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跃正向记者展示他种植花的品种。王世佳/摄

“陈哥回来啦!”陈国跃走在他居住的伊州区青年南路警察小区里,许多居民都会称他一声“陈哥”,这不仅是年龄上的尊重,还是如亲人般的称呼。

退休后更忙碌

58岁的陈国跃是转业军人,在部队里关于雷锋的书他读了一遍又一遍,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至今熟记于心。受雷锋精神影响,在后来进入原哈密地区公安局工作后,陈国跃始终把“为人民服务”放在工作首位。

2014年,陈国跃退休了,“退休不褪色”和“退休不离党”是他的追求。“退休后,我每天比退休前还忙呢。”退休后的陈国跃定期打扫楼道、楼前后卫生,作为东河街道青年南路社区党支部委员积极参加支部活动,更多的时候他在默默地为邻居们做着点滴小事。当记者在陈国跃家楼下采访时,一些邻居知道了记者的来意后纷纷说“他是个好人。”“太热心了这个人。”一位居民拉开单元门说:“你看看我们单元多干净,墙上门上一个小广告都没有,地下室也打扫得干干净净,这都是陈哥打扫的。”对比周围单元,陈国跃所在9号楼2单元明显干净许多。

2016年,陈国跃居住的小区进行了老旧小区改造,小区面貌焕然一新。为了保护好楼体墙面,陈国跃用一块旧门板挡住邻居们停放电动车处的墙体,防止车轮胎蹭坏墙面。有了这样的措施居民们也就有了有序停车的意识,停车位合理利用。

 团结邻里暖人心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长期互帮互助的氛围里,邻里之间不论民族都和睦相处胜似亲人。邻居阿布力木·苏皮去年外出时把家里和地下室的钥匙都交给陈国跃,陈国跃时不时去他家帮他看看暖气是否漏水,帮他浇浇花。陈国跃夫妇外出旅游时阿布力木主动提出开车送他们去火车站。陈国跃不在家时有快递送来,邻居都会帮忙签收保管。谁家做饭时没了盐,不用外出去买,敲开邻居家的门少则倒半瓶,多则送一包……

陈国跃帮助的不仅是自己单元的邻居。隔壁楼里居住的蒋兆华夫妇儿女都在巴里坤县务农,听说84岁的蒋兆华每次理发都要去外面的理发店,陈国跃主动提出:“叔,你腿脚不方便,以后理发的事就交给我。”蒋兆华家里电视网络欠费了,陈国跃也帮着去缴费。“他就跟我们的儿女一样。”蒋兆华的妻子说。

陈国跃常在院里碰到送快递、外卖的师傅在小区里问路,原来是小区外墙改造时摘掉了曾经的楼栋牌和单元门牌,陈国跃找回9号楼的门牌和单元牌清理干净后钉在显眼的位置。

最让邻居们赞不绝口的是陈国跃在楼前绿化带里精心培育的花。小区改造后绿化带堆放着建筑垃圾。今年春天,陈国跃清理了垃圾,育肥了土地,买来了花木苗和种子种在绿地里。经过陈国跃精心呵护,到了夏天地雷花、月季花、海娜花等争相绽放,成了老人孩子们的乐园。

陈国跃用一件件小事感染着身边的人,筑起和谐氛围。青年南路社区党支部书记达雪告诉记者:“陈国跃不仅在小区里是个热心人,作为社区党支部委员他积极参加组织活动、积极交党费,然而在社区给他一些荣誉时他总是说‘我是支委都是我应该做的’,荣誉总是让给别人。”

(记者 王世佳 通讯员 傅远林)

END

来源:哈密日报

编辑:李卓景

QQ:3123694939

微信:hamilingjuli

官微:哈密零距离

邮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