没有下雨的赛段,抬头可见满天繁星。刚吃过补给状态正好,上坡保持呼吸节奏一路超人。然而一到山顶就发现雾气弥漫,A2超长下坡时导致的髂胫束过紧又开始发作,日本选手不仅戴着头灯,还手持高流明手电筒,从我身边纷纷超过,不到10秒便消失在夜色当中...... 上坡路段领先的优势一到下坡便荡然无存。到达A4站,志愿者帮忙贴了日本的膏药,本以为A4是大站会提供热食,可惜我想多了,只能简单地塞了两块甜面包就匆匆出发了。

A4—A5

每次出站都觉得特别冷清,黑夜奔跑更显孤独。缺乏碳水化合物的补充,一个小时后就开始越来越饿。更糟心的是夜半时分开始肠胃不适,恶心想吐。这种情况去年百公里的比赛也出现过,可是呕吐会引起低血糖导致退赛,所以只能多次饮水让自己身体尽量保持不反胃的状态

更悲惨的还在后面。到达A5之后除了进站稍微暖和一点之外依然没有合适的热食进行补充。站内的暖风更是让自己的身体变得越来越依赖室内的温度,不敢过多停留赶紧出门。此刻天空偏偏又飘起毛毛细雨,而且有越下越大的趋势,果不其然,出站二十分钟后,身体为了产生更多的热量已经开始不自觉抖动。这会儿是最犯困的一个阶段,脑子里唯一能想的就是找到热食和热水。走着走着觉得身边建筑物非常熟悉,这不是昨天吃晚饭的地方吗?然而在凌晨3点,只有7-11和全家店面的灯光是亮起的,跑进7-11想问问有没有关东煮,店员回答说没有,全家也如是。于是只能拿起一瓶热咖啡,简单下肚之后身体才开始慢慢回温。这时压缩裤沾了不少雨水,于是穿上防雨裤简单调整之后继续赶路。

路上遇到一位日本选手,我俩一起相伴3km,他用跑的姿势,速度却和我快走一样,估计他的状态也好不到哪去。和他轮流交替领先一段路我便绝尘而去,这段路在马路和田间小路一直穿插,因为实在又困又饿,这段本来预计耗时2个半小时的路段却整整多花了一小时才完成。

A6A9

到达A6站。依然没有适合的热食,组委会在此进行了强装检查。A6之后天色微明,困意也渐渐消退。这段赛道全是乡间小道和土路上坡,我不到万不得已不敢磕(吃)胶,因为磕胶有可能会让自己吃的东西全都吐出来,只能在实在饿的扛不住磕一根,最多也只能维持半小时,半小时之后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身体完全依靠意识在行走。

到达A7河口湖站,一位好心的中文志愿者告诉我,我在国内选手中排名在前十左右。我听到这个消息就像打了鸡血,出站后攀爬着看不到头的上坡好像也感受不到疲劳,只有在快到补给站前的一小时又出现低血糖症状,只能靠巧克力和能量胶维持。我计算了下后程的爬升和里程数,预计29小时左右应该能顺利完赛。

爬到A7的10KM处,老陈发来微信问候。我说如果一切正常,后程按照每公里15分配速,完赛时间应该在28-30小时。老陈只是简单回复“注意安全”四字,我当时以为是客套话没太在意。可就在A8出站后不到1小时,林间的雨声感觉不太一样了,这TM是又出现幻觉了吗?不对!这明明开始下雪籽了啊!而此时整个赛段中最难的上坡技术路段出现了,赛道两边都是悬崖,中间不仅没有能下脚的路,还需要抓住旁边架起的路绳,手脚并用才能不断往上爬,随着海拔的上升,雪籽开始变成雪花,不过十几分钟的时间,身边已是一片雪白,雪花加上雨水将鞋面完全打湿,鞋面已经开始不断往外冒水。我告诫自己不能停下!一旦停下,身体就会立刻失温,这时候只能自救!我现在终于深刻理解老陈发给我的“注意安全”四个字的含义了,爬升1小时候左右到达最高点杓子山,每公里耗时长达25分钟!

