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亭亭说说

有这么一个有趣的事情,有一位皇子因为在狩猎的时候不肯杀掉一头鹿,在他的父皇得知之后十分的感动,直接将他立为太子,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何仅仅是单凭这样的行为就可以成为太子呢?这背后是不是有着怎样的阴谋呢?这一切都要从头说起。

这位善良的皇子名叫曹叡,说来曹叡很痛苦,他的母亲不久前被自己的父皇给赐死,自己也遭受牵连,父皇对他也十分冷淡,还将他的地位一贬再贬,他现在十分危险。为了避免政敌进一步找借口打击自己,他留流着泪对自己说,我一定要隐忍,忍到当皇帝的那天,这样才不会辜负母后的期待。于是,他就特意选择贤明的人来作为自己的家臣,希望他们来教导自己,改掉平常所犯的毛病,并且做事的时候还听从他们的建议。

避免自己犯严重的错误。由于曹叡认清自己的形势,所以做事也十分小心,做人也很谦虚,这使得曹叡的名气越来越大,传到曹丕那边去。曹丕发觉这个儿子很谦虚,也很谨慎,更重要的是他没有怨恨他赐死他母亲的行为。于是,曹丕就渐渐在意这个儿子,发现他做得不错,也就越来越欣赏他。曹丕有一次打猎,就叫曹叡跟他一起去。曹丕发现有两头鹿在一边吃草,于是,他弯弓拿起箭一射,就将母鹿射中,母鹿一下子就死了。

曹丕就说,皇儿,你快去,我已经把一头鹿给射死,剩下这一头小的,就交给你来收拾了,也让你父皇看看你射箭的本领。曹叡听到他父皇的话后,就要拿箭射杀这头小鹿,不过,他突然听到小鹿苦苦的哀鸣声。显然这头小鹿知道它的母亲死了,是被他们这些坏人射死的,不过它还是不想走,不肯离开自己的母亲。曹叡见到这头小鹿因为母亲的关系不肯逃离这里,于是他突然想到自己的母亲。

他母亲还得宠的时候,是多么的快乐啊。母亲还教导他做事,当他做得不对时,母亲还教训他。尽管他有时很生母亲的气,可后来还是知道母亲对自己好,于是气就消了。母亲总是对他很好的,不像其他人一样只是为了贪图利益而对他好,他母亲对他的好,完全不求回报,是出于真心的。不过,母亲后来不被父亲所宠爱,日子就非常不好过了。他想,母亲也时常在他面前抱怨过父亲,或许被人家听到,偷偷告诉皇帝,不然他的母亲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母亲在被赐死前,还叮嘱他说,孩儿,你一定要隐忍。母后没法在跟你一起生活了,但我希望你要过得好。你给我记住,你谁都不要痛恨,谁都不要得罪,等你哪天做了皇帝,母后在天上会为你感到高兴的。他想,母亲被赐死后,他是多么像这头小鹿啊,那么无助,那么痛苦,面对坏人的追击却不肯放下自己的母亲。于是,他实在是控制不住感情,泪就肆意地流出。他实在是不忍心动手了,而一旁的父皇还是在那催促他,见他还没有动手,十分不满意。曹叡想,算了,我这次决不能再听父皇的话了,不管父皇同不同意,我都不会再对小鹿动手了。

于是,他将手上的弓箭摔到地上,皱着眉头,眼里流着泪水,对曹丕说,父皇,你没发现那头小鹿在哭泣吗?就是因为刚才您一头射死了母鹿,小鹿在哀嚎。我已经下不了手,它的哭泣让我也感到十分痛苦。曹丕一听到儿子这么说,内心十分惊叹,他没想到这个儿子的内心竟然这么富有同情心,以后当皇帝一定是个仁慈的皇帝,于是在心里对他暗自赞赏。还有,因为这个孩子,曹丕也想到他的母亲。曹丕想到他对她是有一定的惭愧的,他之前是非常喜爱她的,不过后来她不再那么漂亮了,就抛弃她。

他也十分悔恨自己当初的错误决定,就因为旁边人瞎说的话,他还真的信了,最后在生气之下将她赐死。总之,他对于她感到十分惭愧,他想对她的儿子好一点,使心中的惭愧减少一些。后来,曹叡的地位逐渐提高,之前的爵位也恢复过来,到最后被皇帝真正确立为太子,继承了皇位。曹叡没想到,因为打猎不忍杀小鹿的慈爱被他父亲知道后,改变了他的命运,要是没有小鹿,他估计就没那么顺利当皇帝了。

后来的曹叡在政治上的确有一番作为,在刑罚上也是大大减轻惩罚力度,也不辜负当年父皇对他的判断,认为他是个仁慈的人。不过,有点可惜的是,这个皇帝在位没多久就去世,这也使得司马懿等人的权势没人压制,最后导致曹家先辈打下的基业被司马懿等人夺走。

本文由亭亭说说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