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地产大佬潘石屹在桂林“十如对话”发表演讲,并探讨了建筑标准化背后的效率与品质矛盾的问题,他举例子说,中国很多房地产开发商热衷提高效率,提倡“标准化”,因为标准化后的生产不光是效率高,成本也低,不是好事。

  当日论坛主题是“如何于工业4.0中发挥领导作用”。他谈到,现在中国的生产效率很高,但是生产效率高并不一定是好事,效率高会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难以保证,他认为,细工慢活做出与众不同的东西才是重要的

  从右到左:潘石屹,杜绣珍(台湾巨大集团董事长),李效良(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香港溢达集团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 主办方供图。

  潘石屹是SOHO中国董事长、联合创始人。他以房地产开发举例,中国很多房地产开发商注重效率,提倡标准化生产,因为标准化的生产成本低,效率却很高,但它提出广告词却是“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创造美好生活了”如何如何。

  他向会场听众说到,“如果是我们每一个人穿的衣服是一样的话,成本肯定是很低的,可是我发现在座的每一个人穿的衣服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你们在追求生活的质量”。

  潘石屹提出,“这种事情我们不做,就让别人去做吧。我们生产的不是为了追求低成本、和大批量生产”。

  “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是中国某房企的口号,目前体量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

  潘石屹主办方供图。

  潘石屹的批评并非空穴来风,在超高效率模式“高周转”奠定的基础下,某房企发展速度惊人,2013年即实现千亿元跨越,2017年,合同销售额直接跨入5000亿元以上,合同销售面积超过6000万平方米.

  但“高周转”高效率并不是没有隐患。“高周转”即房地产业内俗称的“不压货”:拿了地,快开工,快销售,快速回笼资金后再投资。据了解,10多年前,另外一房企曾奉行“5986”高周转模式,但这一模式因施工安全、房屋质量、社区品质、财务安全等问题被逐步放弃。

  但某房企不仅传承了这种模式,并发挥到了极致:被业内称为“456模式”,即拿地4个月开盘,5个月资金回笼,6个月资金再周转。

  潘石屹认为,工业1.0到工业3.0,都是尽快生产产品,提高效率。但是到了今天,无论是哪个行业,最看重的不应该是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是创造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对美的追求,创造美,追求美,才不会走弯路。

  潘石屹还表示,过去20年,中国社会最大的变化是房地产开发、城市化,让几亿人进了城,住上了新楼房。但是未来几年最大的变化,将是教育的变化,教育的变化比建多少房子的意义更高,因为“教育是对我们人自身的提高”。

  “我在网上看了一个数字,中国房地产总值65万亿美元,美国、日本、欧盟加起来才60万亿美元,还没有中国高”,那中国的房价有没有过高?潘石屹说,“我不知道”。

  作者:许青青

  编辑:大林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