以为到达最高点就是“幸福”的终点,可真正的噩梦才刚刚开始,组委会你确定这是下坡吗?这种路段就算天气晴好也堪称一个技术性速降的赛段。陡峭的下坡路旁边全都是路绳和警戒带,不仅路窄而且两旁全是悬崖。

在最恶劣的天气遇见最危险的赛段,我也真是被老天爷“眷顾”了。有些下坡路段根本找不到下脚的地方,主路全是湿滑的火山土淤泥,我只能从旁边满是落叶的草丛穿过,不断的变向走S型,顺手抓住一根细枝条,想来一个跨步,没想到细枝条根本无法承受我的重量,直接摔躺!还是老老实实拉着路绳速降下吧,两手紧抓路绳,脚底顺着划过的痕迹往下,自认为踩稳木头之后换到另一只脚,啪!又是一跤!这才下了不到一公里就摔两跤,这坡下的我彻底没了脾气。后半程又以各种姿势连摔三跤,身上唯一能看的就是这张干净的脸庞了。

想起上一次如此绝望是在大三骑车去西藏,在过海拔5008的东达山垭口,高反,上坡,逆风雪籽吹到我脸上,就是骑不动。到达垭口幸亏有一个帐篷,当时进去烤火,感觉真幸福。可是这次我是在比赛,我不能停下。

这时候管不了什么国内前十了,也顾不上30小时内完赛了,唯一想的就是尽快到达A9换上一件干净的衣服坐在烤炉旁边喝着一碗热乎的味增汤

(要说下坡路段到底有多难,这哥们的裤子就是答案,能到A9的都是英雄)

到达A9,换装,披上急救毯,正准备出发时却被告知因为天气原因比赛取消了。

我“被完赛”了。按下手表停止键,大脑一片空白。155km,耗时28小时04分

一天一夜奔跑在富士山的周边却未见富士山一眼。

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

手机早已冻关机,缓了好一会重新开机之后群消息都快爆炸了,组委会取消比赛的消息在群内疯狂转发。大家都在问我有没有安全抵达补给点,和朋友报平安之后,老陈也在第一时间联系我问我人有没有事。我说我终于能理解你的“注意安全”这四个字的意义了。这应该是我有生以来最难忘的一段下坡路。

等待半小时之后组委会接送A9选手到达终点换取装备,此时的富士山看的却无比清晰。对于一个只剩下10km就完赛的选手来说,内心五味杂陈至此我的2019UTMF终止了。

赛后查成绩才知道,我竟然在UTMF比赛中取得了中国选手排名第五的成绩

成绩排名

虽然本次比赛我只完成了155km,但是也看见到自身的潜力。整个冬训致力于提升马拉松路跑成绩对于提升越野能力确实很有帮助,最关键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能训练方法让自己在低跑量的同时还能保持高竞技状态

此外困扰我二十多年,害怕独自走夜路的心理终于被UTMF治愈了。因为比赛时候你根本没有心思去想着有没有孤魂野鬼跟着你,你唯一要做的就是专注比赛。因为下坡太陡了,脑子的唯一反应就是下坡脚应该落在哪,不敢有丝毫分神。任何一个失误都会摔跤或扭脚直至比赛前功尽弃。

也许这是我最后一次的UTMF之行了。因为肠胃不适,加上官方补给也不太给力,肠胃很难适应如此长距离的赛事。在后半程身体一直处于寒冷、饥饿和低血糖状态,很难让自己保持兴奋。回京之后由于休息不够,身体免疫力降低导致感冒一直不好转,所以以后会侧重跑一些50km左右的越野赛,找到状态后再回到168km。

最后,感谢赞助商TNF的装备支持:没有那双鞋我可能不止摔五次、感谢壹季体能训练营感谢老陈赛前对我的指导感谢小丸子的补给和时刻关注我的比赛赛程感谢身在日本的壹季老会员郭美妍为国内朋友们在A5设立的私补站

唯有努力训练才能报答你们!

感谢若谷的分享,请转发或点赞!

陈亚光(若谷) 壹季体能训练营教练

全马PB245 / 半马PB115

撩他明年再战,加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